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水泥行业需求持续下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走低。这样“量价双减”的行业态势还将持续多久?持续低需求态势下,水泥企业的出路又在哪里?
近日,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表示,未来水泥市场一定会走向台阶式下行,当前水泥行业也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资料图)
他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的特征很明显地看出这个趋势:
从基建投资看,一方面,未来基建投资将逐渐向新基建转型,对水泥的依赖度逐渐减小;另一个面,从近年来,作为地方财政来源大头的土地出让收入近年来呈持续下降态势,地方债务逐年攀升,偿债压力增大,也使得违约风险加大,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已经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基建已经不再能像过去一样,能够实现对水泥的持续、大力地拉动;
从房地产投资看,王建超认为,当前存量房已经“严重过剩”。未来,随着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大部分年轻人将不会再为房子发愁,由此,房地产投资已经不再可能回到高投资、高增长的态势,难以对水泥需求的增长提供支撑。
作为水泥消费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传统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日渐颓势,也将促使水泥行业步入下行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然既要追求销量,又要关注价格。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价本利”与“量本利”的两种观点,哪个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王建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当前中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还比较低,但在每个区域的集中程度又有所不同。做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不管怎样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自己的成本优势,同时追求销量和价格的平衡点、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有时候甚至宁愿放弃一定的份额。
当前,随着需求持续下滑,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弊端日渐暴露,那么出路在哪里?
对此,王建超认为,供求关系才是能否提升企业效益最重要因素,但在产能过剩如此严重的背景下,用能耗总量或者用碳排放总量控制,作为刚性指标控制水泥产能都是不错的办法,但他个人认为用碳排放总量控制是既迎合国家大政策、又能实现去产能的最佳选择。
当前行业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尝试减碳路径,比如,通过生产线技改实现技术性减碳;通过碳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实现减碳目的;尝试光伏、新能源实现碳中和等。但所有的尝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化解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