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五)之“两材”重组·下

2018-08-12 17:50:45

2018年3月25日,我跟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有一场玉兰树下的对话。陈春花老师专门研究管理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

  7玉兰树下谈高质量发展

  2018年3月25日,我跟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有一场玉兰树下的对话。陈春花老师专门研究管理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我们曾约定国发院玉兰花开的时候,讨论一下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该怎么做。很有意思的是,往年3月下旬玉兰花就绽放了,但2018年春天天气冷,进入3月下旬了还总不开花,整个学院都关心这个玉兰花什么时候才能开。对话时间是提前定好的,但到了3月24日还不见花开,枝桠上挂的全是花骨朵,没想到一晚上的功夫,玉兰花就被风吹开了,3月25号对话那天满树的玉兰竟都绽放了,繁花朵朵,微风吹来,花瓣雨飘飘洒洒,很是漂亮。

  这场对话的主题是“中国企业的质量革命”。活动中,陈春花老师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以及亟需的能力,我主要是从企业实践出发,讲了高质量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俩的演讲和对话虽然角度不同,但其实是有互补性的,一个讲理论,一个讲实践。陈春花老师之前曾听过我几次演讲,有一次她跟我说:宋总,你的长项是以事说理,用故事和案例把道理讲清楚,这就是你的风格。我说是的,企业人有企业人的特点,商学院里老师人才济济,缺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我就实实在在讲些案例和经验体会,让大家有收获就行了。

  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很重要。因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要如何适应,如何做调整,和之前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这都是需要解答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我们亲历了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物质生活的丰富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造就了中国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量,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17年达到82.7万亿元,这是历史性的跨越。

  在高速增长阶段,企业的发展思路也是围绕速度和规模开展的。15年前,也就是国资委刚成立时,中国建材处于快速发展期和扩张期,我几乎每个礼拜都去现场参加开工奠基或峻工投产。高速增长阶段的的确确造就了我国众多的大企业集团,像中国建材15年前还很弱小,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全球最大的建材工程服务商。

  一转眼,我国绝大多数产业开始出现过剩,智能化时代来临了,我国的资源和环境也产生了瓶颈,一些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这些变化和挑战使我们过去的速度和规模型经济不可持续,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所以,国家的经济政策从“三驾马车”的需求拉动调整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高速增长调整到高质量发展,从重视速度规模转向重视质量效益,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放眼全球各国,经过高速发展后能快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大多转型比较成功,避免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是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企业也应做出调整,从过去的高速增长目标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在高速增长阶段,企业不得不跑起来,不跑就没有机会,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顾“快跑”了,而是要学会“正步走”,重视企业的质量效益和稳健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称得上高质量呢?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做优做强做大,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呢?在那天的演讲中,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企业要在四个方面做到高质量,一是企业结构和运行的高质量,二是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三是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四是组织和团队的高质量。关于世界一流,我认为应有四个标准:一是创新能力和技术一流,企业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是技术,要有“金刚钻”;二是效益一流,创造良好利润是企业的出发点,也是重要目标;三是经营和管理一流,企业要提升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健康持续经营,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四是品牌和国际竞争力一流,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良好美誉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的目标,就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要采取的措施。拿中国建材来说,我们是一家在高速增长阶段快速壮大起来的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了重新的思考规划。我总结了一个“335”的思路,分别是三步走、三件事、五措施。

  中国建材的目标是“三步走”: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到2035年,营业收入翻一番、利润总额500亿元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到2050年,营业收入超万亿、利润总额上千亿,成为超世界一流、受世界尊敬的伟大企业。我希望,通过一代代中国建材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能把中国建材建设成一家享誉世界的百年老店。

  有三个观点是我做企业中很在意的。第一个是稳健中求进步。这是李嘉诚先生90岁时给公司写的告别信里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我国发展出很多大企业,到2020年我们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但我们不能为大而大,而是要保持稳健经营,让大象也能跳起舞来。第二个是发展中求质量。我们不能满足于造产品,而要满足于把产品造到世界最好,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隐形冠军。第三个是变革中求创新。在清朝时,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上世纪60年代,我们错过了半导体发展的黄金期,导致落后于日本;现在我们进入一个创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基因工程、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我们要抓住新一轮机遇,努力实现赶超。

  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提出五个措施:

  第一是做强主业。关于多元化和专业化,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大多数企业还得专业化,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企业的财力有限,不能盲目铺摊子。帕卡德定律讲到,人才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成长速度,企业很快会衰败;面临的机遇太多,企业也可能会衰败;很多企业失败并不是不创新,而是战线拉得过长。中国建材的做法是业务归核化,主攻水泥、新材料、国际工程三个业务,其他业务要逐渐砍掉。

  第二是瘦身健体。日本企业叫精健化,就是减少企业的管理层级,调整优化业务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中国建材过去三年压减20%的企业,未来三年还要继续压减20%,确保企业提质增效。我们正全力以赴做这项工作。

  第三是强化管理。企业要靠管理出效益,靠管理降成本,这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管理里,很重要的是增加协同效应,因为我们是大集团,要破除谷仓效应,不能只有垂直性管理,还应该有横向的协同合作,这样能够减少内部竞争,降低成本。

  第四是创新转型。中国建材一直是把创新驱动放在战略之首,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型就是我常讲的实现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

  第五是机制革命。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尤其作为国企来说,要建立有效机制,使企业成为社会、股东、员工的共享平台,构建企业干部员工利益和企业效益之间正相关的关系,使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玉兰树下的那场对话很有意义,举办得也成功,而且因为玉兰花的点缀让活动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对话现场,腾讯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进行了现场直播,北大的很多学生也闻香而动、闻声而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大家都感觉很过瘾,因为既欣赏了玉兰的美景,又收获了思想的智慧。

  8做有品格的企业

  中国建材是一家注重品格培养的企业。什么叫品格?我一直认为,企业不是冰冷的经济组织,它是人格化的,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风骨。人有品格,企业也有品格。到底企业的品格包括哪些呢?2017年末,我写了篇文章《企业的品格》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企业品格,说白了,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体现的品质、格局和作风,也可以说是集企业理念、文化和行为于一体的企业形象。我觉得做有品格的企业,有四点很重要:环境保护、热心公益、关心员工、世界公民。

  在企业的品格里,我把环境保护放在了第一位,因为这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事,企业责无旁贷。上世纪70年代,人类认识到能源和资源的不可持续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后来发现,人类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发展极限,而是生存极限,即全球气候问题。据科学家预测,从1750年工业革命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得超过2摄氏度,到目前为止地球升温已超过1度,如果不加控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4~5度,后果不堪设想。

  参加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并受邀在三场重要边会上发表演讲

  2015年底,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通过了旨在拯救人类未来的巴黎协定,各方承诺将加强对气候变暖的全球应对。我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那次气候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三场演讲,分享了中国企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观点和做法。

  不少企业认为,做企业的人只要埋头做好生产经营的本分就够了,气候环境这类问题与自己无关。但是要知道,如果环境保护做不好,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逆的。人类有的错误可以犯,犯了可能还有机会改正,但有些错误绝不能犯,犯了以后大自然不会给我们改正的机会。像气候变暖以及雾霾、土壤和水质污染等环保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殃及子孙后代。2013年在一个“建设美丽中国”的沙龙活动上,我说,为了大街上人们能自由地呼吸,为了屋檐下孩子们的欢颜,企业应当全力以赴,如果环境保证不了,空气保证不了,其他就都没有意义了,很多媒体援引了这些话。

  中国建材是全球最大的建材制造商,我们深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这些年来,我们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要素中,始终坚持环境、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的价值排序。有人问我,宋总,做企业哪能不重视成本啊。其实我们很重视成本等因素,但同时也认为保护环境比降低成本更重要,如果环境保护不达标宁可关掉工厂。我们在生产中秉持三原则:一是工厂所用原料尽量采用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二是生产过程中要做到零排放,三是生产的产品要绿色健康。这些原则是我20年前在北新提出的,中国建材也一直坚持这些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企业品格的第二点是热心公益,包括抗险救灾、扶贫、帮助弱势群体等等,这也是中国建材多年来一直努力做的事情。

  作为一家央企,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中国建材都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全力以赴参加救援和灾后重建。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我们正在开集团办公会,忽然接到成都企业的电话,说当地发生了地震,工厂建筑和装备受到破坏,但损失不大。很快,我们从新闻上得知了地震的严重程度,集团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捐助300套轻型房屋,我们2005年曾为东南亚海啸灾区做过援助,知道灾区最需要这种房屋。

  那次灾难中,中国建材是第一个捐助安置房屋的企业。我和国资委领导等一行人赶到德阳镇。一路上余震不断,最大的一次震级达到5.2级,人都站不稳。汉旺镇当时遍地瓦砾,马路上都是大缝,远处的山头都变秃了,树木被震得掉落下来,整个情形惨不忍睹。后来我们给受灾严重的四川德阳赶制了500套房子,由北新集团承建。

  我们还在北川和安县建了两个水泥厂,这是当地震后首批重建大型项目。两个工厂开工时我都在现场,北川工厂开工赶上瓢泼大雨,奠基时大家浑身裹满泥水。我们还在都江堰建了一家上万平方米的医院,解决了灾区人民看病难的难题;在青白江地区建造了几百套新型房屋绿色小镇。这些举动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而在后方,中国建材员工自发捐赠3000多万元,涓涓细流汇聚起我们对灾区人民的大爱。在之后的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等灾害中,中国建材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派出救援队帮助灾区人民恢复家园。

  除了灾后救援,中国建材还在扶贫方面下了很大力气。我们在安徽石台、宁夏泾源、云南昭通的5个对口县区,全力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安徽石台县是中国建材最早的定点帮扶对象,我们不仅捐助资金,还从城市建设等方面给予帮助。石台县有一条河,因木桥年久失修,下雨天常有孩子不慎落水,中国建材花300万元建设了一座水泥桥,取名“科技桥”,我们还为县城和家家户户的院子铺设了水泥路,当地人称之为“幸福路”。为了帮助农户发家致富,中国建材打造了电商平台“荷包蛋”,让当地农产品快速销往全国,我们的员工也经常从平台上购买肉蛋等产品,农民们非常开心。此外,我们还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去做村官。当地条件艰苦,按规定只派1名干部就可以,但我们派了10名。我的想法是,这些干部一来能帮助当地发展,二来对他们个人也是个锻炼。这些年轻人多在城里长大,缺少农村生活的人生课程,做村官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宁夏泾源县位于六盘山地区,当年红军长征时毛主席在那里曾写下《清平乐·六盘山》的壮丽诗篇。中国建材在靖远县开展了大量的扶贫工作,在杨岭村等地开展了多个投资和建设项目。后来我专门去了泾源县,看了我们在当地的扶贫项目,给杨岭小学的孩子们送去棉衣、文具等用品,另外也想研究有没有好的脱贫项目。我们了解到,当地近几年发展起了畜牧业,家家户户养澳洲安格斯牛。这个牛是肉牛,由县里引进卖给农户,农户养到一定程度后交由催肥场统一养肥,之后供应市场。我们决定帮着建造催肥场,修建道路并盖起谷料场,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希望帮助当地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

  关心员工也是企业的重要品格。我认为,有品格的企业是善待员工的企业,是能让员工乐生的企业。中国建材能在短短数年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建材企业,在多个领域引领世界建材行业的发展,在2008年金融海啸和新常态的挑战下稳步发展,关键原因就是不断发现、吸引、培养人才,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喜剧大师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里,工人都像机器一样工作,那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情景。今天,企业管理已进入了人本时代。员工不是机器,不能只是干活、吃饭、拿奖金,大家要有共同愿景,能在企业的平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怎样让员工实现发展呢?我一直比较推崇建立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他的《第五项修炼》在全球畅销多年。2017年,新版《第五项修炼》在中国出版,彼得·圣吉邀我为新书写推荐序,在他看来,我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铁粉”,也是个成功的实践者。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带领的企业包括主持的董事会都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从中国建材来说,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众志成城和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秘诀。

  中国建材每个月都会召开经营分析会,每次开会,各单位负责人都得自报KPI,数字摆在明面上,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国企里不少干部原来是做行政出身,习惯于定性说问题,经过训练,都学会了用数字说话,KPI背得滚瓜烂熟。民企出身的干部也有压力,从前大家挣多花多,挣少花少,现在业绩大排队,做得好脸上有光,做不好就感觉挂不住了。所以,不少人感慨道:在中国建材干活,“脸”比“钱”更重要。

  除了经营分析会,中国建材还有半年会、年会、干部谈心会等重要会议,会上我一般会跟大家讲1~2小时的话,讲话内容主要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交流思想,大家也会深度沟通。通过团队互动学习,大家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战略思路的理解。我跟大家说,中国建材这些会议是个大课堂,里面的学问很深,如果能坚持参加3年以上,就相当于MBA毕业了。

  中国建材对读书学习和培训工作一贯重视。在企业里,我一直提倡多读书,集团每年都会举办读书会活动,办公楼里设置了读书角,我每年都会推荐几本书发给大家。其实,我本身就喜欢读书。刚来北京时,我行李箱里塞满了书,工作后每个周末都会去当时的北京外文书店看书,工资也大都用于买书,走上领导岗位后也是书不离手,近些年还几次去总裁读书会分享读书心得。可以说,让干部员工多读书多学习成了一种管理偏好,我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员工培训也非常重要。我做一把手这些年,北新和中国建材先后输送了大批干部到北大、清华、南开等一流大学学习,近年来还在国家行政学院开设中青干部培训班。通过培训,干部们不仅提高了素质和能力,还增进了知识和友谊,这是破除谷仓效应的好方法。

  企业还要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和文体活动,让员工锻炼身心,愉悦精神,增强团队意识。中国建材定期举办的员工拓展训练效果很好,受到大家的欢迎。“两材”重组之后,集团和股份公司举办了“在一起,再出发”的拓展训练,我和曹江林也加入其中,和干部员工互助互动,其乐融融,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大家生龙活虎的状态让我很受感染。此外,我们每年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也都办成了品牌活动。

  企业品格的最后一项是世界公民。现在中国进入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企业究竟要给全世界呈现怎样的形象,能不能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接纳,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一带一路”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企业要把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热心当地的公益事业,坚持“真、实、亲、诚”的文化,这样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会喜欢我们。

  中国建材到非洲等地做项目都是先帮助当地发展,譬如在赞比亚投资建材工业园时,先为当地打了水井,出资150万美元捐建了一所医院和一所小学,还在艾滋病日向赞比亚艾滋预防组织捐赠,当地的酋长和老百姓都非常感动,觉得中国公司特别友好。2017年6月,我去我们捐建的学校看望师生,给170多个孩子带去了足球、书包等礼物,孩子们特别高兴,合唱了一首歌曲,大意是:手挽手心连心,我们和中建材是一家人。当童声一响起来,我的眼眶湿润了,虽然语言不通,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天籁般的声音深深打动了我。

  在赞比亚期间,我跟赞比亚副总统讲起中国建材“为当地经济做贡献、与当地企业合作、为当地人民服务”的走出去三原则,他听完高兴地说:“这我就放心了。我们欢迎中资企业来赞比亚,但又担心本地企业被挤垮,像中国建材这样的企业,我们非常支持。”三原则其实是我2006年提出的,当时中国建材在土耳其承建了一个大型水泥工程,做项目时我们把基建部分外包给当地公司,项目完工后皆大欢喜。我国驻土耳其经济参赞对我说,如果中国企业都这么做,走出去就更顺利了。

  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与发达国家大企业相处是个大问题。我主张,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企业要与跨国公司合作,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不是我来赶你走,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大家一起做。中国建材和法国的施耐德共同开发非洲市场,和日本三菱商事共同开发南亚市场,和丹麦史密斯共同安装全世界的水泥成套装备,这些项目做得都很好。

  中国建材是一家很有特点的企业,我们认为坚持那些和企业眼前利益无关,甚至会影响眼前利益的品格至关重要。我参加过不少社会责任方面的论坛,有一次以“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为题进行了演讲。我认为,做企业一定要问问道德高地在哪里,《论语》中讲“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企业要有高尚的品格,有厚重的道德,才能凝聚力量,才能稳定发展,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我曾跟领导汇报过这些想法,我说中国建材做很多事并没有想能得到什么回报,因为那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反过来说,老话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又都得到了回报,得到了广泛支持。看来,多做好事还是不吃亏的。

  9一切源于责任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在企业已经整整39年了,在央企做一把手也已经16年了——做央企一把手这么长时间的央企领导人可能只有我一个人。中间有5年时间,我还同时做了国药董事长。其实做企业的这些年有很多离开的机会,但我总觉得我更适合中国建材,更了解中国建材,我自己难以割舍,常常觉得这个企业就像我的一个孩子,一点点抚养大,个中的情感别人很难理解。

  这么多年经常有人问我,宋总,你还在建材啊?还在做企业啊?我回答说,是啊,我还在建材,做企业挺好的呀。很多人以为我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其实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我崇尚一生做好一件事,能把一件事扎扎实实做好就满足了。

  回过头来看,我在企业里的几次“出场”好像都与困难有关。不管是最初做销售员,还是后来做副厂长、厂长,包括到中新集团做总经理,去国药任职等等,一路走过来,都是因为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一个负责任的人去做,这时我就会出现。我常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宿命。

  大家说,宋总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做企业?我说,一开始也谈不上多么喜欢,因为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会去做企业,但是既然做了就一路坚持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起了兴趣。

  关于改革也是这样,不少人把我看作是改革的痴迷者,其实我并不是天生喜欢改革,每次改革都是被迫的,改革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利益再分配,往往伴随着伤痛和眼泪。

  我觉得,一切都源于责任。当年去做销售员,是因为产品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大家没活干,我当时是技术员,觉得建筑材料由懂技术的内行去推销可能更好卖,于是就自告奋勇做了销售员。

  后来,工厂揭不开锅,我做了厂长。我知道那是个苦差事,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做下去,最后带着北新背水一战,一点点啃硬骨头,度过资金危机,实现A股上市,今天成了全球最大的石膏板公司。

  到中国建材当总经理同样是个苦差事。那时企业债主临门,但上级选择了我,我只能毅然决然地进入“弹坑”,之后推动海外上市,发起水泥行业联合重组。同时担任国药董事长期间,把两家企业先后带入世界500强。在这之后,又推动了“两材”重组,“两材”重组是有难度的,毕竟两家企业竞争多年,要走到一起谈何容易。但我一点点做工作,将心比心,一碗水端平,两家企业迅速成为一家人。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记得有一次跟爱尔兰CRH水泥董事长阿尔伯特聊起在市场健康化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他用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来勉励我,电影《至暗时刻》里也有这句名言。原话是“Never,never,never,never give up”,意思是,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我很受感染。

  从不轻言放弃,这是我的性格特质。很多人只看到我温和的一面,没有看到我内心坚忍和坚毅的一面、坚持和坚守的一面。我觉得是我的这个性格,让我做成了一些事情,包括北新建材、中国建材和国药,如果不是坚持,这些企业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甚至北新建材和中国建材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责任感是企业领导人的基本特质,不担当不负责任就不会有人跟着你干。艾森豪威尔将军讲过,领导就是有好处给大家,有责任自己扛。这句话对我影响挺大的。有时社会上会把企业一把手叫老大,虽然不贴切,但也不无道理。其实家族里老大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兄弟姐妹,从这个意义上,企业的领导人应有做家里老大的情怀,老大得多承担。

  做企业领导人要人格厚重,明代思想家吕坤讲过,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情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因此我也常想,做领导就要人格厚重,不是要比别人豪气聪明,而是要有包容心。

  2018年年初,央视财经人物周刊的记者到我家拍片子,发现我家的房子小小的,感觉很惊讶。在他们看来,央企领导人一定住得很宽裕,他们还对我家书架上的各种书感兴趣,觉得像个小图书馆。那部片子不仅讲述了我的企业经历,还夹杂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片中细腻的故事情节打动了很多观众,有人评价说,没想到国企领导人这样甘于淡泊,平易近人。也有人问我,宋总这些年你究竟得到了些什么?

  记得我在北新工作时,北京市每年都要用优惠价奖励部分优秀企业的一把手。因为我当厂长时企业做得不错,在北京市有一定知名度,有一次上级奖励我一套260平方米的房子,我把房子转给了当时的常务副总。还有一次奖励我一套220平方米的房子,我就要求把它分成两小套,奖励给企业的技术创新人员。那时奖励一把手的那些房子其他人都要了,只有我一个人把这些房子当成企业的资源分给了大家。当时大家也觉得宋志平怪怪的,怎么能把奖励给自己的房子分给别人呢?!

  为什么会这样做?我的回答是,企业的事情是大家做的,我只不过是一个领头人,有好处应该先考虑大家。那时候中新集团也时兴奖励制度,我做厂长的第一年,因为工作做得好,奖励了我27万元的承包奖。我把27万元的支票给了财务,说把这些钱作为基金奖励给职工,不要给我了。当时大家都很感动,说这是奖励你个人的,怎么能入到公家账里?我说,还是按我说的办吧。

  还有一次,北京上地的中关村开发区奖励我10万元,我把这些钱都买成玩具和图书送给了托儿所。到了中国建材,企业上市的时候搞股票增值权,当时的股票价值比较高,我的股票增值权如果兑现会是一大笔钱,后来按照国资委的新要求都注销了。我觉得,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就应该这样做。

  以前国资委领导问过我:志平,你觉得做国有企业领导人待遇怎么样啊?我说,可以了,国家给我们的还行,我们没有必要去跟外资、民营的企业家比。不过,我也提出,国资委是央企领导人的家,是大家倾诉的地方,要关心和爱护国有企业家,我还希望给大家办一张医疗卡,这样看病能方便些。其实我这么多年没住过一天医院,有次发高烧去医院,在大厅里坐着小板凳输了几天液,那次心里有一些感触。

  这些年,上级和社会上给了我不少荣誊,我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荣获全国劳模和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还荣获财富杂志中文版年度商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带领建材的干部去前线抗震救灾,记得国资委领导说,志平是地还在抖动的时候就去抗震了,如果央企领导人要评一个英模的话,就评志平。我听后很感动。

  在做企业的同时,多年来我把自己的管理经验、人生感悟归纳起来,分享给企业同仁和学校学员。其实我在北新当厂长时,就经常到北大、清华、政法大学、北方交大等学校,去给学生们讲一些企业的事情,后来一直坚持下来,到现在快30年了。

  2006年在珠海举办的国资委央企负责人会上,我第一次给央企领导人讲课,从那时候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后来我常去国资委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讲课,我被学院聘为教授,每个季度给央企领导干部培训班讲一次,受到大家的欢迎。有一次上课,台底下坐了100多名学员,课程评分我竟然得了满分,后来校长给我发短信说:祝贺宋总,我们这里从来没有老师被打过满分。

  我在国家行政学院也是兼职教授,给学员们讲了很多年的课。中央党校国资委分校每年的春季班和秋季班、中央党校教育学院,我也常受邀去讲课。除此之外,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国发院每年讲一次课;在政法大学,我作为MBA教授定期授课。

  这些年我还写了几本关于企业改革和管理的书,这些书都是紧扣企业实际,有点像我的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没有高深的理论,比较通俗直白,适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阅读。

  很多人对我什么时候写书感兴趣,觉得我那么忙,哪来的时间写作呢。实际上,我一般晚上10点开始看书,看两个小时,12点以后,夜深人静了,我就开始写作,有时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早晨我都是六七点起床,常常一晚上只睡4个小时,5个小时就算多的了,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平时都是忙于工作,有时周六日到学校去讲课,而工作之余的时间基本都用在读书、写作和思考上,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这些年,我没有休过一次年假,也几乎没休过周末,尤其是同时担任国药董事长那5年,终日往返于建材和国药的企业之间。

  在北大讲课的时候,课余时间我喜欢到未名湖周遭走一走,望着美丽的湖水、湖畔的垂柳和远处的博雅塔,感觉宁静而又舒畅。据说当年为这个湖起名字时,北大的校长颇费了一番脑筋,各种名字比来比去无法定夺,后来干脆叫了未名湖。我经常想,中国的国有企业家也有点像这未名湖,他们创造了美好的事业,但从不需要耀眼的名字。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8年3月25日,我跟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有一场玉兰树下的对话。陈春花老师专门研究管理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

2018-08-12 17:50:45

近日,《英才》杂志刊发了《中国建材的华丽转型》一文及专访《宋志平:从中国建材到中国材料》,回答了行业内外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国建材集团在占据中国乃至全球建材行业的制高点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宋志平董事长的战略布局和中国建材集团的创新实践,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2018-08-09 11:18:00

7月2日上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丹麦FL.Smidth集团CEO托马斯·舒尔茨先生邀请,对FL.Smidth公司进行了访问,双方就各自水泥及工程业务情况、创新业务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8-07-04 22:14:55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管理实践成果《以混合所有制推动建材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评本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实践类奖项。受宋志平董事长委托,集团副董事长李新华出席大会并领取了证书和奖杯。

2018-07-03 09:03:13

6月28日世界水泥协会全球气候变化论坛在法国巴黎圆满闭幕。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世界水泥协会主席宋志平会后接受了路透社、新华社的专访,就世界水泥协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8-07-02 09:16:51

中国水泥行业开始正式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游戏规则的旁观者,变身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未来国际水泥行业舞台上将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身影。

2018-01-30 10:59:13

《建材论道》出版,写下这些文字,在祝贺的同时,也表达了我对宪江这些年对建材行业及对我工作支持的谢忱。

2018-01-30 09:15:53

国企改革者宋志平认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机制。其一,需要所有者到位;其二,发挥企业家精神;其三,建立让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管理层利益正相关的关系。

2018-01-08 10:15:15

伴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自身的品格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正和许多中国企业一道瞄准全球一流企业目标,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和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企业。

2018-01-03 09:47:41

本期《对话》的嘉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

2017-11-20 16:35:07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带领中国建材一路发展到世界500强。2007年9月26日在南方水泥正式成立时,习近平同志发来贺信,祝愿南方水泥早日实现重组整合的既定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探索新路,为促进区域整合、联动发展做出贡献。

2017-11-13 09:19:53

2007年秋,我们在上海浦东注册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把南方水泥总部设在上海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2017-11-08 11:10:49

10月18日晚18时30分,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1讲邀请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做主讲嘉宾,法大师生聆听了这场题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纷纷表示,被一个个动人的企业故事深深打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裨益!

2017-10-25 09:26:24

10月18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四十一讲上发表了题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演讲,他表示,过去中国水泥行业很分散,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也仅有2%。不过经过整合之后,目前已达到63%,这也使近几年水泥行业都赚钱,而且今年还要赚大钱。

2017-10-19 09:11:13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国家首次专门就企业家发布的政策,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2017-10-16 09:32:11

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迅速壮大有的却裹足不前?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遇到风雨后再现彩虹有的却折戟沉沙?这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常思考的事情,理由当然能找出好多条,但我觉得做企业的格局和能力可能是两个关键的因素,企业能否壮大取决于做企业的格局够不够大,而企业能否攻坚克难则取决于企业所蕴涵的能力。

2017-10-11 09:11: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25日正式公布。《意见》的出台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文件进行了解读。

2017-09-27 09:23:56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显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材合并后将会有诸多好处。

2017-09-12 11:42:14

8月21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在西安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复合材料大会期间,专程到集团所属相关院所和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咸阳陶瓷院、咸阳非矿院和国检集团陕西公司等单位有关业务开展情况。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姚燕一同参加调研。

2017-08-24 09:02:26

7月26日,2017水泥行业推进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巡视员吕桂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2017-08-01 09:07:3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7-07-20 11:37:25

在5月14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谈到了中国建材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2017-06-16 17:22:26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中国建材联合会系统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表示,中国建材集团一直专注实体经济,集团2016年的销售收入是2700亿元,创造利润81亿元,上交税收154亿元,交纳银行利息160亿元,为25万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支付员工薪酬201亿元,集团的社会贡献值近600亿元。

2017-02-06 14:08:03

尽管水泥行业现在面临不少困难,但路在自己脚下,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建材集团愿与行业内的兄弟企业一道,共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2016-12-22 14:02:42

在今年世界500强里我国企业达到110家,仅次于美国的134家。最近央企也在加快重组步伐,一批国家级公司浮出水面。但是一些专家和媒体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了一些迷思:中国的大企业大而不强、大企业垄断、大企业妨碍中小企业发展、大企业不创新。对大企业进行一些反思是好事,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2016-10-09 13:39:36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央企投资论坛上演讲时表示,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就是“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并不是谁吃掉谁,而是大家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上市公司,或者变成《公司法》下的股份有限公司,大家按照股权行使各自的职权和享受各自的利益。

2016-08-08 10:47:25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