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实践

2018-06-26 11:31:32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2018(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创新论坛”6月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2018(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创新论坛”6月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蒋正华出席并讲话,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中国中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化龙,以及来自全国各领域的优秀创新企业家共计300余人参加论坛。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了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非常高兴应邀参加每年一届的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创新论坛,我每次参会收获都很大。刚才几位领导的演讲都很精彩,借此机会,结合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情况,我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关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高速增长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从一辆马车到一万辆马车是增长,只有从马车到机车才是发展。构成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引领创新的是企业家,企业家用资本进行创新,资本是企业家进行创新的杠杆。这本书讲到发展、创新、企业家和资本等内容,并把四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企业也从过去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资委成立之初,中国建材集团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营业收入只有20多亿元,经过十五六年的快速发展,去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多亿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在第259位。水泥熟料、商混、石膏板、玻纤、风电叶片、水泥工程和余热发电国际工程等六个领域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一。

  去年的世界500强企业里,中国有115家,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有48家。按这样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数目将超过美国。但我们还要意识到,我国企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存在有的企业竞争力不强、效益不优、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国家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微观层面的问题。企业要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建材集团也是一样,经过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从发展质量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变化确实非常大。集团过去一两水泥都没有,现在水泥产能5.3亿吨,发展成为全球水泥规模最大的企业,被称为“水泥大王”。也就是说,全球每使用10吨水泥,就有1吨来自中国建材。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国建材积极推动相关业务的转型升级,从过去“水泥大王”的角色迅速转型水泥、新材料和工程技术服务三足鼎立的业务模式,中国建材的迅速转型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被誉为传统企业转型成功的典范。

  近期中国频繁遭遇国际贸易的摩擦,我们从最近社会热议的“中兴事件”中应该认识到,我国不光在芯片制造上有差距,材料制造业也有一定差距,无论是金属材料制造业还是非金属材料制造业。中国建材属于非金属材料制造业,近年来,在无机和有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新材料业务异军突起。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国建材在新材料领域的几个典型案例。

  去年底,马凯副总理参观央企创新成就展时莅临中国建材展台,得知我们展示的材料都能量化生产时,讲到“中国建材”可以改成“中国材料”了,这是对中国建材在材料领域取得成绩的肯定,在场人员都十分激动。事实上,中国建材的新材料不仅能量化生产,还为集团获得了可观效益,去年取得70亿利润,今年预计会超过100亿,约占集团三分之一的利润。

  前不久我在四川参加活动介绍集团情况时,地方政府领导认为,“中国建材原来给大家印象是大规模的水泥和玻璃产业,而现在推出的都是国际一流的新材料、新技术,中国建材转型速度之快也让人惊叹,中国建材是传统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典范”。一个做传统水泥的企业能被称为转型的典范,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新材料领域做了很多事情。因此传统行业的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还有大量工作可以做,一方面要继续把原来的业务做好,另一方面在相关领域也要快速进行转型。

  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是做强主业。在高速增长时代,不少企业业务发展比较分散,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强调主业,业务归核化。业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今天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的人才、知识,包括各项能力都有限,必须强调专业化,突出核心业务,打造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中国建材集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做强主业,形成水泥、新材料和工程技术服务三足鼎立的业务组合方式。

  二是瘦身健体。日本人称这项工作为“精健化”管理,把企业个数和企业层级进行最大限度的压减。在大家印象中,央企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刚才有领导就问我,“中国建材有多少家企业?”其实我不太好意思说,之前集团所属企业有1600多家,通过压减工作减少20%,现有1400多家,企业层级到五级。我们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压减20%,企业层级到四级,避免因企业家数太多出现过多的“跑冒滴漏”。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我将在后面做详细阐述。

  四是强化管理。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企业要想出质量、出效益、出效率,必须在管理上有所作为。企业精益生产最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工法。中国建材创造性地总结并实践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形成了“八大工法”“六星企业”“增节降工作法”等一整套特色管理工法。这些先进工法是集团赖以生存和制胜的法宝,既有助于实现外抓市场与内控成本的结合,赢得市场优势,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是内部机制改革。如今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都比较富裕,在这样一个科技时代、智能化时代,我们改革的动力和目标就是企业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企业成为大家公平创造财富的平台。通过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不仅可以分享企业创造的财富,还可以真正获得企业主人翁的归属感,结成荣辱与共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三、中国建材创新实践

  一是秉持扎实的创新态度。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例如中国建材水泥国际工程业务约占全球65%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有100条水泥生产线,其中就有65条是中国建材承建的,而且都是大型的生产线,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回望过去,30多年前我们都向跨国公司购买,现在很多跨国公司都来购买我们的技术和装备,包括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等。讲这些是想说,当前我国有些技术在全球是处于领先水平,但即使这样,我们仍要秉持扎实的态度,不能骄傲,更不能自满。

  前不久,我在钓鱼台国宾馆参加中国高层发展论坛时,期间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董事会主席进行了会谈。他说,“宋先生,我们两家公司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因为我们海外项目的装备,有些也购买他们公司的,当然他们也有购买我们的,其实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包打天下。现在时代发展变化快,技术也经常在更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有了成绩就骄傲。

  最近网上流传的李克强总理在日本参观氢燃料电池车的照片引发了大家的深思,相信大家都感受到日本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带给我们的巨大压力。尽管大家都认为过去是日本失去的20年,但日本这些年一大批企业在坚持创新转型和埋头苦干,使得日本在12个大新兴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都排在世界前三水平。这应该引发大家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肯定自己取得的成绩,坚定信心,鼓舞士气,同时还要以客观务实的态度,认真思考,寻找差距,时刻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做什么。虽然国外很多企业开始购买我们的技术和装备,但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做得最好,某些领域仍需要有更高的提升。

  二是加大创新投入。国内一些企业不太愿意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更乐于购买装备、新建生产线。可是现在很多行业出现过剩,企业不再需要新建太多生产线,而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改和研发。目前中国建材拥有26家科研院所、3.8万名科学家、1万多项专利,但从企业未来发展来看,这还远远不够。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需要的人工越来越少,过去一条水泥生产线大约需要2000名员工,现在只需要50人左右就可以了,一班十几个人,即使员工都离开工厂,生产线照样能正常运转。那么剩下大量的人员应该做什么,他们可以从事研发等工作,一个企业如果有一半左右的人从事研发和设计可能是个好的结构,我们在这方面要加大转型。

  我在中国建材倡导要加大创新领域的投入,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要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我们在蚌埠已建好国际一流的玻璃实验室,我们也计划建国际一流的水泥实验室,在座领导和嘉宾可以去参观指导。同时我们还建议国家出台支持科技研发的相关政策,以德国为例,企业技术研发一半的费用是由国家?贴,可以直接通过银行进行转帐补贴。因此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角度来看,都应加大对技术的投入。

  三是进行机制改革。企业要保障技术人员的收入待遇,建立激励机制,比如可以设置员工股,使发明专利的科技人员也参与分配。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国家投的资金,为什么还要给科技人员。仔细想想,同样是国家投入的资金,为什么不同的科技人员,他们的发明专利成果也不同呢。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机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热情,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之前大家问到为什么国内前五家互联网公司没有一家央企,就是因为央企缺少互联网公司发展的的激励机制,如果有相应的机制,央企也一定能做好。创新需要机制,对于企业来说,精神和机制缺一不可,精神鼓励要提倡,激励机制也要跟得上,没有机制只靠精神并不能保证企业长久健康运行。

  四是重视开放性创新。创新应是开放的平台,美国的创新是用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自不同地方的精英集聚在一起,营造了创新的氛围。我们在创新过程中也要“走出去”“请进来”。中国建材决定做碲化镉业务时,收购了德国的研发团队,建立了实验室,研发人员可以在当地工作,不一定非得来中国,这样能够降低费用,而碲化镉工厂设在成都,实验在德国完成后可以在中国制造。我们确保德国实验室科研人员有一定的薪资,最近在成都碲化镉生产线成功下线,我要求提高德国试验室工作人员20%的薪水,同时承诺如果研究成果超过美国可比公司的水平,他们的薪水会再提升50%,极大调动了德国专家的工作积极性。华为是在全世界招聘优秀的科研人员,我们也应该这样做,中国建材在美国新泽西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也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最近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在商谈成立联合创新机构。创新需要开放,我们技术有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过去四十年的开放体系,关起门来必定会落后也是行不通的,我们想要赢得未来,就一定要用开放的研发系统。

  谢谢大家!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8《财富》CEO峰会首次推出《财富》CEO终生成就奖(FORTUNE CEO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获此殊荣。

2018-09-10 09:39:29

8月10-12日,由厚益控股及《财经》杂志联合主办、以“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为主题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包括Kip Thorne、朱棣文在内的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等诸多中外顶级学者专家应邀出席

2018-08-15 09:19:49

2018年3月25日,我跟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有一场玉兰树下的对话。陈春花老师专门研究管理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

2018-08-12 17:50:45

7月2日上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丹麦FL.Smidth集团CEO托马斯·舒尔茨先生邀请,对FL.Smidth公司进行了访问,双方就各自水泥及工程业务情况、创新业务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8-07-04 22:14:55

6月27日及28日,世界水泥协会会员会议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论坛在法国巴黎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员会议及论坛就世界水泥协会《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进行了全面探讨,世界水泥协会会员企业领导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展开了深入交流。

2018-07-02 09:23:06

6月28日世界水泥协会全球气候变化论坛在法国巴黎圆满闭幕。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宋志平会后接受了路透社、新华社的专访,就世界水泥协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8-07-02 09:16:51

长期以来,我们在企业经营中比较重视两件事情,一是产品的销量,二是产品的成本,对于产品的价格,往往认为是市场客观决定的,企业只能适应却无法左右。

2018-06-29 14:28:36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2018(第十八届)中国企业创新论坛”6月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018-06-26 11:31:32

4月15日,由莫干山研究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8春季莫干山会议在北京召开。莫干山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莫干山研究院名誉院长孔丹,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前名誉会长高尚全等75位深谙国企国资改革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2018-05-11 17:03:34

我的经历其实比较简单,企业生涯将近40年,主要在北新建材和中国建材工作,中间兼任国药集团5年的董事长。在国药也是通过改革让国药有了大的发展,我上任的时候国药是360亿元的收入,离开的时候已经有2500亿元的收入,去年国药做到了3500亿元的收入。我们对改革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2018-04-09 09:10:14

3月24-26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为推动中外发展政策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8-03-27 17:01:16

中国水泥行业开始正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游戏规则的旁观者,变身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未来国际水泥行业舞台上将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身影。

2018-01-30 10:59:13

宋志平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主题演讲,对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管资本为主与机制改革、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等话题提出了丰富的观点。

2018-01-24 10:23:36

作为国企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40年、将两家央企带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宋志平在2018年新年伊始有了新的思考。他结合自己多年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撰写了《机制革命和企业家精神》一文,并授权《国资报告》首发,相信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2018-01-19 11:30:16

12月15日,作为我国大型基础性工业领域首位当选的世界级行业协会主席的中国企业家,刚刚就任世界水泥协会创始主席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从英国载誉归来。中国建材集团在总部一楼大厅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仪式,集团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欢迎仪式。

2017-12-15 16:21:00

12月7日,“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指导。鉴于对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的深入研究,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专题演讲。

2017-12-13 09:18:26

12月9日,北京,在2017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互夸”了一番。

2017-12-11 09:17:26

11月28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到中材国际成都院承建埃及GOEBeni Suef 六条日产6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EPC总包项目现场考察指导。集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杰陪同考察。

2017-12-01 09:49:15

10月18日晚18时30分,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1讲邀请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做主讲嘉宾,法大师生聆听了这场题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纷纷表示,被一个个动人的企业故事深深打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裨益!

2017-10-25 09:26:24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国家首次专门就企业家发布的政策,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2017-10-16 09:32:11

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迅速壮大有的却裹足不前?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遇到风雨后再现彩虹有的却折戟沉沙?这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常思考的事情,理由当然能找出好多条,但我觉得做企业的格局和能力可能是两个关键的因素,企业能否壮大取决于做企业的格局够不够大,而企业能否攻坚克难则取决于企业所蕴涵的能力。

2017-10-11 09:11: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5日正式公布。《意见》的出台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文件进行了解读。

2017-09-27 09:23:56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显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材合并后将会有诸多好处。

2017-09-12 11:42:14

8月21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在西安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复合材料大会期间,专程到集团所属相关院所和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咸阳陶瓷院、咸阳非矿院和国检集团陕西公司等单位有关业务开展情况。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姚燕一同参加调研。

2017-08-24 09:02:26

7月26日,2017水泥行业推进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巡视员吕桂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2017-08-01 09:07:31

他分享了自己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思考,国企改革应重点做好三件事:产权制度改革、公司制度改革与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对中国建材集团股票增值权、股票期权、员工持股、分红权这四种分配机制作了案例介绍。

2017-07-22 08:03:25

7月12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受邀新华网做客新华访谈间,与网友交流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材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成绩与经验。此次访谈是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砥砺奋进新国企”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宋志平是首位受邀访谈嘉宾。访谈前,宋志平与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进行了会面。

2017-07-18 08:51:07

6月18日,“第八届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2017(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创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名誉会长蒋正华,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王瑞军出席并讲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论坛并围绕“深化创新驱动 振兴实体经济”作主题演讲。

2017-06-23 09:08:05

4月28日,由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为中国实业代言”——中国实业振兴峰会在京举办。工信部部长苗圩、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并作“振兴实体经济应抓好四大转型”主题发言。

2017-05-03 09:22:43

4月5-6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分别赴杭州、衢州参加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中建材衢州金格兰石英有限公司调研活动,深入了解近期院所改革创新和有关业务开展情况。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建材总院院长姚燕一同参加。

2017-04-14 09:07:1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经济稳中求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7-04-05 13:26:46

3月18-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论坛并在经济峰会“制造业全球布局新趋势”会场作专题演讲。

2017-03-22 09:11:21

宋志平说,我们这些大企业,世界五百强,这些大央企,我们得学大象,也得“跳舞”。这个“跳舞”就是指的我们也必须去灵活的面对,去有一些机制等等这些,然后适当的改变自己,及时的改变自己,然后迎接一些创新,而不是对于创新去保守、去抵制、去压抑,我觉得这不是大企业一个正确的态度。

2017-03-08 10:00:59

在今年世界500强里我国企业达到110家,仅次于美国的134家。最近央企也在加快重组步伐,一批国家级公司浮出水面。但是一些专家和媒体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了一些迷思:中国的大企业大而不强、大企业垄断、大企业妨碍中小企业发展、大企业不创新。对大企业进行一些反思是好事,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2016-10-09 13:39:36

过去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现在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两种特质,即创新精神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企业家还要学会评估风险、降低风险。

2016-08-09 13:54:34

6月18日-19日,“2016年度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哈尔滨市举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2016-06-20 14: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