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5万亿!这些地方按下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加速键

2023-02-17 10:12:51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已有广东、福建、山东、重庆、陕西、天津、上海、广西等14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合计14235个项目,总投资达35.29万亿元。另有部分省份尽管未出清单,但早已公布过年度投资计划。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抢跑靠投资。

随着各地两会相继闭幕,2023年的重大项目投资清单也纷纷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已有广东、福建、山东、重庆、陕西、天津、上海、广西等14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合计14235个项目,总投资达35.29万亿元。另有部分省份尽管未出清单,但早已公布过年度投资计划。

从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来看,与往年相比,2023年地方投资不仅发力早,力度也大,各地纷纷将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经济大省和中西部地区省份目标宏伟

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其意义不言而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已公布的31个省区市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中,多数省份GDP目标高于5%。这意味着今年为引导经济增速回升,稳增长政策将会保持一定力度,其中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就是一个具体体现。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消费和出口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对于经济恢复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都至关重要。这也是2023年伊始,各地马不停蹄地纷纷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键的重要原因。

目前已公布投资清单的14个省份中,不管是经济大省还是中西部地区省份,都目标宏伟。其中,广西的重大项目数量最多,共2528项,包括新开工、续建、竣工投产和预备四类,总投资4.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67亿元;广东的投资总额最高,约8.4万亿元,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那些尚未公布清单的省份,投资计划数目和金额同样非常可观。河南计划梳理出1万个左右2023年全年重大项目,力争完成全年投资2万亿元以上;贵州计划投资3000个重大项目;江西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27个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42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

这些重大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据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全国的基建投资将保持8%-10%的中高增速,且实物工作量将好于去年。考虑到2023年一季度基建加快赶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逐年加大

新产业领域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投资的重要拉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快于全部投资13.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7.2%。

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在2023年,这一发展态势将继续保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因此,从已公布的各地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来看,除基础设施、民生与社会事业领域等传统基建项目外,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比如山东省,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达306个,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在青岛2023年363个重点建设类项目中,数量居前三位的是智能制造装备类项目66个、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类项目24个、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类项目23个。

在京津冀地区,北京2023年首批总投资约486亿元的50个重大项目中,主要就聚焦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包括12个高精尖产业项目;2023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占比超过50%;天津滨海新区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855个,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项目投资比重由27.82%提升至29.36%。

深圳市2023年重大项目中包括现代产业类项目247个,年度计划投资898.9亿元,主要聚焦“20+8”产业集群,发挥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包括华润微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欣旺达锂离子电池智能智造产业园、“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项目。

在各地的重大产业项目中,也包含大量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这也是高技术产业投资的重要内容。例如,安徽合肥市2023年重大项目中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73个,年度计划投资840.7亿元;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272个,年度计划投资230.5亿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56个,年度计划投资69.4亿元。

对于地方而言,在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全力推进实体经济,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重视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注重传统产业价值提升和改造升级项目,如此才能真正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高端化水平。

金融支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的同时,各项政策支持也在持续给力。2023年稳增长政策要保持一定强度,其中扩投资特别是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成为当前主要的抓手。而作为中央考核地方的重要绩效,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也成为各地重大项目投资的效果之一。

2022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财政、金融工具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早在2022年7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就部署建立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投资政策落地实施。

会议强调,要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符合冬季施工条件的不得停工等,均表明2023年一季度基建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从新开工项目、各地公布的重大项目清单、计划总投资等指标看,今年及以后的投资增长还存在较大潜力。

因为疫情、国际环境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包括适度增加政府债务来拉动有效投资稳经济的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项债就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31个省份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3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2.19万亿元,比上一年(1.46万亿元)增长50%。这是提前批新增专项债额度首次突破2万亿元。目前,多地已相继披露2023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今年有一个新特点是,专项债可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在铁路等十大领域外,新增了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和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三大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作为未来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已有九个省份发布了35个氢能产业项目,总投资保守估计将超过650亿元。

此外,去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即金融工具规模达到6000亿元以上。其中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江苏五个经济大省获得额度约3417亿元,占全国总额度的50%。据交通运输部披露,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已签约额度约1950亿元,占比高达65%。

金融工具最终的投资撬动作用大约在10倍左右。据相关部门披露,首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支持投资项目900多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撬动倍数约为10倍。根据天津市的披露,金融工具已累计支持重大项目23个,投放资金54.61亿元,预计将拉动项目总投资628.27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正成为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023年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年,随着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及基建、房地产等领域刺激政策相继出台,水泥行业市场格局迈入博弈阶段。面对严峻形势,行业亟需重塑信心,应对市场变化,并在实现“双碳”目标,绿色转型以及智能化发展等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为此,中国水泥网定于2023年3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3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  颁奖典礼” ,深入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与水泥行业发展方向,凝聚星火之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4日,已有广东、福建、山东、重庆、陕西、天津、上海、广西等14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合计14235个项目,总投资达35.29万亿元。另有部分省份尽管未出清单,但早已公布过年度投资计划。

2023-02-17 10:12:51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2.3%。

2021-05-07 09:31:45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