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报告中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7.67亿元,同比增长3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78亿元,同比增长1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46.74亿元,同比增长200.69%。
为什么在2018年一季度水泥产量同比下滑4.5%的背景下,海螺水泥还能逆势而上,利润再创新高呢?
国内部分水泥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对比表:
根据中国水泥研究院数据表明,水泥行业2017年人均产量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是0.33万吨/人,而海螺水泥为0.60万吨/人;每万吨产能人员配置海螺水泥1.28人,在上述列表中也属先进水平。
人均产量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在人工费用不断增长的当前环境,海螺水泥每万吨产能人员配置处于行业前列,减少了用工成本,助力海螺水泥实现一季度的高利润收入。
一直以来,海螺水泥在控制成本方面属于行业的翘楚,从上述数据中便可窥之一二,尤其近年来海螺持续开展分解炉、辊压机等技术改造,全面节能降耗控成本,同时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建设具有海螺特色的水泥智能工厂,加快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建设进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除此外,数据还呈现,海螺的吨产能负债是90.09元/吨,资产负债率是24.71%,均远低于行业的平均值。海螺水泥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市场建设,培育提质增效新动能,能耗低,企业成本控制力度强,盈利水平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现金流充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金融风险和财务成本,为海螺的持续经营和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海螺的优异业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辉煌却并非高不可攀。尤其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期,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逐步推进。各水泥企业纷纷在成本控制,节能降耗方面出大招,产能置换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一带一路”辐射出的海外市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存在的巨大空间,无疑都将会成为水泥行业未来利益流进的一个大蛋糕,水泥企业若是一步步深入推进改革,完成上述表格中的指标优化,又何愁不在这个蛋糕上分得一块?也许,下一个海螺正在路上,阔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