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5-01-06 14:26:24

在“两省五市”设立碳交易试点,可通过实际运行的市场交易发现已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酝酿,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道路如何,值得思考。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公布的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数据,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达到7.2吨,首次超越欧盟,引人关注。并且,在2014年11月中美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声明中,中国做出承诺,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如何应对与日俱增的减排压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减排形势,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为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为落实“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国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将在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展交易。国家发改委所选择的试点省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到中部地区,覆盖国土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62亿,GDP合计15.5万亿元,能源消费8.87亿吨标准煤,试点单位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决定表明,中国政府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在“两省五市”设立碳交易试点,可通过实际运行的市场交易发现已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酝酿,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道路如何,值得思考。

  二、碳交易试点发展现状

  1.碳交易试点建设情况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现阶段实现低成本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其重要作用已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中国“两省五市”碳交易区域试点工作正式开始。时隔一年,重庆碳交易所开市,标志着“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全部上线交易,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总量达到12亿吨,控排企业2000余家,市场规模预估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成为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碳交易试点工作得到各试点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机制设计方面,试点省市出台地方法规,使碳排放权交易有法可依,加强了交易的约束性;在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的选择方面,试点省市根据自身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确定交易主体并设计相应配额标准,如北京碳排放配额(BEA)、天津碳排放配额(TJEA);在创新业务开拓方面,试点省市表现突出,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纽约—泛欧证券交易集团旗下BlueNext交易所发起建立中国第一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旨在为即将迅速壮大的中国碳市场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碳信用额,并通过鼓励对农村经济的投资来达到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目标。(如表1所示)

  2.碳交易试点交易情况

  自启动交易开始,“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运行良好,交易量和交易额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从交易额来看,截止到2014年11月13日,湖北省交易额达到1.42亿元,位居各试点省市之首;深圳市交易额达到1.15亿元,位居第二位;广东省交易额为0.62亿元,位居第三;北京市交易额为0.6亿元;上海市交易额为0.5亿元;天津市交易额为0.2亿元;重庆市由于开市时间短,交易额较少,仅为446万元。

  从交易量来看,截止到2014年11月13日,湖北省交易量达到799万吨,位居各试点之首;深圳交易量为169万吨,位居第二;上海交易量为132万吨,位居第三;广东交易量为112万吨;北京市为100.3万吨;天津市为100万吨;重庆碳交易启动时间较晚,只完成启动首日的交易量14.5万吨,至11月13日再无交易。(如图1所示)

  三、碳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

  碳排放交易制度不仅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环境公共治理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国碳交易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现有试点省市运行情况来看,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交易规则不一致,推广难度较大。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同时,东部、中部、西部的改革进程差异大,金融资源不平衡。基于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现阶段多区域碳交易市场并行可以适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差异化的减排目标和成本,进而提高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但是“两省五市”各自同时开展区域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政策、技术相互独立,必然会出现交易规则上的不一致,这将给未来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工作增加难度。

  其次,交易日比例较低,交易不连续。截止到2014年11月13日,“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为4.54亿元,交易量为1.43亿吨。相较于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中国碳交易量较小并且企业的履约率较低。另外,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存在断断续续的情况,交易之间间隔时间较长,重庆市甚至出现首笔交易之后再无交易的情况。根据各试点省市启动交易之日至2014年11月13日的数据统计,交易日比例最高的试点省市为深圳,达到69.86%;其次为湖北,交易日比例为66.67%;北京、上海、广东的交易日比例均低于50%;重庆交易日比例最低,为0.68%。(如表2所示)

  第三,企业按期履约率低,市场活跃度较差。由于试点省市启动时间较短,配额企业首次履约,加之各试点设计的惩罚力度较低,对企业的约束能力较差,因此,目前试点省市普遍存在企业履约率低、市场活跃度差的问题。根据已有信息统计,深圳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按期履约的试点单位,其他几个试点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期履约。

  四、政策性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年9月公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碳交易市场。预计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计划将在2020年之前建立,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会吸收试点区域的经验。“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政治经济影响超过了所覆盖的地理范围。

  对今后的碳交易工作,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充分调研碳交易试点省市发展状况,为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积累经验。国家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力物力,对试点省市的碳交易状况进行全面考察、科学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积极开发碳金融业务。目前试点省市配额企业积极性差,主要是由于企业履约所承担的成本较高,市场活跃性差。因此,试点省市应积极开发碳金融业务。专业化的碳金融产品可以提高碳资产的价值,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碳配额交易的履约成本、激活碳交易二级市场的活跃性。

  第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碳交易的约束力。虽然试点省市已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保障碳交易的进行,但其约束能力较弱,并且不具有全国统一性。因此,未来国家层面应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纲领、相关部门法规为主体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碳交易制度的纯粹性,避免该制度被其他强势政策覆盖,推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推动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比较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交易日志可查询、交易项目可公示,公众可以随时监督配额企业的履约情况。因此,中国试点省市应逐步做到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设计相关机制吸引公众参与到碳交易的监督工作中来。信息的公开、公众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社会节能减排意识,进而推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On October 24, the "2024 China Cement Double Carbon Conference and the 12th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xchang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Wuhu, Anhui Province. Gao Dengbang, President of China Cement Association, Zhu Shengli, General Manager of Anhui Conch Group Co., Ltd., Lv Zhijian, President of Xinjiang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Association, Ma Weiping, Chairman of OCC, Jiang Dehong,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Engineer of Tianshan Materials Co., Ltd., Li Jian,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an Yueming, Professor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ge Wenda, Chairman of Leishan Cement Co., Ltd., Century Xinfeng, Hubei, Yan Haochun, Technical Director of China National Inspection and Testing Holding Group and General Manager of Cer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enter.

2024-10-24 16:55:38

Shandong Province issued the Action Plan for Upgrading the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2024-2026),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green, low-carb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The action plan focuses on the cement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tasks of stable growth, structural adjust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green manufacturing and safety improvement.

2024-07-01 17:05:09

通过深入推进熟料综合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双控”,实现供需平衡和有效减碳,既能促进节能减排,为地方政府的产业升级提供能耗指标“空间”,又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为水泥行业真正去产能,还可为下一步的水泥行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和“碳排放双控”工作打好基础。

2023-07-03 09:56:20

5月15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新华在北京会见了全球水泥与混凝土协会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古洛特,双方就推进全球水泥行业碳减排工作、促进水泥行业低碳环保转型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3-05-19 10:10:29

4月19日,河北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4-20 11:55:24

2月7日,《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3-02-08 09:35:22

加快产品提档升级、工艺技术创新、固废资源利用……

2023-01-27 17:54:13

水泥行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引导行业深化低碳、减排治污工作,推动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动水泥工业如期实现碳达峰。

2022-11-17 11:51:32

成立50余年来,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围绕一体化、差异化、低碳化、国际化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2022-09-02 10:12:11

2021年,新一轮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幕正逐步拉开,“3060”目标也如同一根具有非凡力量的“指挥棒”,正在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热情,并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巨大动力。

2022-01-04 09:24:43

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显示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在此形势下,水泥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021-07-12 09:16:39

近日,华新水泥发布了《2020年华新水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小编将陆续为大家介绍该报告的相关内容。

2021-03-30 10:06:46

1月21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落实《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座谈动员会。

2021-01-21 18:10:35

若湖南年需求量下降1000万吨至2000万吨,协同难度将大幅增加。

2020-10-09 16:43:17

“十三五”是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转折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期。

2017-06-06 14:02:54

3月25日,以“紧盯新标杆 塑造新业态”为主题的2017中国水泥网年会暨百强榜TOP100颁奖典礼在杭州金马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2017-03-25 23:27:09

初春的北京,依然是春寒料峭。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今年水泥行业走势如何,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带着上述问题,围绕今年的行业形势与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

2017-03-07 10:42:05

随着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市场渐行渐近,交易体系的构建进入冲刺期,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记者了解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和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等系列法规政策出台在即,碳配额分配工作也已经开始,下一步将启动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和开展第三方核查机构评估。

2016-11-03 10:14:31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把碳排放权交易、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政策纲领性文件。

2016-10-20 12:43:00

中国水泥网于9月22-23日成功举办了“2016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处副处长王庶在会上就我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2016-10-15 09:59:41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联合发布《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提出我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2016-03-14 15:01:05

水泥行业是湖南省重点传统产业之一,得益于水泥工业技术进步迅速及需求旺盛,近十年来全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以来,全国水泥工业增速明显回落,经济效益大幅下降,面临近年来最为严峻的困难局面。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材料工业处。就当前湖南水泥行业运行情况及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2015-12-28 11:28:19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选择上,英国十分青睐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仅在2002年至2006年试行世界首个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后还充分利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促进减排。

2015-11-05 09:41:55

10月5日电河北承德位于京津上风上水,是京津冀生态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底开始,承德与北京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市场化的区域间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在推动建设林业碳汇项目的同时,承德市今年还启动了重点行业纳入跨区域碳交易体系工作。目前有6家水泥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已有4家完成年度碳排放目标履约工作。

2015-10-06 09:53:17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5-09-22 09:25:35

今天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市场集中度低,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延伸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2015-09-02 13:22:30

7月,是湖北省碳交易第一个履约期。履约工作是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综合检验,直接影响到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工作的成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年度的碳排放履约工作。

2015-08-25 09:07:26

距离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的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越来越近。北京作为全国7 个试点之一,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从无到有构筑起的北京碳市场生态,即将走到前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2015-08-17 09:41:35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下行,水泥产能过剩加剧,产品需求萎缩,市场价格低迷,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如何应对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修正市场经营策略,以稳定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有利行业转型升级为己任,是需求我们企业家去理性的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的。企业家的理性在于对不确定的环境中表现出对市场变化趋势的正确解读。理性的企业家会从全局制胜的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思考,很好地运用机会成本,创造预期收益。

2015-05-28 09:25:18

2015年5月15日,中国水泥协会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简称:水泥碳专委)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水泥协会政策研究室范永斌主任被选为首届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2015-05-19 09:17:56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着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015-05-06 14:38:06

在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每个行业都将呈现各自的新的发展形态。对于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行业来说,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新常态是什么,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是什么以及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

2015-04-22 09:25:33

记者获悉,近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向媒体透露: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这被业界视为高达1000亿元新市场的开启。记者了解到,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

2015-04-20 13:50:34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所早已成立,但并未形成活跃市场。为减少碳排放、鼓励新能源,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提案中建议针对新能源家庭用户建立“绿碳银行”来活跃碳交易。

2015-03-10 09:37:32

在中国碳市场试点运行初期,很多企业和公司有很多的问题,有专业性的,有管理方面的。各机构也都在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有助于碳市场的从业者更多的了解市场,熟悉市场,让市场发挥良好的作用。

2015-02-13 11:30:36

明年底,全国将形成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记者10日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安徽目前也在积极谋划碳排放权交易的“安徽路径”:电力水泥等行业或率先纳入碳交易市场。

2015-02-11 09:40:24

“十三五”将继续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控制目标,并且在强度上要提高要求,同时研究并逐步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强度和总量“双控”。把碳排放、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

2015-02-04 11:47:13

近期,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由于我国在出席利马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所以因为这个可能下一步还要推动更高层次的立法,由国务院条例或者人大立法。

2015-02-04 10:21:31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5-02-02 09:50:18

在“两省五市”设立碳交易试点,可通过实际运行的市场交易发现已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酝酿,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道路如何,值得思考。

2015-01-06 14:26:24

2014年转眼过去。这一年里,我们延续着2013年的良好开局,也遭遇了市场持续走低的困境,但总体来说,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圆满的收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今年11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696亿元,同比增长5.49%,全年利润总额有望超过2013年,实现历史高位。

2014-12-31 11:06:18

在七个地方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一年半后,适用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国家碳交易管理办法终于出台。根据落款为12月10日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为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家发改委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2014-12-24 16:57:43

中央已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这本次国家发改委在此时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既符合了中央改革小组的时间要求,也呼应着利马气候变化会议上中方展现的决心和行动。

2014-12-17 17:16:45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委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2014-12-14 08:47:46

中国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当前割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将形成统一的体系。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透露,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

2014-12-05 07:51:21

目前,全国碳市场机制顶层设计和建设正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领导下开展,涉及全国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减排总量目标和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法、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登记簿系统、交易平台、碳金融、特殊企业参与碳交易等方面;同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正在制定之中,将为建立全国碳市场奠定基础。

2014-11-25 10:04:57

2014年10月31日乔龙德在2014年全国建材行业协会系统工作会议暨联合会会长全体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提出,作为建材工业发展中的行业协会组织和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直面深化改革的挑战,坚持正确定位,坚守生存本源,紧紧围绕行业发展,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实力。

2014-11-03 09:59:14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就此,媒体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2014-09-20 09:45:51

水泥等建材行业在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化解过剩等诸多压力下,致力转型升级、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在此情形下,产业链延伸、绿色发展成了行业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可行方式之一,许多水泥企业将目光转向混凝土和砂石骨料产业。

2014-08-12 14:13:52

2014年9月25日,“2014第二届中国水泥发展论坛”将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论坛以“高品质 高性能 绿色建材”为主题,特邀行业领导,产业专家与水泥及上下游行业代表共聚一堂,主要交流水泥、混凝土、砂石骨料行业的绿色生产经验,探讨水泥行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的空间,分析最新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技术特点,共同推进建材行业的低碳发展大业!

2014-08-11 13:42:47

This week, the pace of downstream resumption of work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 is still relatively slow, coupled with the unstable support of the cost side,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declined steadily. From February 17 to February 21,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00.27 points, down 1.76% annually and 19.2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