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的爆表,让全国多地人民受够了恶劣天气的影响;雾霾的多次光临,也让全社会以一种最直接而深刻的方式感受到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减排与治污的迫切性。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成分,后两者是和水泥行业密切相关的污染物。随着国家对环保的力度加强,水泥行业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除尘技术与设备的不断研发与改造、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和废弃物技术的推广、全行业大力推进脱硝技术的改造。水泥行业正在发生转变,但是力度却还不够,小部分没有淘汰的落后产能和环保不达标企业依然在荼毒着环境;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上马脱硝项目,还在按(现行)800毫克/立方米标准排放氮氧化物,环保形势依然很严峻。
近期,中国水泥网上刊登了两篇文章,介绍了拉法基与台泥在环保方面超前的理念和实际采取的措施(详见:拉法基瑞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节能减排不能靠“停窑保价” 台泥: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笔者认为很值得其他水泥企业学习。这两家企业分别为外资企业和台资企业,在环保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高于我们国内企业,非常有忧患意识。拉法基多年来始终坚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相结合”纳入发展战略中;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减小生态足迹、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清晰、可衡量的目标指标;启动并实施了多项专项治污行动,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早在2008年就在都江堰工厂启动了利用国内现有技术和装备实施水泥生产脱硝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脱硝改造试验工作。在中国国内缺乏水泥生产脱硝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依靠拉法基亚洲技术中心的技术支持,在建设、安装及试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于2011年11月在国内率先建成水泥工业脱硝设施。之后,拉法基的云南、贵州等分公司也相继在旗下的工厂开展了水泥工业脱硝改造工作,并计划于今明两年完成主要生产线的脱硝工程。在这方面,台泥辜振甫老先生曾立志,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改变大家对水泥业的看法。在台湾舆论的监督下,做环保的“模范生”--秉承“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甚至是商机”的理念。台泥也未雨绸缪率先上马脱硝项目,目前台泥在大陆的所有生产线都已经配套了脱硝设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索取,索取的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和对环境的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好家园的美丽,方是社会发展的长久之道,而这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环境。
笔者认为不少水泥企业目前对于环境保护还有几点没有做到位:1.理念的落后,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往往等环境事故发生才会重视预防和治理;恶劣天气出现在社会压力下,才开始关注环保或加大治理力度。不注重预防,企业往往对于环境的保护只停留在应政府要求而为之的层面,没有主动性,没有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2.环保措施与生产线脱节。很多企业污染治理只为了给检查部门看,有些运营成本较高的污染处理设施常年不与生产线同步运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怎么能治理好污染问题。3.排放不达标企业的照常生产。部分地区污染严重的小厂依然在生产中,屡禁不止,由于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挂钩,当地环保部门罚款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污染照旧。4.政策法规的不配套。新的水泥行业脱硝标准迟迟未下达,很多水泥企业还处在观望阶段。由于脱硝成本较高,企业盼着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很多地方都未出台支持政策,脱硝虽然热门,却没有大规模的上马。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情况也是如此,水泥企业的处置固体废弃物环保优势已经获得了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是水泥企业却要面临熟料产量降低、运行费用增加等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运行标准,许多上马协同处置项目的水泥企业需要自己与政府商讨投运后的补贴政策,非常被动,这也成为了协同技术没有大规模推广的瓶颈。在这方面,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尽早的将各项标准制定出来,给企业吃颗定心丸,而协会也应该在其中引导,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共同为环保事业努力。
环保不是一时之需,是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长久之计,是需要各部门配合的系统性工程,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部门,都应该将环保放在首位,要有争朝夕的气慨,不能久议不决,应该多措并举,尽早和不断升级环保措施,以最大程度、最大努力降低各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