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专家云集,不同视角,各抒己见。中国水泥网近期开设了《水泥冷暖大佬谈》专栏,采访了水泥行业诸多企业领导、行业专家,这期邀请到的是塔牌集团总经理何坤皇。
塔牌集团总经理 何坤皇(资料图)
受市场需求不足、供需矛盾加剧等因素影响,当前水泥行业整体呈现“需求趋弱、库高价低、效益下滑”的运行特征。严峻形势下,水泥企业备受考验,多数企业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和亏损。
水泥行业如何走出当前困境?未来发展又会是什么样?何坤皇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
一、行业产能过剩依旧严重的原因何在?
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水泥行业虽然不断加大落后产能和竞争力低下产能淘汰速度,并通过各种尝试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但产能过剩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个人觉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过去经济稳增长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迎来一波发展热潮。作为拉动水泥需求的“三驾马车”之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有力地支撑了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其市场占比达到35%左右。在部分区域水泥市场,占比甚至达到50%左右。为满足市场需求,生产线和产能就不断增加。中国水泥网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4500t/d以上生产线达到676条,较2015年增加51条,占比从2015年的35.86%,提升至2021年的41.25%。2021年全国水泥产能超35亿吨,水泥产量仅23.6亿吨。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对水泥行业的发展缺乏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管控,受之前市场需求旺盛、吨毛利丰厚等驱使,不考虑市场容量,盲目新增产能,寄希望于不断新增产能来带动经济增长,导致水泥产能不降反增。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广西新增产能最多,达到2418万吨/年,占新增总产能的20.9%;其次是贵州地区,新增产能1484.9万吨/年,占新增总产能的12.8%。
三是尽管政策端减量置换去产能的力度逐年加大,但实际上,在产能置换过程中,很多“僵尸产能”死灰复燃,竟然被作为有效产能进行产能置换。再加上部分水泥厂“批小建大”,或者通过扩大窑径改造肆意提产增产等,造成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的局面。
二、水泥行业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从行业角度来讲,要严格落实执行错峰生产。头部企业、大企业的带头作用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引领着行业走竞争有序、价格稳定、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发展道路。在当前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建议要继续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大企业引领作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推进错峰生产和自律限产。大企业带头落实错峰生产要求,中小企业积极融入行业发展大局,强化行业自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行业生态和有序竞合关系。
总而言之,要想突出目前行业的重围,我们要意识到这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地一企的事情,而是要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去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重拾共识、重整旗鼓、增强信心、稳步前行,共同推进行业转型升级,那么水泥行业就一定可以实现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自身来讲,要加快推进绿色智能转型。绿色智能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要积极推进技术改造、装备升级,积极引进新产品、新设备,大力推进传统水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智能升级,建设绿色矿山、数字矿山,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水泥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控制及管理系统等,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节约高效和绿色环保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此外,企业还要眼睛向内,打好基础,练好内功,通过深化对标提升精细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推进实现产品质量高、品牌效应强,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或服务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更好地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本本分分地助推经济社会建设。
三、对未来水泥行业发展有何看法?
当前,我们水泥行业面临着近十几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极其困难局面,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下降,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快速回落,企业经营困难,行业效益下滑,行业稳增长步履维艰。可以说,水泥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台期。根据瑞银研究报告,预计今年房地产销售将下降10%,明年将再跌5%至10%;在今明两年新开工量将下降25%及10%,房地产投资降幅为10%及5%。未来二三年时间将是水泥行业在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重新构建水泥行业新平衡、新秩序的动荡期、整合期。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总体收缩的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水泥需求总体趋于减少不可扭转。水泥行业将会持续在稳定供给的基础上进行产能收缩。根据行业协会一份专题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泥年消费总量约为16亿吨,产量缩减约30%。
虽然水泥需求总体是趋于大幅下降,但是水泥作为主要的基础建筑材料,在我们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需要它,百姓需要它。我们应该对行业发展抱有正面的看法和态度,只要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就一定可以更好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