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为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高速发展夯实了基础。但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过去的“荣誉”逐渐成了“负担”,产能过剩成为绕不过去的坎。在全国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之时,水泥这一百年产业如何跟上时代步伐,重新焕发生机?
2018年2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总体要求。无疑,山东水泥行业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质量和成色的关键。
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熟料、水泥产地,闻名全国的水泥之乡--枣庄,多年来水泥产量居山东第一。正如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谢运深在枣庄市水泥行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所说的那样,水泥行业有力地支持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谢运深也表示传统行业赖以高速发展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造成枣庄水泥产业与其他行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据统计,枣庄有新型干法熟料水泥企业14家(含JT窑),21条新型干法生产线,7条建通窑生产线,水泥熟料产能合计2502万吨,地区水泥总产能达4800万吨,而全市水泥需求约500-700万吨/年,产能严重过剩。可以说枣庄亟待明确该市水泥行业问题、寻找方法,让行业摆脱困境。
在深刻认识到所面临的种种现状后,枣庄行业主管部门与水泥行业协会逐步明确目标,无畏产能过剩的困扰,共同奏响水泥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以错峰生产为抓手、缓解供需矛盾
2014年进入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几经修改,成为各地常态。“虽然错峰并不能起到去产能的目的,但无疑优化了水泥的供需市场,让水泥价值得到理性回归。”枣庄当地一水泥企业负责人对中国水泥网表示。
2018年11月13日,枣庄市环境保护局、枣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枣庄市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枣庄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枣环字〔2018〕71号。以文件通知制定了《枣庄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工作方案》,明确采取差异化进行错峰生产。
今年2月15日,枣庄市生态环境局、枣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下发《关于补齐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时间的通知》(枣环字{2019}5号),明确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弃物等保民生任务未能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的企业和熟料生产线在2019年3月16日至4月30日和2019年10月1日至11月14日两个时间段内,停窑补齐按70%生产负荷折算的停窑天数。
4月17日,山东省环境生态厅印发了《关于山东省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夏季错峰生产有关事项的复函》,支持山东水泥行业实施夏季错峰生产。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下发了《山东省水泥熟料企业6月份夏季错峰生产实施方案》,6月1日0:00-6月20日24:00,全面实施第一阶段夏季错峰生产。
枣庄水泥业内人士评论认为:“枣庄卓有成效的错峰生产工作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兼顾体现了政策执行的公平性。这也是由地方政府率先明确错峰生产相关具体要求的地市,也充分体现了枣庄市对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及“三去一降一补”引导行业健康运行的决心。
化恶意竞争为合作共赢 发展已成共识
据了解,2018年枣庄水泥熟料产量1795.01万吨,同比增长-3.09%;全市水泥产量2022.14万吨,同比增长12.33%,占全国水泥产量的0.92%,占全省水泥产量的16.5%。水泥产量虽然增幅不大,但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可见,枣庄已经基本摘掉了全国水泥价格洼地的帽子。
“经过各方的努力和推进,目前枣庄地区水泥行业最大变化并非外界所认为的涨价,而是企业间达成的发展共识。‘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于行业利益之中’的观念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据枣庄市水泥行业协会机构负责人表示,“在枣庄地区山水水泥、中联水泥、泉兴能源等水泥大企业积极承担行业责任,努力推进行业自律,促进市场稳定运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环境。”
行业共识的达成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推进。5月29日,枣庄市水泥行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成功召开,进行了协会换届和组织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协会推动地方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作用。谢运深局长在会上高度肯定了枣庄水泥协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作用,并为此向协会全体成员表示了感谢,对枣庄市水泥行业协会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表示高度赞赏。
据悉,枣庄市水泥行业协会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和带领全市水泥企业落实环保治理、减排及错峰生产工作等政策实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地区品牌形象,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加强行业自律、杜绝恶性竞争和低价倾销,搭建行业信息平台、加强分析和共享,持续贯彻、落实枣庄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枣庄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为未来行业去产能、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促进企业走向创新、高端、智能化绿色发展的内涵提升之路打下坚实基础,也确保了区域水泥企业从业员工的收入,增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