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企,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曾经同时掌管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国企中独一无二,被称为“中国的稻盛和夫”。这个人就是宋志平。他肩挑的这两家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曾经是亏损企业,而国药集团的规模在央企中也只是“小伙伴”级别,但宋志平却把他们领进了世界500强,靠的是“一招鲜”——混合所有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被认为是下一轮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作为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宋志平经验”能复制吗?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真的能一混就灵吗?中国之声观察员马光远对话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马光远(左)对话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右)
中国之声观察员走进中国建材
马光远:大家感觉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民企天然可能有一种人格上的同情。对我们整个国企可能有一种天然上、人格上的歧视。
宋志平: 其实国企听一听负面的东西对我们也没坏处,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来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里边,我们有兼容并蓄,我们有辩证。就说这杯茶吧?可能水是国企的,那茶是民企,我们不能刻意地说,我这一杯茶水到底是民企的还是国企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的方向就是混合所有制。
马光远:但是我也有一个担心,这次会不会出现一混就灵呢?我们可能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混,也就是说混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确保?
宋志平: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它解决了国有经济和市场对接的问题,就通过混合所有制成为市场中的一个竞争主体。我觉得混合所有制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的股份,有这么几家:有我们的国有资本投资的国有经济,比如我们占到25%,有一家民企比如又占到15%,剩下的,社会资本,这种企业,我认为是比较良性化的企业。所有者的眼睛就是监督机制,最好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