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顾 | 穷则思变!水泥巨头纷纷“出招破局”

2023-12-29 14:53:53

作为行业龙头,大型水泥企业肩负着引领行业方向、推动行业进步的责任。面临“需求下滑、效益萎缩、产能过剩”等行业困局,水泥巨头们又是如何“出招”的呢?

2023年,受宏观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水泥需求走弱明显,产需矛盾日渐突出,市场竞争激烈,水泥价格大幅走低。需求不足叠加价格下行,水泥行业利润降幅过半,不少企业亏损严重,水泥行业陷入危局。

反映在产量上,2023年1-11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86735万吨,同比下降0.9%,创近十三年新低。而2022年1-11月份全国水泥产量195010万吨,全口径减少8275万吨,跌幅4.24%。

过去几年,国内水泥行业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线建设热潮,而今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加严重,错峰生产天数不断延长,新建线的浪潮褪去。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追踪,2023年截至当前全国共投产水泥熟料生产线16条,合计实际熟料产能231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8%,新投产能中超74%为减量置换项目。

如今,单纯盲目地扩张产能已经变成“亏本买卖”,各大水泥企业也将目光投射到了新建生产线之外的领域。除巩固加强主业之外,开拓新赛道也成为了许多水泥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作为行业龙头,大型水泥企业肩负着引领行业方向、推动行业进步的责任。面临“需求下滑、效益萎缩、产能过剩”等行业困局,水泥巨头们又是如何“出招”的呢?

跨界光伏 剑指未来

应国家要求和行业需求,目前水泥行业已实现“碳达峰”,但距离“碳中和”尚有较长路要走,如何加快节能降碳同样是水泥行业面临的时代历史大考,这也与水泥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存亡息息相关。

在这一背景下,直接布局光伏产业并发展成一大主业和把光伏技术应用到水泥行业实现降碳成为目前水泥企业主流的两种做法。红狮就是第一种做法的典型。

2023年3月,红狮控股集团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其收购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交易。交易完成后,红狮集团将持有亚洲硅业总股本的68%以上,成为亚洲硅业的控股股东。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期,红狮集团确定未来发展战略:立足水泥主业,进入多晶硅行业,水泥主业做强做精,多晶硅产业加快布局形成规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构建“水泥+多晶硅”双主业格局。

与红狮大举进军光伏领域的操作相比,将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应用于水泥生产更受大部分水泥企业青睐。

光伏电站有着行业成熟度高、进入门槛低等特点,水泥企业通过光伏发电减少外购电,达到“零购电”目的,继而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布局光伏电站是水泥企业减碳的重要发展方向,海螺在这方面则做到了“一马当先”。

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整理,从光伏电站装机量来看,目前水泥行业总装机量在1GW左右,占比全国比重约0.2%,整体规模比较低。截至2023年6月,海螺水泥光伏发电装机量达到513MW,在水泥行业当中遥遥领先。

2023年海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积极向上游产业延伸,稳步布局光伏玻璃、组件等光伏中游领域。

早在5月23日,海螺集团董事长杨军就在调研海螺新能源时要求“新能源公司要把握产业转型风口期,加快发展步伐”。12月1日,海螺集团就与隆基绿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光伏业务、电站项目、氢能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而在水泥企业加快布局硅料、光伏项目之际,中国水泥网也适时推出了“数字新能源DNE”,旨在打造涵盖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行业产业大数据平台,助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延伸产业链 构筑“护城河”

水泥企业通过拓展骨料、混凝土等上下游业务延伸产业链、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却是“长盛不衰”的“妙招”。

具备完整的水泥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可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布局骨料和混凝土业务,在水泥价格下跌时,可以起到有力的辅助支撑作用。

2023年上半年,华新水泥的骨料和混凝土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103.30%和82.31%。受此影响,公司非水泥业务稳步提升,实现营收58.36亿元,同比增长49.19%,约占公司营收总额的37%,归母净利润占比为56%,已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贡献点,对业绩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说,骨料和混凝土业务的稳步提升已构筑起企业发展的“护城河”。

无独有偶,2023年上半年,天山股份销售骨料6342万吨,同比增长25.53%,骨料毛利率达37.15%。天山股份拥有熟料产能3.2亿吨,商混产能3.9亿方,骨料产能2.3亿吨。天山股份表示,积极发展“水泥+”业务,商混业务持续优化布局,骨料业务快速发展,增加资源储备。

这一年,水泥企业在砂石骨料和混凝土业务方向上也是动作频频:娲石矿投绿色环保材料2000万吨/年机制砂项目开工、华新3000万吨机制砂项目全线完成投产、鱼峰集团与中建西部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混凝土等产业合作......

海外扩张 中国水泥“走出去”

今年水泥行业整体承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不断萎缩,国内水泥市场如同一处“肃杀之地”,国外水泥市场相对国内仿佛成了宽阔的蓝海,引得不少水泥巨头纷纷出手。

2023年上半年,西部水泥海外市场收入增长明显,实现收入12.09亿元,同比大增157.44%,海外水泥熟料销量达179万吨,同比实现145%的增长,海外水泥产能已占公司总产能达14.6%。

尝到甜头的西部水泥还计划在埃塞阿姆哈拉州莱米镇新建一条年产5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预计2024年投产。

2023年,红狮集团海外布局再迎大动作。

8月23日,红狮集团印尼东加红狮水泥一期日产10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顺利点火投产。项目距印尼新建首都260公里,厂区及矿山面积12600亩,矿山储量10亿吨,配套5万吨级海港码头;8月28日,红狮控股集团与印尼波索瓦集团达成项目合作,在雅加达顺利签署巴厘巴板水泥中转库100%股权转让协议。巴厘巴板水泥中转库距离印尼新首都约30公里。

印尼迁都耗资巨大,直接投资达约330亿美元,预计至少要10年以上,将带动上千亿美元建筑及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水泥需求。东加红狮和中转库之间海运距离约160海里,大型熟料生产基地+中转库+新首都建设巨大水泥需求,红狮集团在印尼已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除去在海外新建生产线,我国水泥企业的其他动作也不少。

6月28日,华新水泥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华新(香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INTERCEMENT TRADING INVERSIONES签署股份买卖协定,拟收购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100%股权,总代价约为美元2.316亿元。

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Pty) Ltd.为巴西 InterCement水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系南非当地注册的水泥生产制造商,同时持有南非及莫桑比克业务板块。本次交易的股权交割已于2023年12月26日完成。

通过此次交易,华新水泥在海外布局了第10个和第11个国家,海外工厂数量达到19个。

当前,我国水泥巨头在海外各国的布局正加速推进,海外俨然已成水泥企业的“淘金”之地。

不断升级 “数智化”再加速

在中国水泥网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上,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肖家祥就直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下,各大水泥龙头企业已率先探索智能化转型,智慧物流、无人驾驶、数字矿山、AI窑磨专家、机器人等在水泥厂的应用逐渐普及,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水泥厂入选工信部智能工厂案例。

2023年12月22日,海螺水泥全资子公司广东清新水泥公司5000t/d熟料+200万t/a水泥粉磨+配套9MW余热发电项目建筑工程举行点火仪式,该项目是广东省首条全流程智能化、节能环保型水泥示范生产线。

12月28日,华润建材科技旗下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行“灯塔工厂”揭牌仪式,标志着全球建材行业首座“灯塔工厂”正式落户华润建材科技。纪友红强调,华润建材科技要以此为契机,坚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探索建材行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为行业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与此同时,水泥网ChatCEM水泥行业大模型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先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AI智能对话模型,与水泥行业结合,提供一种全新、流畅、智能的对话体验,专为行业人士解决困惑。

从软件到硬件、从决策到执行,水泥行业的全方位智能化步伐不断加快。毫无疑问的是,“数智化”绝对是水泥行业的未来。

大企业的动向往往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步入平台期,光伏储能、砂石骨料、以及海外市场等或已成为水泥企业新的突破口。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作为行业龙头,大型水泥企业肩负着引领行业方向、推动行业进步的责任。面临“需求下滑、效益萎缩、产能过剩”等行业困局,水泥巨头们又是如何“出招”的呢?

2023-12-29 14:53:53

整体来看,2022年水泥市场整体以平稳为主,虽行业拐点或已来临,但仍处于平台期,整体行情仍然可期。

2022-04-13 09:13:01

2022年1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2-02-09 13:27:15

On November 21,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002302) issued a prospectus for issuing stocks to specific targets in 2021. The company plans to introduce Conch Cement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through this issue, and Conch Cement will subscribe for 183 million shares, accounting for 12.48% of the total equity after the issue, becoming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sue is to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supplement liquidity and repay bank loans, 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the company an annual increase of 8.85 billion yuan in operating income and a total profit of 708 million yuan, up 38.71% and 78.23% respectively fro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