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18时30分,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1讲邀请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做主讲嘉宾,法大师生聆听了这场题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纷纷表示,被一个个动人的企业故事深深打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裨益!
今天分享给大家,带你一览论坛精彩,相信读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宋志平教授开始他的讲述时,原本热热闹闹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他的声音不高,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两只手放在桌子上,几乎没什么手势。跟之前介绍他的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的激情飞扬、大幅度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但他的故事很吸引人。
1979年,23岁的宋志平从河北大学化工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当技术员。厂子在西三旗附近,周围都是庄稼地,只有几间活动板房。环境的落差让他的心情极为低落,第二天一个老同事带他到颐和园去逛,登上万寿山,俯瞰昆明湖,让他的心境开阔了很多,决定留下来扎扎实实做点儿事。
三年后,他自告奋勇要去做一名销售。过年回家,不敢跟有技工情结的父亲明说,编了个名字叫“推广员”。
促使他转做销售的原因,跟在瑞典沃尔沃参观的经历有关。他看到沃尔沃的很多销售都是硕士,衣冠楚楚,备受尊重。而当时北新的产品滞销,他觉得自己懂技术,去做销售更能说清楚。
没想到在销售战线一干就是10年。历经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厂长的“台阶式”成长,1992年,36岁那年,他晋升为厂长,成为全行业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
但这个厂长不好当。企业资金短缺,员工士气低沉,经营困难重重。一向乐天的他,那年春节回家,几乎一句话都没说。母亲宽慰他说,要不就别干这个厂长了,他苦笑:没有退路啊。
转过年来,他从老婆的私房钱里拿出一万块,并号召全厂职工集资,筹了400万元,帮北新渡过难关。
当时有人背后说他,做领导的,既不懂设备,也不懂生产,还干个什么劲儿啊。他听到后,嘿嘿一笑,“但我懂人心啊”。
依靠多年销售积累的经验,他确实对如何激励员工士气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深入到车间,跟工人谈心,对他们说,“其实我最想点燃的是你们心中的火。”如果你们心中的火没有点燃,炉中的火也会灭掉的。
4年后,他带领北新在深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借助资本的力量和内部改革,演绎了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彩故事。
2002年,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调到母公司中新集团任总经理。
彼时的中新集团,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新集团的办公楼被债权人“叠封”,楼下不敢停车,因为担心被法院开走。前任总经理苦笑着跟他说:“我刚从弹坑里爬出来,你又进去了。”
任命仪式现场,正待发言的他收到一封法院关于冻结中新集团资产的通知书。他把通知书合起来,继续热情洋溢地向大家做报告。胸有惊雷,面若平湖。
日子咬着牙也得过下去。那段时间,他每天晚上睡4-5个小时,盼着天亮,好去上班。
几个月后,他组织战略研讨会,确定了“主打水泥”的战略。2003年4月23日,非典前一天,公司举行了换牌仪式,去掉“新型”两个字,改为中国建材集团。
借助中国经济的上涨和2006年在香港的上市,中国建材整合了一大批水泥企业,一举成为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
2009年,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建材的股价从39港元跌至1.5港元,后来银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获得重组资金,完成了后续的整合。
这一年,他正要出差赴海外路演,在去机场的路上,接到国资委的电话。这次谈话不超过15分钟,要任命他兼任国药集团的董事长。谈完他又匆匆赶往机场继续路演。
从此,他开始了一肩挑二任的生涯。经常是上午在中国建材开会,下午就去了国药,一直持续了5年时间。他说,“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把两边讲混过”,台下一片笑声。
国药期间,他整合了全国的医药网,2009年9月在香港上市,也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2013年,国药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榜单,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带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家,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2013年年度中国商人,也被称为“中国的稻盛和夫”。
2014年,在执掌两家央企五年之后,他打算辞去国药集团董事长的职位。一是因为新常态下,建材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二是惦记他的老战友们,“田园将芜胡不归”;三是央企董事长职位是稀缺资源,不能一个人长期占两个。
回归中国建材之后,他又推动了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的合并,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企业。
这就是宋志平教授的企业家经历。
听他讲述时,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的性格。“不愿员工看到自己不高兴的样子,每天看着镜子笑一笑才去上班”,“工作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跟员工红过脸,从来没发过脾气”,“我喜欢布道式的管理,通过说服来凝聚人心。当然,这种方法也有死穴,如果布道不好使,我就没办法了”。
看他在台上不紧不慢地讲故事,让人在肃然起敬的同时又觉得亲切。人格魅力不一定体现在激情澎湃、慷慨激昂,这种春风化雨、娓娓道来,甚至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于是想起柏拉图的那句名言,“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回到讲座的主题。就在当天上午的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宋教授总结了三点:
第一,要有创新精神。彼得·德鲁克有一本书,就叫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要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必须有对成功的渴望,有创业的激情,甚至某些时候要想入非非。先有创意,然后创新,最后创业。
第二,要有坚守和担当。不要畏惧困难,扛一扛就过去了。他曾在石膏板市场上硬扛一家德国企业的竞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什么是适合你的工作?你工作时不觉得是在工作,那就是适合你的工作。
第三,要有家国情怀。要明白财富的意义,更多地回馈社会;要有贵族精神,对社会和人民负责;除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之外,还要有国家责任。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听下来,很受教益。感谢宋教授的分享,已被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