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水泥行业持续发力,密集的开工及基建补短板进一步拉动水泥需求,水泥价格实现高位运行,全行业实现利润1546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面对当前行业利好趋势,业界当抓住时机,紧盯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制定解决“良方”,奏响高质量发展“进行曲”。
中医学中有“不通则痛“的病理,水泥行业当前也存在”不通“之处。目前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为产能过剩和生态短板。“痛思变、变则通”,山东水泥行业取得当前来之不易的形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与政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2018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2.1亿吨,同比减少5.2%。山东地区2016-2018年以来水泥产销量由1.598亿吨降到1.23亿吨。水泥产量逐渐下降,产能过剩矛盾加剧。
1、面对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政府高度重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省工信厅和省社会组织管理局支持企业自发组织成立省级行业协会,鼓励支持协会发挥引领行业自律的作用。
2、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政策,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2018年2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总体要求。无疑,山东水泥行业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质量和成色的关键。
3、省工信厅牵头明确的产能置换政策:坚持不接受也不主动外出,稳定产能布局
2017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山东政府坚持“坚决不接受也不主动外出”的原则。协会表示, “不进不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山东水泥熟料产能的平稳局面。
4、坚定推进错峰生产政策落实:省工信厅和省生态环境厅授权协会制定水泥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实施方案,省生态环境厅支持协会组织夏季错峰生产。
二、企业担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1、大企业的引领担当提升行业自律效果
作为山东省的水泥大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引领作用,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落实政府政策。大企业的引领对当地单体企业起到一定的典范作用,有利于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行业自律态势。
2、全行业对行业自律的认识趋于统一
近三年以来,山东水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府支持、协会协调、行业自律推动着当地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协会表示,当地水泥企业已深刻意识到统一落实政策的必要性,在业内形成高度的行业自律,这对于参与蓝天保卫战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节供需矛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三、错峰生产、环保政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当前去产能态势下,错峰生产与环保政策是控制产能发挥最直接做有效的措施。近几年,不少省市陆续发布水泥行业超低排放限值,通过环保政策的不断施压推进水泥行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面对环保压力,山东协会表示,坚决支持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但不会以此为条件,给企业提供错峰生产豁免权。
与山东协会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从2015年开始,山东持续落实国家和省级政府组织的秋冬季错峰生产政策,停窑率保持在90%以上。特别是自2017年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成立后,在水泥协会的多方协调下,水泥企业严格落实错峰生产,计划停窑率在北方区域保持前列。
山东夏季错峰生产始于2017年,由筹备中的山东水泥协会组织,开全国之先河。而2018年、2019年夏季错峰生产得到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支持,纳入山东省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计划停窑率均在90%以上,而在今年6月份第一期夏季错峰生产的计划停窑率达到95%。
另外,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就山东为何实施夏季错峰生产?协会给出了解释,山东实行夏季错峰生产主要因为当地大气排污总量依然较高、环保压力较大,协会组织全省熟料企业积极参与山东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这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协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是全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自发组织成立的省级行业协会。协会成立后建章立制,依法依规运作发挥了协会引领行业自律的组织功能和作用,而协会建立的充分协商、集体决策的行业自律决策机制,无疑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
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协会主动作为,加强沟通,搭建了协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政策落实和信息传递的快速通道,政府在组织错峰生产、制定产业政策、了解行业发展形势等方面发挥了协会的作用和优势。
此外,协会积极加强与周边省级协会交流,维护平稳有序的大板块市场竞争环境,晋冀鲁豫四省协会在落实错峰生产和引领行业自律方面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