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探索行业转型升级之路

2018-04-17 09:02:29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依然下滑趋势背景下,虽然2017年全国水泥产量迎来了2015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依然下滑趋势背景下,虽然2017年全国水泥产量迎来了2015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但是,不同以往,受多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环保、矿山治理、煤炭以及错峰运输导致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表现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点。行业整体库存低位运行,水泥价格的持续回升,效益创历史第二高位。

  数据显示,2017年水泥价格创新高,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突破600元/吨。延续2017年行情大涨的势头,2018年开年虽有下滑,但有开启新一轮上涨,业内专家表示,2018年水泥行情仍然值得期待。

  3月28日~30日,为进一步交流和探讨水泥行业未来行情走势及发展方向,“2018年中国水泥网年会暨百强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会议以“供给侧改革塑新生 挑战行业新高度”为主题。就2018年行业走势等问题展开交流。

  技术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

  “水泥行业已进入第二轮跨越式发展阶段”,海螺集团副总经理李群峰在出席中国水泥网年会是讲到。2017年水泥行业在经历大面积的错峰生产后,利润总额已经位居历史利润第二位,水泥价格也创下新高。

  中国水泥网邵俊表示,2017年虽数据华丽,但在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仍然严重,推动产业升级的任务艰巨。目前来看,水泥需求正处在高位平台期,随着大规模基建的放缓,将进入一个中低速,窄幅震荡的时期。在环保趋严、产业竞合提速的大背景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健康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将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尽早做好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布局将为行业激发更多新的活力。去产能问题没有得到严格落实,产业结构部合理也没有得到明显调整。2017年虽行业发展达到新高度,但背后问题没有得到实质解决。

  此外,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大,水泥行业实现节能改造、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李群峰表示,要实施好第二轮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在新动能转换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首先是要坚持技术创新。特别是为应对“环保税”、“超低排放限值”等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根本目标是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将我国水泥行业节能环保、绿色产业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次是创新发展模式。在国内,通过尝试企业间的股权合作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打牢行业自律的基础。在海外,抓住当前国际水泥巨头战略收缩,世界水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大好时机,探索如何实施强企联手,共同将我国先进的产能有效投放到海外国家和地区,赢得当地人民信赖,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化、效益最优化的并进格局,创造“中国企业居于世界水泥行业举足轻重地位”的新形象。

  再次是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借鉴好目前大企业间相互合作、加强市场管控等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相互配合、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利共赢的经营模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优化内部管控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推动经营管理再出新成效。

  2018年行业走势如何

  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建辉从宏观层面看2018年水泥需求量;水泥供给端的变化和2018年水泥价格走势与盈利预期来分析2018年水泥行业走势。郑建辉表示,从宏观需求面来看,水泥需求变化区间在-3%~1%,小幅下滑的概率更大,熟料的消耗量基本持平去年,14亿吨左右±1000万吨。全国整体自建房市场水泥需求下滑;基建投资增速在10%以上,公共设施投资比重越来越大,起到稳定基建增长水平的作用;房地产端水泥需求增长继续受到抑制,郑建辉称华东需求或较为稳健。因此,农村需求萎缩、 地产需求增长被抑制,市政基建消费水泥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在供给端,环境优化,可控性大大增强。新投放产能方面,冲击比较有限,更多是局部地区的冲击;错峰限产,停窑时间拉长,各地执行有序;加上取消低标水泥、熟料控销等对社会粉磨站造成冲击,水泥产能集中度大大提升。

  郑建辉表示,首先,2018年水泥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一季度价格虽有毁掉,但3月均价仍维持高位;第二,价格波动幅度将缩窄至100元/吨;第三,受产能过剩大环境、行业销售利润需保持合理范围和外来水泥熟料的影响,月均水泥价格将不能稳定在500以上。因此,郑建辉预期2018年行业利润总额将达1080亿元。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对于水泥需求也将保持稳定拉动。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在会议中表示,在今年刚结束的两会中可以了解到,今年交通领域和水利方面投资强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国际市场也佳音不断、捷报频传。此外,大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已经逐步明朗,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在转型升级布局方面动作频繁,种种迹象表明,水泥行业对2018年利润的取得仍然抱有很强的信心。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危废行业政策的逐渐完善,我国危废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工业危废产生量534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4%。保守估计2017年工业危废产生量达9200万吨。2016年,53%的工业危废被综合利用;30%左右被无害化处置(其中65%以上的处置是焚烧),仍有17%没有得到处理。

  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凌江主任表示我国危险废物法律制度体系仍然不完善,产废单位责任界定不清晰,仍有大量的危险废物被瞒报、漏报或者去向不明,危废制度盲区和漏洞依然存在,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郑建辉讲道,截止2017年9月,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投产能力达179万吨。其中,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分布在16个省市,核准经营能力151.5万吨,占全部企业核准能力的2.3%左右,平均处置能力5万吨/家。目前投产的项目涉及31条生产线,占全部生产线的1.7%,4000t/d及以上占60%,占全国的2.6%。其中陕西虽然核准了8家企业,但是只有2家在处理危废,也就18.50万吨。目前仍有15个省市未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

  从危废处置收入与效益来看,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比起生活垃圾、污泥来收入更为可观。处理危废价格从2014年的2800元一吨涨到2016年的4500元一吨,而生活垃圾补贴收入仅在100元/吨,污泥处理在165元/吨。

  从销售净利润来看,2016年红狮环保销售净利润率高达90%,2015年的西安尧柏环保也在76%,而2016水泥行业稍微好点的企业销售净利润率也不过在10%左右,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获利能力十分强。

  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危废处置的方式之一,加上较强的获利能力,水泥窑协同处置便引起了许多水泥和环保企业的关注。目前涉及的企业中,有20家企业集团参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其中金隅冀东危废处置能力最大。当环评和在建全部投产后,企业集团数量将会到46家,形成以红狮、海创、冀东金隅为首的龙头。

  东方园林第六事业部总裁田巍表示,2018年1月23日,东方园林与台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领域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进危废处理行业快速发展。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东方园林将与台泥国际合作建设、运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项目,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为主营业务,并投资于配套服务的相关设施设备,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金圆水泥首席专家李春萍表示,金圆水泥正在加速收购,大力发展环保战略,借助水泥行业的长期积淀转型进军危废市场。自2017年以来,相继收购上海华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重庆众思润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及四川天源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进入2018年,为加快环保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公司拟收购重庆埠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和潜江东园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65%股权。

  结语

  2017年水泥行业迎来了春天,但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污染物排放、产能过剩外加环保压力,都在向水泥行业发起挑战。企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

  当然,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充满机遇,在节能环保方面,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目前已成为我国水泥工厂的标准化配置,节约了大量煤炭资源,极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脱硫脱氮脱硝、粉尘污水噪音综合治理、工业废渣消纳等污染物防治、再利用技术、设备正在迅速普及,并不断更新换代,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水泥工业“脏、乱、差”的形象,塑造出一座座“花园式工厂”;

  在“去产能”方面,大企业以身作则,加快淘汰落后生产线和PC32.5水泥,加强收购兼并,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提高国内产能集中度,同时行业自律成效明显,市场供需保持着动态平衡;

  在海外发展方面,以海螺为代表的水泥企业紧跟“一带一路”步伐,加快转移产能,不断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国际产能布局。另外,世界水泥协会的成立提升了水泥行业在全球的形象,为中国的水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因此,面对行业发展困境,我们应抓住机遇,挑战行业新高速,未来的水泥行业值得期待。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依然下滑趋势背景下,虽然2017年全国水泥产量迎来了2015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2018-04-17 09:02:2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认识到水泥工业低碳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抓住这一契机加强转型升级,实现水泥工业绿色发展?且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房晶瑞介绍的致胜“大招”。

2014-10-15 11: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