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制定2018-2019年秋冬季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应急减排措施,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当天上午,市大气办组织市环保局、市工信局和生态环境部派驻我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小组、PM2.5专家组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共70余人,召开《廊坊市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座谈会,面对面征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和部分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指南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这样的征求意见会议,已先后在市县和企业召开了五六次。
座谈会上,专家组针对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与各县(市、区)代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解析政策文件精神,征询大家意见。然后依照国家和省政策文件要求,结合廊坊本地行业特征和企业生产排污特点、管理水平,从整体思路、引导方向、管控重点、操作实施等方面探讨如何差异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12部委(局)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省市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出台后,根据中央和河北省文件精神要求,廊坊市因地制宜、严谨设计、主动作为,通过采取分类指导、分行施策,统筹本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情况,制定了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和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评价技术指南。明确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从政策层面界定错峰、应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既防止错峰、应急“一刀切”,为治理达标企业合法生产“撑腰”,又防止违法排污企业“劣币驱良币”,真正实现维护社会公平和用政策导向推进污染治理的目的。
科学精准定策,把握方向,高点起步
“为什么要把方案定好定准定实?怎样才能落实好这个方案?要防止运行中出现哪些问题?”
座谈会上,市大气办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他们认为定好差异化错峰应急方案,必须坚持政策导向、问题导向,找准污染源。要深入污染一线进行调研、考察,把脉找准廊坊区域自己的污染源,同时切实了解企业的困难与需要,给予企业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案,做到既严格落实了国家政策,又确保地方特色标杆企业的健康发展。接下来的工作中,更是坚持服务优先、服从大局,严防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敷衍应对;严防不顾大局,乱开口子,违规照顾;严防政策不明,伤害企业的利益;严防死套文件,不顾现实,不够作为;严防前面失责,后面追责。
进一步了解到,为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今年国家部委和河北省下发文件明确错峰生产和应急减排工作严禁“一刀切”,廊坊市立足平时已有工作基础,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专家引路”的工作模式,通过建立“专家与企业家会客厅”机制,让生态环境部驻市“一市一策”专家组和原有PM2.5专家防治小组密切合作,借助“会客厅”,向企业宣传国家好政策、解读新标准。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对全市各类传统产业聚集区开展专题调研。以大城县为例,该县作为廊坊市传统产业岩棉、玻璃面生产基地,专家组多次前往,对企业原辅材料、能源类型、生产工艺、治理设施、排放水平、管理水平 进行逐一掌握,深度了解企业治污、排污状况,通过面对面与企业核实污染状况,和企业一起,将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停限产的盘子定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和每一个排放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和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评价技术指南,为标杆企业正常生产建立了保障,为提标改造企业指明了方向,为稳定市场、保障经济、改善环境找准了路径。
在制定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工作方案过程中,廊坊正视矛盾、主动作为,动手早,起步早,针对本地实际情况,把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方案定准、定全、定实、定到位,实现了总体上完全符合政策标准要求、细节上能够让方案真正落实、落地,政府和企业、社会都满意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廊坊市始终坚持把治污作为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把功夫下在平时。着眼防霾治污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持久性,一方面在狠抓去产能、治理燃煤污染等治大污的工作上下真功、用实劲儿,真心融入京津冀协同治霾主战场。一方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地传统产业片区污染问题,采用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办法,依照法规要求,制定传统产业排放标准,补齐标准缺失。同时,通过“白名单”政策,鼓励企业有污早治,推动当地传统产业通过立策明标、重组兼并,走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污染超低排放之路,解决了“劣币驱良币”,影响重点企业、守法企业治污积极性的问题。不仅对列入重点行业的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治污规划、对积极率先达标治理企业实施奖补、免费为免错峰达标企业“验明正身”提供证据,而且对环保不达标的传统产业企业,也不是一停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设身处地站在企业角度主动作为,干好事、做实事,分类施策,引导和指导企业治理污染、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把存在的环境问题整改好,以精准有效的服务,帮助企业一边渡难关,一边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落实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行列。
与此同时,在制定差异化错峰应急生产方案时,市县两级相关部门,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首先制定《廊坊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并在媒体公开发表。尔后,把列入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大盘子的岩棉、玻璃棉和人造板行业作为当地工作重点,安排专家工作小组,深入企业一线,对每一家列入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的企业,都反复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严谨政策设计,针对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出台了《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补充说明》,确实做到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因情施策、因事施策,既保证企业利益,又保证了国省政策标准和要求扎实落实。
科技支撑、精研细定“差异化”方案
“塑料行业的非再生料生产能否纳入B类企业?”“A、B、C类企业停限产有什么具体标准?”
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专家回答有理有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良建议。
实际工作中,廊坊市坚持以开展“放管服”活动为抓手,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不仅对列入重点行业的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帮助企业制定治污规划、对积极率先达标治理企业实施奖补,对环保不达标的传统产业企业,积极引导和指导企业治理污染、解决问题,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落实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行列。与此同时,组织专家组至大城县、霸州市、文安县针对岩棉、玻璃棉、金属制造、家具制造、胶合板制造等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对企业能源类型、生产工艺、污染治理工艺和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形成第一手现场资料,有针对性制定《廊坊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廊坊市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绩效评价技术指南》和《廊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补充说明》,为我市重点行业开展差异化绩效评价建立指标体系,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近俩月,市大气办、市环保局、市工信局和专家组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4次去大城县玻璃棉、岩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企业能源类型、生产工艺、污染治理工艺,对企业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情况进行现场勘查。一方面会积极引导,解答企业疑问,消除他们的疑虑,一方面建议企业从长远考虑积极开展污染治理。
“除了实行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的重点行业外,对于日用玻璃、钢压延、涂料制造、木质家具制造、胶合板制造、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非重点行业,根据原辅材料或产品、生产工艺、废气收集、末端治理、末端排放、监测方式、环保管理等指标,将企业划分为A、B、C和D四类进行分类管控,根据分类等级实施差异化限停产措施。平板玻璃行业达到A类企业排放限值以下并利用在线监测实施监管的,企业秋冬季正常生产,否则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停产。”“一市一策”专家组专家说,他们在差异化错峰生产和应急管控方案推进中,主要从调研、座谈、探讨、编制、征求意见、修订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施策,联合作战,坚决防止“一刀切”
《廊坊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是根据国家部委和省相关要求,由生态环境部驻我市“一市一策”专家跟踪研究小组和PM2.5专家小组提供技术支持,由市工信局、市环保局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共同研究报市政府批准后下发的,其着眼差异化管控要求,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一企一策”,既保证不搞“一刀切”,又能为企业实现精准错峰提供依据。
按要求,我市的钢铁、建材(水泥不含粉末站、砖瓦、玻璃棉、岩棉、陶瓷、矿物棉、防水建筑材料、石膏板)、金属铸造(有色)、医药(农药)等四大行业涉及的所有涉气企业,在2018-2019年采暖季期间实行差异化错峰生产。市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起草了我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并以市大气办文件形式印发《关于印发〈廊坊市重点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廊气办〔2018〕186号)。我市指导意见具体明确了坚持民生优先、坚持质量导向、坚持错峰与应急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实施范围为钢铁、玻璃棉、岩棉、陶瓷、铸造、医药(农药)六个行业。同时,为促进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精细化管理,圆满完成我市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工作,市工信局会同市环保局起草了《关于摸排2018-2019年秋冬季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企业的紧急通知》,并以市大气办(廊气办〔2018〕189号)文件印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明确了我市2018-2019年秋冬季错峰生产涉及行业。通过企业初评(自评),县级政府审定,市级业务部门验收的方法进行差异化评价。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摸排差异化错峰生产企业106家。其中,按行业划分共四大类,分别为:建材行业49家,金属铸造企业48家,医药(农药)企业7家,钢铁企业2家。按绩效评价指标分共分三类,A类31家,B类66家,C类5家,停产企业4家。
之后,结合我市实际,市工信局会同市环保局制定了《廊坊市2018-2019年秋冬季工业企业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错峰生产工作基本原则、错峰生产时间、涉及行业和错峰生产措施。市级成立错峰生产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进秋冬季错峰生产工作。各县(市 、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是错峰生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内错峰生产组织落实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负责执法巡查和各项错峰生产措施监督落实工作……联合作战模式开启,坚决向各类污染问题“切一刀”。
“落实企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的政策标准和要求,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扯面广,且十分错综复杂的工作,关系社会公平、政府形象、治污大计,容不得敷衍应对。既要因地制宜、严谨设计、主动作为,补齐政策标准缺失上的短板,又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既要防止停限产‘一刀切’,又要防止由于放任失管,形成新形态的纵污‘一刀切’。用严厉方案,坚决向各类污染问题‘切一刀’!”市大气办相关负责人的表述,是对我市科学制定企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方案的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