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建材行业方面:工业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材料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质量大幅提高,石墨烯材料生产达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材部品化加速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质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矿物功能材料品种日益丰富,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重达到40%。
《方案》指出,到2020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水泥作为国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原材料之一,如何严控水泥质量关十分重要。然而最近引起热议的“假水泥”、“问题水泥”事件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怀疑,水泥质量是否真的到了危急时刻?
从上述报道中可以看出,尽管有部分不法商家被利益驱逐,贩卖质量不过关的水泥造成建筑安全隐患,但某些媒体就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水泥质量走下坡路”是不全面,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原材料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水泥行业加快了自身在绿色发展上的步伐。在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低温余热发电、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延伸产业链和美化环境都是各家水泥企业在进行的努力。当前,我国水泥工业无论是技术装备、工程建设、还是产能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另一方面,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运输、施工、外加剂成分、混凝土配比、后期养护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出现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施工养护环节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可能更大,特别是某些工地为了赶工期,人为改变施工计划,极易造成建筑质量事故。另外,各国之间水泥标准的不统一也有可能造成建筑安全隐患,若是将建筑质量不合格的罪责全部推到水泥质量方面,则颇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味了。
在当前产能过剩,环保政策不断严苛,水泥价格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不排除有人铤而走险做出损害行业利益和声誉的违法犯罪事件,但水泥企业更应该坚定本心,稳定和优化产品质量,提供差异化产品,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引导下为进一步提升原材料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的为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而努力。
与此同时,水泥企业也应该认识到,水泥质量是水泥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水泥行业的绿色发展不仅仅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在于用更高质量的,甚至更多样性的水泥产品满足不同施工建设需求,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理想状态下的水泥绿色生产应该是这样的:用最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生产出符合各种施工要求的水泥,配合下游产业提升建筑物使用寿命,如此才是水泥乃至建筑业最大的节能,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