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资源化”概念,是在新时代进一步重塑水泥行业的研究框架

2018-03-06 09:58:13

春节过后,主流水泥企业普遍开始季节性让利刺激需求恢复,部分区域水泥价格也出现了松动,水泥龙头企业在多重情绪影响下也无可幸免,刚从股灾砸的坑里探出脑袋,又纷纷跌了下去,随即股票开始呈现多空博弈。

  编著注:本文由中泰地产建材研究 张琰 孙颖著,感谢他们为行业提供的宝贵观点。

  春节过后,主流水泥企业普遍开始季节性让利刺激需求恢复,部分区域水泥价格也出现了松动,水泥龙头企业在多重情绪影响下也无可幸免,刚从股灾砸的坑里探出脑袋,又纷纷跌了下去,随即股票开始呈现多空博弈。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在这个时点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水泥龙头们的17年业绩已基本无虞,但是在当前宏观背景下,行业将如何演绎,现在应该找的究竟是买点还是卖点?

  写在开头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伴随着白马们的业绩前后脚出雷,近日龙头集体下杀,市场哀鸿遍野噤若寒蝉,曾几何时信誓旦旦要与“核心资产”要一生一起走的誓言转眼消散如云烟,大家纷纷扭头去寻找成长板块里的“独角兽”,一时间恍若梦回2015。但是依我个人愚见,“核心资产”还是那个“核心资产”,存量乃至减量博弈背景下的市场格局和行业大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在这个时间点资产质量、资源禀赋和定价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言归正传,回到水泥板块上来,春节过后,主流水泥企业普遍开始季节性让利刺激需求恢复,部分区域水泥价格也出现了松动,水泥龙头企业在多重情绪影响下也无可幸免,刚从股灾砸的坑里探出脑袋,又纷纷跌了下去,随即股票开始呈现多空博弈。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在这个时点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水泥龙头们的17年业绩已基本无虞,但是在当前宏观背景下,行业将如何演绎,现在应该找的究竟是买点还是卖点?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聊一聊近一年多来,我走访十余个省份的水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对行业格局变化的一些小小体会和总结;也是对我们年度策略中独家提出的“熟料资源化”概念进行深化。

  为什么我要首提“熟料资源化”概念?

  水泥行业格局自2014年北方水泥企业开始执行错峰限产、2015年国家严禁行业新增以来,随着近年错峰生产的常态化和环保加强对产能端的进一步约束,行业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极大优化;可以说行政约束去化水泥了的产能周期、错峰生产平滑了行业的微观供需关系(水泥弹性产能特点)。这是过去近年水泥行业景气持续回升的核心原因。然而随着错峰生产的常态化和行业协同控产,产能端直接控制的边际改善愈发有限,而行业景气已处于高位。依据我们在2017年初提出的水泥行业协同周期理论(如下图),如果行业格局和结构不出现进一步改善,那么行业景气如果再上行,整体协同便存在破裂的风险;或者说,在需求不出现大幅下滑的基础上,行业格局是否存在进一步边际改善的空间,决定了水泥行业的景气是否还能继续上升。

  因而我在这一时点与市场最不同的认识在于,水泥行业其实具备极强的而一直被忽略的资源属性;而大小企业之间的资源禀赋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一差异直接导致了行业的大小玩家在过去几年间的行业变革中,在竞争力上拉开了明显剪刀差。在这一大背景下,水泥行业的“隐形供给侧改革”正在悄然发生中,整条产业链的利润开始再分配,这将会成为2018年水泥行业格局进一步好转的核心逻辑,也是龙头景气有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2018年年度策略中率先提出了“熟料资源化”这一概念,是试图总结行业近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新时代进一步重塑水泥行业的研究框架。

 行业的资源属性从何而来?

  当我们将水泥产业链庖丁解牛,可以发现市场一直关注的焦点都落在生产环节(即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可以说我们过去的水泥研究框架实际上是不完善的;因为单从生产环节来看,水泥企业和钢铁企业并没有什么区别,都属于单纯的制造业。但是将目光投向产业链更前端,我们才能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钢铁企业的核心原材料铁矿石普遍依赖外购(大量进口),而水泥企业的核心原材料石灰石全部来自国内,且大企业普遍自有石灰石矿。但是为何在过去的研究框架中,市场往往关注生产环节,而行业的资源属性一直不被人所重视?

  水泥行业的原材料是石灰石,石灰石过去是及其廉价的,主要由于储量丰富、附加值低,在以GDP为导向的粗放发展时代这一资源被极度忽视。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均有分布,陕西、安徽、广西、四川是保有量最多的四个省份,全国总体已知保有储量近千亿吨,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由于储量丰富且开采难度和门槛低,过去石灰石行业的特性可以用发展及其粗放且不规范、行业集中度极低来形容。且由于附加值低,过去我国对石灰石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较弱,导致大量不规范的(甚至是无批文的)民采矿山充斥市场,粗略统计民采矿山占比达60%以上,而合法矿山基本被大型水泥企业所垄断;民采矿山一般没有开采设计、开采效率低(机采矿山的开采效率约为90%,而民采矿山的效率很低,基本在50%左右),因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安全隐患、水土流失、自然植被破坏都是伴随而生的严重问题。同时由于成本低廉,大量的中小型水泥企业的矿山自有率极低,而大企业由于规模效应和节约成本考量,普遍自备石灰石矿山;这一行业现状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基础。

  随着政府诉求发生转变,中国经济已由告诉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唯地方GDP的考核机制;我国石灰石矿山的格局将从过去“规模小,散乱差”将向“集中化、规模化、正规化”靠拢。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顶层的定调已经明确对于环保的重视。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各地政府的考核机制也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17年6月,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布《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0年)》,在矿产开发强度调控、矿山粉尘防治、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管理改革均制定了详细的指标。17年8月,江苏省公布《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绿色GDP”正式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17年12月,海南省印发了新的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新办法不但取消了对12个市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而且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国土资源部、各地方政府在2017年纷纷出台针对矿山行业整治的相关文件(如下图)。我们认为随着“美丽中国”入宪,我国对石灰石矿山资源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小型民采矿山将进一步退出市场。大企业在矿山资源端的优势有望凸显。

  采矿权的收缩与矿山的正规化,导致中小无证矿山的大量退出大幅减少了市场上的供给量,石灰石矿石的边际成本抬升较大,石灰石矿产资源的稀缺性逐步增加。由于石灰石的单位价值量低,有效运输半径相比水泥更小,因此区域性的矿山关停将会对当地中下游的企业的成本端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水泥用石灰石矿山的价格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同属石灰石矿的砂石骨料的价格去判断。根据中国砂石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各地的砂石骨料在2017年均大幅上涨,例如甘肃石灰岩碎石价格从17年2月48元/吨上升到年末的80元/吨,上海石子的价格从17年2月58元/吨上升到年末的90元/吨。而这些仅仅是17年以来的价格上涨,在2016年之前这些石料的价格仅仅为10-30元/吨。从17年11月个别地区混凝土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被迫停产也可以看出,砂石等原材料成本在2017年抬升了很多。

  在过去的研究框架里,我们用一个重要指标水泥-煤炭价格差去判断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但是这一指标的前提假设是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基本保持一致;这一假设在历史上看是成立的,但是近年随着行业内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导致成本端差异分化越来越来大,这一指标逐渐开始失真。原因就是在于除了在水泥的成本结构中,除了燃料煤炭以外,石灰石作为一种资源品扮演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而大型水泥企业的上游资源属性在近年开始逐渐凸显,而不能再被认为只是单纯的中游制造业。

 “熟料资源化”背后的产业链条利润再分配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将促使行业加速分化,需要外购石灰石的水泥小企业由于竞争力加速衰弱逐步退出市场。我们通过大致拆分自用和外购石灰石的成本来说明这一点。

  自用石灰石成本主要是购买矿山的成本(按吨折旧算约2元)、开采成本(穿孔、爆破、破碎、铲装等合计吨成本约8元)、运输费(一般通过传输带吨成本约2元)、税费(6%),合计吨成本约12元。

  外购石灰石的成本包括外购矿石的原材料成本加上运费。相比自用石灰石的成本,增量部分主要是运输费用。运输费用水路运输约0.035元/吨公里,铁路约0.1元/吨公里,陆路运输约0.4元/吨公里,码头装卸费约2元/吨。按照水路200KM、陆路15KM计算,装卸3次计算,合计需要运输费约19元/吨。

  而外购矿石的成本还要加上矿山的开采的利润,需要多付出约1-10元/吨(矿石价格变动交大,而开采成本基本不变)。因此合计外购石灰石的成本相比自有矿山约需多付出20-29元。按照水泥的生产工艺,吨水泥熟料需要消耗1.3t石灰石计算,吨水泥熟料制造成本将提高26-38元。

  这还是只建立在过去市场环境下进行的简单的测算,而建立在当前外售石灰石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的情况下,缺少资源禀赋的小企业成本上升的更加明显。如此高昂的成本提升将对需要外购石灰石生产的水泥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而大企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已经锁定了矿山成本,受到的影响小了很多。因而大小企业在生产成本端的竞争差距进一步加大。

  矿石资源化将推动利润向上游矿山资源转移,受益的是自备矿山的大型水泥企业。而需要外购石灰石的小水泥公司以及下游混凝土成本端大幅上行,利润则受到大幅挤压。水泥产业链包括“矿山开采-水泥制造-混凝土销售”三块,三个行业的竞争力强弱决定了在产业链上话语权的地位。过去,由于矿山的“小散乱”,在产业链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所能获得的利润较低;终端的混凝土销售由于粉磨站众多,技术壁垒低也没有话语权,所获利润也有限,大部分利润都留存在了产业链中游的水泥制造中。

  而现在随着石灰石矿石的逐渐稀缺化,矿山开采部分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需要外购石灰石企业(包括小水泥制造企业和粉磨站)的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在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也是近两年熟料这一产业链条上的中间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涨幅远超过水泥)的原因。

  相比之下,具备自有矿山的大企业的影响并不大。我们统计了部分水泥上市公司中熟料的储备情况,基本熟料自给率都比较高,而相比之下,很多中小水泥厂需要外购石灰石来完成生产。像海螺等一些水泥大企业由于拥有充沛的石灰石矿山储备,基本不会受影响,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水泥和熟料的市场份额,另外通过自有矿山为一些附近小的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骨料等获得更多具有“资源属性”的利润。

  水泥“隐性供给侧改革”加速,龙头强者恒强

  熟料资源化有利于大企业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的纵向整合。通过对上游石灰石矿山的掌控,加强熟料集中度,挤压没有资源禀赋的产能退出。矿石自给率低的小企业原材料获取愈发困难、生产成本提高、产能发挥能力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大型水泥企业通过深化合作,共同减少熟料外售,同时加大自身粉磨能力,大企业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布局优势进一步抢夺市占率。例如海螺与南方水泥在华东成立的海中建材贸易公司,便承担了区域内的熟料外售功能。在2016-2017年我们看到,熟料价格从130-150元上涨到300-500元,资源禀赋较差的小型熟料生产企业和部分个体粉磨站,虽然水泥价格在不停攀升,但是其生存难度越来越高、盈利空间反而越来越小(水泥熟料价格差在变小),部分企业甚至开始主动退出水泥市场。

  从行业的边际定价角度来看,“熟料资源化”不均衡的抬升了全行业的生产成本曲线,导致行业价格中枢能够进一步抬升。

  我们在2017年的《详解水泥供给侧改革逻辑闭环》一文中,从边际定价的角度剖析了水泥行业在自由竞争环境下和“限产量”阶段的价格模型变化。即在产能严重过剩下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如2015年的水泥市场),由于行业产能远大于实际需求,且企业间并未存在协同效应;因而行业在完全竞争中,价格大幅走低,趋向于完全成本最低生产主体的成本价格,全行业出现大幅亏损,仅有少数企业具备盈利能力。

  而建立在需求基本维持稳定、全行业产量控制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各企业通过均衡压缩自身产能(通过错峰限产和行业协同,全市场实际产能从总产能水平Qt压缩至Qd),使得全行业供需关系得到改善,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主体能够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继续生产,而这些成本较高的企业提高了行业成本曲线的陡峭程度。全行业的价格中枢得到提升,全行业盈利能力得以增强。

  而在当前限产量并没有放松(或有望继续增强)的大背景下,“熟料资源化”将使得全行业的生产成本出现不均衡的抬升。即建立在我们上文所讨论的大小企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前提下,原本就处于生产成本曲线后端的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出现了进一步抬升。小企业(无资源的熟料生产企业和小粉磨站)的生产能力、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而对于价格的扰动能力会进一步减弱。我一直强调水泥行业由于产能具备弹性,所以过剩的是玩家数量而非不是产能自身。建立在这一基础上,行业协同所能容忍的最高价格水平中枢也将上修,而龙头企业由于成本端抬升并不明显,因而其盈利能力具备进一步增强的基础。

  我们认为,“熟料资源化”作为一条新演绎出的主线逻辑,将在2018年对水泥市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水泥的短腿特征也使得在区域内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从而逐步完全掌握从上游矿山开采、到中游水泥制造以及下游水泥粉末站的纵向全产业链掌控,进一步对价格和产量形成垄断地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在2018年有望看到更多小企业因原材料压力被挤压出市场,行业的玩家数量逐渐减少,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对我们在2017年年中提出的“水泥供给侧改革逻辑闭环”的进一步深化。

  写在最后

  中长期看,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政府发展思路的转变、对于各种资源品管控的不断增强,使得过去水泥行业龙头企业一直被人所忽略的资源品属性有望逐渐显现,而且未来资源获取的难度和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可以说在行业产能过剩,“去产能”积极推行的大背景下,现在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了未来的水泥市场。

  短期来看需求仍相对平稳,行业的“隐性供给侧改革”却正在悄然发生之中,全行业生产成本出现的明显不均衡抬升为当前行业景气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龙头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判断,2018年全年的水泥需求仍然在高总量的基础上维持小幅下滑的趋势,而行业整体集中度提升会加速,行业格局向好支持全年价格中枢能维持高位;若产业链条加速收缩,价格甚至存在有超预期可能。而龙头企业18年的盈利将有望维持大幅增长。核心推荐龙头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关注华新水泥、上峰水泥、万年青、祁连山等。

  此文的目的是对“新常态”下的水泥行业格局进行思考,以期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水泥行业的研究框架,也是我们“熟料资源化”专题的第一篇;我们后续还会对“熟料资源化”这一课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期待能为各位研究探索水泥行业后续走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视角。欢迎交流和批评指正!感谢复旦大学祝仲宽同学、华东师范大学韩洁同学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本文将2001年至2019年划分为2001~2011年、2012~2016年、2017~2019年三个发展阶段,从区域市场、需求、供需关系、集中度、价格指标的变化,来揭示中国水泥工业在这一强周期发展过程中的轨迹。

2019-10-09 14:55:24

70年来,中国水泥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水泥工业功不可没!

2019-09-30 09:37:22

9月10日,由世界水泥协会、上海市水泥行业协会主办,海螺集团协办,中联水泥、中国水泥网联合承办的“2019第三届世界水泥大会暨第二届全球气候变化论坛”在中国上海正式拉开帷幕。

2019-09-12 10:10:55

民以食为天,而水泥则是建筑行业的“粮食”。细数猪肉和水泥两者价格上涨原因,竟发现有许多雷同之处,且看小编分析一二。

2019-09-04 09:14:22

上半年,集团水泥熟料销量1.703亿吨,同比增长5.9%;商品混凝土销量492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1%;骨料销量2390万吨,同比增长68.4%。

2019-08-26 17:56:56

8月16日,“2019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国际粉磨峰会”继续在宁举行。

2019-08-16 21:12:55

2019年去产能、淘汰落后目标和措施:2019年实现水泥行业压减熟料产能(淘汰落后产能)7000万吨,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使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70%以上。

2019-07-05 09:11:38

对符合条件的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年底前,企业熟料生产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对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的一律关停。

2019-07-04 09:33:48

2018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2.1亿吨,同比减少5.2%。山东地区2016-2018年以来水泥产销量由1.598亿吨降到1.23亿吨。水泥产量逐渐下降,产能过剩矛盾加剧。

2019-06-27 13:55:08

据统计,枣庄有新型干法熟料水泥企业14家(含JT窑),21条新型干法生产线,7条建通窑生产线,水泥熟料产能合计2502万吨,地区水泥总产能达4800万吨,而全市水泥需求约500-700万吨/年,产能严重过剩。

2019-06-25 09:17:56

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回复了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关于恳请支持全省水泥熟料企业实施夏季错峰生产的函》,鼓励支持协会通过夏季两次错峰停窑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今年夏季错峰生产分两次进行,共停窑20天。

2019-06-24 09:03:10

2018年以来,“超低排放”概念植入水泥行业,各省市不断加大环保力度,部分地区陆续出台较之更加严格的水泥行业大气排放标准。据中国水泥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出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值实施计划或提出特别排放值的省市已达到两位数。

2019-06-19 09:41:41

近日,中国水泥网收到一份举报材料。贵州数家水泥企业及相关单位联名就赫章县拟新建4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作出说明报告。

2019-06-06 09:09:49

近日,“2019中国水泥行业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近600位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水泥行业超洁净排放的发展态势。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中硅工程分会副会长贾华平应邀出席并做关于《水泥生产大气排放与治理刍议》的报告。

2019-06-05 14:06:37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水泥这个江湖分外复杂。

2019-06-05 09:21:32

“水泥价格只有理性回归,水泥行业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彭拥军近日在与中国水泥网交流中这样表示。

2019-05-24 09:28:42

近年来随着水泥行业加强行业和区域协同,成立多家区域联合公司,区域联合发文,限产涨价的行为,使质疑水泥行业存在“垄断”的声音不断出现。

2019-05-22 09:35:47

日前,山西工信厅印发《山西省建材工业2019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重点推动金隅、山水、华润等企业整合全省水泥熟料线,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引导行业由产能过剩向特种化、多品种、多用途发展。

2019-05-07 09:57:14

水泥行业之“茅台”海螺水泥,对比万科,我们认为海螺盈利模式更占优,有可能颠覆市场对于“周期”的理解,估值被低估,维持目标价56.88元。

2019-05-06 14:42:11

018年山东全省全年熟料产量7600万吨,同比增长0.94%;水泥产销量1.23亿吨,同比减少0.7%;水泥综合销售价格超过420元/吨(含税),同比提高近70元/吨;全省行业利润总额突破15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9-04-28 13:05:25

2019年4月22日,福建水泥发布2018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福建水泥2018年营业收入为294,737.15万元,同比增长 60.68%,实现利润总额 51,348.15 万元,同比增加 76,486.02 万元。

2019-04-22 17:39:32

得中原者得天下”,凭借着独特的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河南水泥行业也在数十年间不断发展壮大,差异化错峰、超低排放等一系列政策方案,都是在河南被首先提出、落地,继而辐射全国范围。然而环境和业态发展的新变化,为水泥工业新的发展既带来良好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作为水泥工业大省的河南又将如何应对?

2019-04-17 13:57:34

关于部分重点区域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的调研报告。

2019-04-17 13:02:10

近期,各大水泥上市企业先后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告,同为上市企业,本文意图通过分析南方水泥及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华润水泥的经营规模、净利润、负债率等方面来对比四家企业的经营成果。

2019-04-10 09:12:04

据消息人士透露,4月8-9日(下周),2019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C12+3)峰会即将召开,本次会议由南方水泥承办。

2019-04-04 09:04:49

结合四川本地市场行情,陈铁军认为,当前四川本地水泥价格行情与周边市场联系密切。“临近省份市场在政策层面并没有严格的错峰减排计划,这对于严格执行错峰生产并受限于高压环保压力下的川渝水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陈铁军说。外地熟料和水泥的流入对本地市场确实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受价格传导影响,陈铁军认为2019年四川水泥价格上会有小幅波动。

2019-03-25 09:09:28

在两会之际,就如何贯彻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供给侧改革和节能减排要求推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了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

2019-03-18 10:11:01

2018年底,全国水泥熟料总产能17.16亿吨,同比减少5400万吨,在2017年首次由升转降基础上继续降低。全年水泥熟料产量14.22亿吨,产能利用率逐渐趋向合理。

2019-03-02 16:10:32

虽2018年行业利润或达巅峰,但不论从水泥需求或是低标复合32.5水泥比重出现了下滑现象,房地产端出现负增长,基建投资也低于预期。种种现象对于2019年又将会有什么影响呢?

2019-02-22 16:04:12

在2018年行业“春风得意”之时,业内有识之士也在不断的思考,这样的形势还能持续多久?2019年水泥行业依然能够保值良好的盈利态势?特别是在东北在产能过剩重压下,协同破裂,价格崩盘之后,业内对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的水泥行业能有延续多久的火热态势提出了疑问。

2019-02-21 16:23:22

受惠于大陆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中美贸易战,大陆强化基建刺激内需,让国内西进水泥厂台泥、亚泥、信大三家水泥厂,在大陆市场营运贡献度提升下,2018年全年营收都创下历史新高。展望2019年首季,农历过年前为淡季,大陆部分地区价格下修,预期农历年后营运增温。

2019-01-14 10:03:53

近年来伴随着环保政策及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施,使得部分落后水泥产能退出市场,行业供求关系得到阶段性改善,水泥价格合理回升并保持稳定,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2019-01-12 15:44:20

温故而知新。对行业改革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40年改革发展千头万绪,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择其重点进行评述。

2019-01-02 10:37:37

12月28日,河南省工信厅印发《河南省水泥行业转型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力争到2020年实现“两减两升”,即水泥企业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水泥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水泥窑配套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线5条左右。

2018-12-28 17:04:08

由于环保限产的边际放松以及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带来的需求减弱,多数建材子行业将在2019年进入下行周期或面临增速放缓。但是考虑到1)多数建材子行业产品价格及利润2018年仍处于历史高位,2)环保总体而言仍将保持严格;3)中期而言需求总体仍将处于平台期,因此2019年建材行业可能将大概率出现震荡下行的趋势从而出现多个迷你周期,而不会出现类似2015年的迅速崩塌。就各个子行业而言,由于供给端弹性相对较大且基建有复苏预期,水泥行业的表现或将总体好于玻璃及玻纤,而就消费建材而言,由于行业已经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龙头企业的配置价值仍然突出。

2018-12-13 16:03:09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水泥工业由落后到引领转变的40年。国内水泥工业在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了技术与管理的迭代更新,成果丰硕,但这仅是一个开始,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水泥工业的产业升级箭在弦上。

2018-12-05 10:13:44

9月份以来,特别是进入四季度水泥需求传统旺季以后,水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水泥库存低位运行、环保错峰停产、区域内企业关停、集团协同定价等多因素叠加,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2018-12-04 10:24:57

泥、砂、砼本是唇齿相依的紧密的产业链,2018年,借着错峰,水泥价格大涨利润大赢,砂石乘着环保风暴收缩资源,其价格也一飞冲天,唯有混凝土被动挨打承受痛苦。原本是息息相关的兄弟,现在水泥一骑绝尘,砂石一花独秀,唯有混凝土行业腥风血雨。

2018-11-26 08:54:55

伴随2018年冬季供暖期的来临,水泥错峰生产也进入了第五个年头。每年冬季错峰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今年错峰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往年有所不同,必须引起水泥行业的高度警觉与重视。根据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相关各省政府或很多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错峰生产的措施,重点对严禁“一刀切”、免除低排放企业参与错峰生产提出了要求,各省、各地区错峰生产的起止时间也不尽相同。

2018-11-23 09:46:52

发改委网站日前公布,前三季度,全国水泥产量158250万吨,同比增长1%。1-8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868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水泥制造行业实现利润963亿元,增长1.5倍。在国内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且没有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这样繁荣的行业“盛景”究竟是错峰、联合等多措施持续加压下的不断发力,还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狂欢?行业冬天是否会到来,届时水泥行业又将面临怎样的变革?

2018-11-10 17:31:51

相信很多人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卖水泥已经比卖房子更赚钱了。闷声发大财的水泥企业,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2018-10-29 10:03:16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在泛东北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2018-10-26 17:18:15

鉴于水泥企业的生产工艺、污染排放特征、产品销售对象和市场销售半径,以及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在执行错峰生产政策时,水泥企业与其他制造业有根本的不同,考虑水泥企业错峰生产的特殊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水泥行业与其他行业执行分业施策的政策。

2018-10-17 08:57:13

京津冀“2+26”大气攻坚方案正式稿发布,强调差异化错峰对水泥影响不大。首先此次京津冀“2+26”地区的秋冬季错峰思路有了明显转变,和去年相比更加明确强调差异化错峰;其次相比征求意见稿,正式稿取消了此前的统一限产比例,但影响的主要是去年设定了具体数额的限产比例的行业

2018-10-16 09:21:35

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SCR脱销项目是由西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内水泥行业首套SCR超低排放示范项目。

2018-10-15 09:06:11

为了解安徽水泥价格走势及行业发展状况,近期,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在合肥、芜湖、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庆、滁州、六安、亳州以及宣城等地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安徽水泥行业环保政策落实得力,近两年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企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也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

2018-10-11 10:06:02

熟料既是磨制水泥的核心材料也是水泥产能过剩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环保压力的加大和错峰生产的常态化,国内熟料产量控销趋势明显,价格变动也更加频繁。

2018-10-10 13:41:28

近年来,水泥行业持续推进遏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行业自律、错峰生产、平台建设、境外投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的是高质量发展道路,带来行业效益稳增长。

2018-09-19 09:13:57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08-29 09:57:50

8月4日,中国水泥网发布信息称,苏南、浙北大区域内水泥价格将在近期上调(做好准备 华东地区水泥或开始涨价了!幅度不小),建德海螺将于8月5日率先上调水泥价格,今日(8月6日)上述信息坐实!

2018-08-07 09: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