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莫让环保‘一刀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文章。文章称,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笔者(人民日报文章笔者,下同))向采访过的企业问询,无一例外都为意见出台拍手叫好!个别地方平时不作为、临时乱作为,一到督察时就简单粗暴地对相关企业停工停业停产。笔者曾不止一次听到企业吐槽,能上的环保设备企业都上了,可是只要环保督察一来,就会遭遇突然停电停产,对于停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却没人过问,这种做法让企业缺乏生产经营的安全感。
本网记者近日在河北省一些水泥企业采访也听到了类似吐槽,由于水泥生产的特殊性,频繁开停不仅成本巨大,对于设备的损耗也不容忽视。从采暖期结束后基本上每个月也就开50%,很多时候刚点火,不到24小时就关,毫无规律可言。
听到这里,完全可以想象出,企业设备员对设备运行中忽开忽停、负荷忽高忽低大为发怵,看着都心痛,但却十分无奈。《人民日报》在文章中说,?“一刀切”还可能埋下一定的事故隐患。这一停一开可能“危机四伏”。这决不是什么夸张或是危言耸听,
国办发34号文件明确,在采暖地区的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采暖地区熟料产能,同时有效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锅炉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
在采暖期以外如遇严重污染天气,采取应急限产停产措施,企业理应积极响应。这些都应是有预警的,企业完全可从容应对,且也不频繁。如企业整天处在生产不可掌控之中,企业确实缺乏生产经营的安全感。
近日,工信部下发《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科学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并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加强错峰生产督导检查,严防错峰生产“一刀切”和扩大范围情况的发生。
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应该深入水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所思所想,科学制定限产停产措施,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实施差别化管理,激厉企业改造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而不是动辄下个限停产红头通知完事,让企业无所适从,十分被动。
在近国务院下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做到明确落实各方责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如何落实各方责任,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对庸政懒政怠政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放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要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
企业期盼科学安排打赢蓝天保卫战指标进度,防止脱离实际层层加码。加强错峰生产督导检查,严防错峰生产“一刀切”和扩大范围情况的发生。这样也将有助于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参与蓝天保卫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