2020年本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规划要求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牵引作用,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然而,在这至关重要的一年,陡然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在疫情冲击之下,消费增速下滑明显,出口受疫情影响,也难以发挥支撑经济作用,经济短期恢复到正常增速更需要依赖基建发力。
当前,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始加码。2月1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加上2019年11月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额度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万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财政部的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预计2020年专项债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全年规模将超3万亿元。由于去年国务院提出“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预计今年专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会从往年的20%提升到60%—80%。
而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均要求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意图用基建来稳定经济增速,冲淡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从部分省市披露的消息来看,截至目前,江西、山东、四川、湖南、福建等全国多地都打响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增长”的经济复苏战。
如,在13日上午福建省省长唐登杰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明确了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总投资2.9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显然,重大项目建设成为了各地稳经济的一大法宝。
基建的加速对很多行业来说都呈现利好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单位而言如何宏观把握基建脉络,抓住行业机遇亦是至关重要。
对基建企业来说,复工之后仍面临诸多挑战。建筑用原材料、物资设备等面临供给紧张、运力运输受限等问题;部分基建项目跨地区施工,各地水泥、砂石等原材料价格时有变化,特别是当下时期受不同程度疫情影响,各地原材料库存、价格等也各异。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高低、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影响投资项目的推进,从而影响整体经济。
中国水泥网深耕行业十多年,从传统门户网站发展成为了集综合性资讯、交易结算、建材大数据一体化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旗下建材价格监控体系覆盖水泥、熟料、混凝土、矿粉、砂石等领域,实时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建材价格信息。目前,中国水泥网价格“行情通”已成为下游招投标结算及成本核算的依据。
例如,在铁路、隧道、桥梁、高速公路等大型建筑施工项目,“行情通”价格被用于水泥招、投标成本预算;在大型建筑施工项目用于水泥价格审计、价格结算工作。目前,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物贸集团、中铁物资集团、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都已经将“行情通”作为核算依据。
基建要发力,价格需先行。在当前稳经济,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依托基建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回升,对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极为重要,但是要让基建资金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拉动作用,必须要让每一笔钱都“花到实处”。为此,建立完善的原材料价格体系,依托第三方提供客观、公正的原材料价格参考,是保证基建顺利推进,让“每一分钱花得值”的关键之一。中国水泥网“行情通”或将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梳理1月中旬地方“两会”政策到打赢战“疫”的非常时期,加大基建投资,扫除疫情阴霾,实现经济稳增长似乎成了2020年的关键。不过,确保收官之年决胜成功,在外有压力、内有挑战的形势下,全国上下更需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经略既张,宏图将举。方向既明,干劲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