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让很多人为之担心为之焦虑。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表明了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回落正是经济规律的一种表现,也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正常反应。
的确,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增速放缓的同时,我们还清晰地看到一些变化,比如,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在提高,结构优化调整的步子越来越稳当,转型升级走向越来越好,这些都是伴随着增速放缓而发生的新的积极变化。
建材行业形势也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下同步出现波动,这些变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行业媒体也对此做了不少报道,本报已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保持定力、化解过剩、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今天,我们关注的主题是行业结构如何优化。
今年以来,对建材行业的发展,有几个比较共同的观点:新常态,平台期,优化转型,国际产能合作,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其实,这些内容,都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个概念紧密相关。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是当前建材行业面对新常态而进行的积极的顺应时势的主动之举,也是遵行客观规律的理性选择。
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政策背景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计划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即中国版工业4.0,是中国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差距”的“三个10年”战略中的第一步,其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云联网+传统工业的融合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的制高点,并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不同于之前的产业规划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建设制造强国而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
还有,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和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相比,呈现出经济增速减慢、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厘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向何处去?
新常态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哪些变化?专家指出,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出口总量减慢,出口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已经绝对过剩,房地产、汽车等也出现了区域性和结构性的过剩。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作用将更加凸显,教育、医疗、养老、旅游休闲、文化等领域未来发展速度将明显提高。这意味着,从产业发展与结构角度看,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逐步加大,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利润下滑等因素逐步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也促进了产业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这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产业保障与技术条件。
优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优化是为了更加优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是辩证的扬弃,有选择的取舍,理性的安排。
优化是一个过程,不断进步创新的过程。兼收并蓄的过程,改进创新的过程,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缓慢的过程。学习借鉴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
优化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持续的,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内外结合的,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
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化的,可以是单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积极能动选择,也可以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顺势而为。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平台期内,在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结构优化调整就成为必然,而且显得非常迫切,这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一种选择。而现实中,我们早已经开始了这样的产业结构优化实践。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积极的作为,而在企业里面体现的更加充分,不少企业都在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产业结构优化是行业应然之举
回顾500年前的情景,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建材的变化有多大。“在公元1500年,有几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10万,多数建材使用泥土、木材和稻草;只要有三层楼的建筑,就已经算是座摩天大楼。”这是尤瓦尔赫拉利所着《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的一段与建材有关的描述。
回过神来看看今天,无处不在的建材已然是天翻地覆的了,建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无时无处不在。
在我国,建材行业早已是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目前,我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建材工业无论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产量还是国民人均建材产品消费量都是世界上最多的。
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的数据,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6.4%左右。由此可见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Page] 2012年以来,全国建材行业的形势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建材行业增长减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材传统产业严重过剩。还有,外部环境方面,面对日益提高的节能减排要求,以及整个工业制造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的严峻形势,客观上已要求建材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可以说,2012年是建材工业发展历程转折节点,随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建材工业就已经从以往的高速增长进入平缓增长期。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快速滑落的主要内在原因是严重依赖投资驱动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占65%以上,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占65%以上,偏重的投资结构加剧了建材工业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
而如今,经济新常态倒逼建材行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也要求建材传统产业应对需求不振,实现优化转型升级,同时,把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来抓。
面对新常态,建材产业优化还要走绿色循环经济之路,否则就没有出路。所以,节能、节省资源,以水泥、玻璃、陶瓷和墙体材料等工业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排放为目标来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材新兴产业和绿色建材产业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业内专家们认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的数量扩张模式不可延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适度增长、低消耗、低排放或零排放、有质量效益的发展是唯一可选择发展道路。
从建材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2010年以前是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阶段;2011~2020年,建材工业要进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新阶段。“十二五”是这个阶段的上半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十三五”在这个阶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因此,从“十三五”起,我国建材工业应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以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谋划行业的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提升我国建材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乃至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保持在GDP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当下,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落,市场对传统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平台期,调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是建材行业面临的选择。
面向未来,建材行业要继续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和创新驱动这条主线。要深入研究建材工业规模和产量如何变化及能否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化解,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升级,关联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如何突破,如何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关键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保障我国建材行业沿着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前进。
产业结构优化有国际经验参考
产业结构优化在国际上早已有经验和实践,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借鉴。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美国: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有所加强,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重点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他们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采取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结合且注重实效的研发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敢冒风险的企业文化、重视教育与不惜一切招揽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扶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
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M2000计划,其关键领域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制品、精密制造系统等。集中发展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电子业,目前电子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又适时拟定了“二十一世纪工业计划”,计划将新加坡发展成为知识主导型工业的全球中枢。
其他国家:发达国家通过跨国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此外,对非股权参与的外包进行跨国布局。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以此来实现转型优化。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高端化。二是产业过程信息化。三是产业技术高科化。四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虽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独特性,但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建材产业来说,也有着同样重要的借鉴价值。
产业结构优化也符合现实逻辑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突出特征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而新常态中增长速度的回落是表面特征,而本质特征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消费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工业发展由传统产业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主导转变。
这完全符合国际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也符合现实价值和逻辑取向。
大势所趋,行业所为。就建材行业来讲,也是要顺应时势,抓住关系未来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重大性问题,努力去调整和完善,把这些问题作为产业优化的着力点。
对此,业内有学者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传统产业优化转型。当前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局性问题,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低迷、效益下滑。水泥生产的新型干法工艺和平板玻璃生产的浮法工艺比重都已经超过了90%,但是节能减排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传统产业亟待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发展建材加工制品业。新兴城镇化、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建材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和环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新兴城镇化建设需要发展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途径在于走建筑工业化道路,走建筑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要求建材加工制品业做支撑。因此,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调整好产业发展的方向,由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制品生产为主转变将成为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基调。
[Page] 发展绿色建材产业。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能源的约束、节能环保、人居环境改善要求建材产业走好绿色发展道路。近年来,业内不少企业已经有所作为。经过全行业的努力,利用水泥协同资源化处置废弃物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到目前,全国已经有一些大型集团走在了前列,比如中国建材、金隅集团、海螺、华新等,都有很好的技术积累。
培育建材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材料对现代工业、交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通讯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加强,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建材行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仍然比较落后。所以,建材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亟待在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推进国际化进程。当前,我国建材行业主要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一些主要指标应该说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建材产业的目标和追求是,能够实现真正“走出去”的发展蓝图,走出中国,到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与世界顶级建材企业在市场、技术、信息、管理、品牌、服务等领域做到同台竞争,提高话语权,增强竞争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正好为建材行业成功“走出去”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建材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这方面,建材相对于其他行业如冶金、化工、有色等相对落后一些。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建材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建材工业新的发展方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技术、设计、信息、管理、咨询等高档服务业将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尽管建材行业生产增速回落,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总体表现为稳中下行趋势明显,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行业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但与此同时,建材新兴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建材低耗能加工制品产业比重在今年首次超过50%。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遏制新增产能和经济效益下滑,是行业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建材行业一直在努力。有企业已做出好的榜样,可以供大家学习。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是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的领军企业,是快速成长壮大的央企典范。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重建产业价值链,将以资源能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建材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有效融合,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样本。
宋志平董事长回顾企业成长的历史时说,创新往往是困难倒逼的结果。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做出新的选择。所以,我们首先在战略上进行了“五次创新”:生根大行业,从以普通装饰材料为主业的企业转变为综合性的建材产业集团;以联合重组方式进行水泥业务的拓展;采用双重上市的方式,把A股上市公司和有效益、有利润的资产打包在香港上市;提出做水泥生产商、钢材物流商和木材进口商的“大建材”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的“三新”产业。
在正确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的快速成长,还得益于这四大创新:通过机制创新解决活力和持续发展动力问题,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竞争力问题,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解决发展规模问题,通过管理创新解决效益和成本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过去10多年,中国建材集团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双增长100倍,从一家“草根央企”迅速跃居世界500强,稳居全球第二大建材企业,被誉为“充分竞争领域快速成长的企业典范”。同时带动我国水泥产业的集中度从2008年的16%升至现在的60%,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目前集团所属1153家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85%,被列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试点企业。
此外,中国建材还在检测认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生态化产业服务、新型建材产品服务等领域探索转型的路径和模式,推进行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价值。他们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制造服务型、社会责任型的“四型企业”,解决增长动力、发展方式、转型方向、价值追求四个问题。这些,都是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建材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又是主要产业与国际领先对标开始超越的起步阶段,也是决定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是赶超世界领先水平夯实基础的时期。
正如《人民日报》发表的《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一文中说,必须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需要不断往前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
既要加大力度促进稳步增长,又要坚定不移地优化产业结构,这是当前建材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综合目标。
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最根本的是抓好改革。思想观念不改变,思维方式不调整,体制机制不创新,动力找不到,资源配置方式和经营模式不改革,优化转型就没有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李克强总理近日强调,要看到,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
这些宏观经济发展的总需要,还有国际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以及建材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律,都对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建材行业在新一轮的发展变化中,只有顺应内外部时势的变化,采取主动调整的积极举措,才能够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实现建材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是当前建材行业发展顺应时势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