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建设拉动了水泥需求。2001~2019年生产水泥325亿吨,占到1949年以来水泥生产总量的82.83%。
这一期间:成为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占到全球水泥产量50%以上;完成技术结构调整,新型干法工艺占据中国水泥生产主导地位;中国建材、海螺水泥进入世界水泥10强行列;正步入产业优化升级阶段,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在这鲜亮的数据背后,更多的是企业优胜劣汰、市场整合、产业进步。需求、价格数据演绎了这一过程。
本文将2001年至2019年划分为2001~2011年、2012~2016年、2017~2019年三个发展阶段,从区域市场、需求、供需关系、集中度、价格指标的变化,来揭示中国水泥工业在这一强周期发展过程中的轨迹。
一、2001~2011年: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拉动水泥需求
(一)水泥需求&价格
2001~2011年,进入21世纪,国家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通道,除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水泥增速4.6%外,其他年度水泥需求增速大都在10%以上,平均增速达到12.6%。
期间价格呈缓步上行趋势。2008年,国家投资4万亿元,极大地拉动了需求增长,水泥价格随之加快飙升,2011年首度突破400元/吨关卡,摸高至411元/吨。
(二)产业结构调整
1.技术结构调整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率先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煅烧水泥。其特点是产能规模大型化,产品质量稳定,遂成为世界水泥工艺主流,并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国内由于装备国产化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引进设备价格过高,上世纪仍然以立窑水泥工艺为主。但我国水泥工业方向确定:引进国际先进成套技术装备,消化吸收,建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装备,发展中国水泥工业,组织力量攻关。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加快,水泥用量猛增。与国际水泥工业接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建设大型化水泥工厂要求越发迫切。
国家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支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工艺。水泥行业抓住国家经济发展这一时机,组织全行业攻关,加快这一进程,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加速推进,并积极淘汰落后。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迅速提高,很快在市场占到主导作用。
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迅速从2001年的15%上升到2011年的98%,基本完成了中国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
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国家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节奏,由东向西,循序渐进,推进水泥工业投资,完成全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新型水泥工艺发展进程。
此间,海螺水泥走在行业前面,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为设备国产化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进行基地建设,规模、布局、装备、运营管理领先行业,成为全国水泥标杆企业。
海螺上世纪70年代末在安徽宁国起家,开启海螺沿江、沿海“T型战略”;21世纪初,开辟中南区域市场;后在国家“4万亿”背景下,挺进西部市场。
海螺以基地建设,大规模装备生产线,分布实施发展模式,遍及全国20个省市,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水泥工业发展,带动提升了中国水泥工业整体水平。
海螺选择具有市场规模、成长性好、资源有保证地区进行布局和发展,取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优异稳定的市场回报赢得资本市场青睐,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海螺在实体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下,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
2.组织结构调整
在水泥工业高速发展时期,水泥区域市场的变化,引发了企业规模、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的变化。纵观国际水泥的发展路线,是以大集团为主导,跨区域、跨国家,骨料、水泥、商混一体化,集生产、贸易于一身的超大型集团在世界500强占有一席之地。而在这一变化中,淘汰、并购、发展并生,不断推升产业集中度。
中国建材拥有央企背景,以市场整合为主导发展方向,与大多企业走出不一样的发展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建材组建中联水泥进入水泥业,在淮海地区进行探索发展,积累行业整合经验。
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在2003年、2004年高速增长后,水泥需求快速放缓,新投产能集中释放,供需关系急速转换,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中国建材抓住这一市场机会,果断进入沿海东南区域,2007年9月26日,在中国建材旗下成立南方水泥之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发来贺信:祝愿南方水泥早日实现重组整合的既定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探索新路,为促进区域整合、联动发展做出贡献。
南方水泥开启大规模收购、市场整合之路,收购规模高达5000万吨,中国建材一跃成为中国水泥产能规模最大企业。随后,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再度进行区域收购,极大地改变了区域市场格局。中国建材的企业并购及市场整合,极大地推进了水泥产业集中度,推动了水泥产业进步。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水泥产业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实现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和落后产能的转换,形成了以中国建材、海螺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主导区域市场格局。
二、 2002~2016年:供需关系转换&集中度
2012年,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水泥需求增速放缓,2015年水泥产量较2014年下降5.33%,价格跌破300元/吨,几近亏损边缘。
水泥是投资拉动型产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水泥需求上行,水泥价格走高;水泥需求下行,水泥价格走低。但在价格的背后,水泥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水泥产量
全国:2014年水泥产量见顶回落,南北市场分化,北方2016年水泥产量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12.37%。华北、东北:走在全国前面,水泥产量在2011年、2013年开始下行,东北水泥产量2016年较2013年下降26%之多。华东、中南、西北:同步于全国,2014年见顶,2016年同比2014年华东下降3.82%、中南基本持平、西北下降10.97%。西南:2016年为水泥产量最高年度。
水泥产量增速
2001~200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在两位数上增长,西北最高,为13.64%;华北最低,为9.79%。2009~2011年,持续高位增长,西南最高,为27.13%,较前期增长15.55%;华东最低,为7.13%,较前期下降5.79%。2012~2016年,增速明显下行,期间全国平均增速为2.92%,较前期下降11个百分点;北方基本是零增长;华北、东北出现负增长,西南仍然保持中速增长,为7.11%。
水泥产量比重
水泥需求南强北弱格局放大,北方2016年水泥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4.58%,较2004年下降近9个百分点;华东2004年占全国比重40%以上,2016年下降至31.65%,但仍为全国占比最大;中南一直保持产量占比第二位置,但和华东的差距日益减少,2016年与华东仅差3个百分点;西南是规模增长最快地区,并持续保持增长,2016年占比上升到18.13%;东北2016年产量全国占比为4.42%。
供需转换
2011年是“4万亿”投资收尾之年,2012年后需求增长大幅放缓,华北和东北地区都出现负增长。但供给端产能增长並没有刹车,仍在惯性增长,华北这一期间产量缩减2500万吨,产能却只增加6200万吨;西南虽然需求仍然保持一定增长,但供給增长超过需求增长。
产量、产能数据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水泥的供需关系:2001~2011年,水泥需求两位数高速发展,企业借助需求扩大产能规模、延伸区域;2012~2016年,市场需求放缓,产能供给过剩在挑战水泥行业未来。全国2016年熟料产能供给为18.40亿吨,熟料产量需求为13.76亿吨,供给超出需求4.64亿吨。华北、东北2016年熟料需求较2013年分别减少0.23亿吨、0.29亿吨,期间熟料产能反而增加0.62亿吨、0.17亿吨;其他地区熟料产能的增加都大于需求的增长。这一期间,根本的问题在于供需的失衡,供给过剩已为全局性问题,而且日益突出。
产能利用率
需求下行,供给增长,改变了供需关系,直接反映到水泥利用率上。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在2015年急速下行,降为66.92%,较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北方市场地区产能利用率单边下降。2016年,华北、东北、西北三个地区都在50%上下,趋势仍在下行之中。南方市场地区产能利用率明显好于北方,华东、中南基本在75%~80%区间波动,西南低于上述两地区,在70%上下波动。
水泥价格
需求下行,新增供给刹不住车,供需关系恶化,引发行业效益下滑。全国各地区价格普遍应声而下,东北最先受到市场下行冲击,淡季进行错峰生产应对,平衡供需关系,取得明显效果。东北在需求下滑大于其他地区的背景下,价格却高于其他地区,根本措施在于实施错峰生产,改善供需关系。
集中度
产能集中度,是衡量产业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场供需的波动、地区间的差异,提高集中度是应对这些变动的重要保证。中国水泥工业在市场大发展期间,如何面对市场周期波动,大企业集团的市场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成为行业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命题。
水泥产业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并成效卓越。中国建材是这方面集大成者和开拓者。上世纪末组建中联水泥,2007年组建南方水泥,2009年组建北方水泥,2012年组建西南水泥,2016年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合并。其特点是区域大规模收购,提高集中度,改变区域市场格局;收购持续跨区域推进,遍布全国。随着时间延伸,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6年前后,中国水泥产业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整合,中国建材、中材集团合并,金隅重组冀东,华新重组拉法基。六大集团的重组,范围遍布全国,合计熟料产能6.2亿吨,占全国的30%,极大地提升了集中度,尤其是前3的集中度,从33%提高到38%。前10产能占全国的56%,前10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内资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既有央企,也有地方企业;既有国企,也有民企。有以新建为主、区域布局的海螺、华润、山水、天瑞、亚东;亦有以收购为主、区域布局的中国建材、金隅冀东;华新、台泥新建、收购并举,布局中南、西南;独树一帜的红狮,单点布局,主做华东、中南、西南市场。这些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是市场的胜出者。拉法基、冀东、中材,是中国水泥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不同阶段和地区做出突出贡献,完成了历史使命。
2016年,是水泥行业进程中重要的一年,在经历了供需周期转换的历程后,行业对供需有了清醒的认识,形成共识,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应对市场变化有了保证。
三、2017~2019年:改变周期魔咒,平抑市场波动
21世纪以来水泥需求历经十几年的增长,2014年水泥产量达到顶峰,持续下行已成必然趋势。
2015年,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
水泥具有强周期特征,产业如何应对?2016年水泥行业上演了一场市场整合大戏,增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心,为市场复苏奠定了基础。
东北市场前期下滑,实施供给压缩,新疆水泥行业于2014年11月率先在全国尝试开展错峰生产的经验;2016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依据本地的供需,逐步开始并加大错峰生产力度,以平衡市场供需。下表记录了各地错峰生产,停窑时间的变化:
2016年以来,尽管需求持续走低,但环保部、工信部积极推动错峰生产,行业进行大规模重组和市场整合,使市场供需关系得到大幅改善,产品价格得以恢复,行业效益攀升,2018年水泥实现利润1546亿元,创历史新高。
经过十几年市场沉浮,水泥区域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保持递增走势,2018年华东、中南、华北刷新历史最高价格。价格的背后,是行业的进步和企业的成长。
中国建材,上世纪末组建水泥板块,一路征程,以兼并重组、市场整合为主旋律:遍布全国区域市场。2018年产能规模做到3.72亿吨,2008年以来产能规模保持第一,产能占全国比重从2007年的9.26%上升到2018年的20.74%。由于大多是收购企业,生产线水平不高,正加紧推进产能置换和优化升级。
海螺水泥,中国水泥板块的王者,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深耕南部市场,在西北有布局。产能规模超过2亿吨,2008年以来产能规模保持第二,产能占全国比重基本稳定在11%。海螺水泥在工厂智能化、产业链延伸继续领先行业发展。
金隅冀东,逆水行舟,一举进入产能前三:金隅起家于北京,后进入河北、山西,在北方市场极度下行背景下,举棋重组冀东,扭转了北方市场格局;金隅冀东90%以上产能集中在北方,市场规模1亿吨,占到全国的6%。金隅冀东迅速对京津冀核心市场进行市场整合,在重组后第二年将价格推升至400元/吨,使京津冀成为全国高价区。
2001~2011年,第一阶段,市场上升期,需求、效益同步增长;2012~2016年,第二阶段,市场下行期,需求下行,供给增长,引发效益下滑。在这两个阶段中,国家出台政策支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大集团发展,奠定了中国水泥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基础;行业持续不断提高集中度,以大企业为主导推进市场整合,积累经验,迎接市场挑战。2017~2019年,第三阶段,需求持续下行,国家、行业、企业三箭齐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产销、效益逆势上扬,改变了行业周期魔咒。
中国处于水泥需求高位平台期,区域市场有很大差别,去产能仍然是行业重中之重的问题;国家对环保要求日趋严厉,水泥行业正从产品生产型向社会友好型转型。
中国从水泥产品出口到装备出口,目前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积极到海外建厂,表明中国水泥不仅仅已成为水泥大国,而且正在全面迈向世界水泥强国进军。
中国水泥工业已走过21世纪初的三部曲,接下来还会有新三部曲,也会很好看,还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