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顾:2014年水泥行业十大事件

2015-02-02 09:50:18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并购

  焦点事件:拉法基豪瑞宣布合并

  4月7日,全球前两大水泥生产商--法国Lafarge与瑞士Holcim公布合并协议条款。此项合并将缔造一家合计营收达320亿欧元(440亿美元)的世界水泥行业巨擘。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将由Wolfgang Reitzle担任,Lafarge现任执行长BrunoLafont将担任新公司执行长。截至目前,拉法基豪瑞合并案已经通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审查。

  核心评述:拉法基豪瑞宣布合并,对于世界水泥格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对于国内水泥行业而言,拉法基豪瑞的合并,一方面给国内企业进军海外市场购进优质资产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时代潮流。

  在国内,水泥工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虽然产业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但发展质量却并不算高,在产能过剩的同时,能耗、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均参差不齐。

  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房地产投资的低迷态势延续整年,水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利用兼并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必然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水泥行业内发生兼并重组案约20起,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一向对并购采取谨慎态度的海螺成为参与并购次数最多的企业。另外,以台泥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利用并购渠道,大举进军内地水泥市场也同样引起了业内不小震动。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以海螺为代表的一批集团企业掀起并购热潮并非空穴来风。在经济大环境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给产能过剩中的水泥行业带来了不小压力,企业急切需要通过产业整合,缩减成本提升市场控制力。而在市场需求方面,“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预示着沿途基建的提速,将拉动中西部及长江流域各省市水泥需求,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落实。另外,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兼并重组后,市场、技术、资本等资源的整合也将对提升盈利能力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

  因此,无论从企业自身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考虑还是从行业的发展角度考虑,兼并重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水泥行业的主旋律之一,对于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附:2014年那些兼并的事儿

兼并重组 [Page]

  关键词:水泥指数

  焦点事件:中国水泥价格指数发布

  2014年4月,由国家工信部、中国水泥网联合发布的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就象一股春风吹进了水泥行业,帮助企业快速判断水泥市场动向,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经过大半年的运行,水泥指数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已被诸多行业研究、资信评级机构、财经媒体等引用,水泥/混凝土行业资深专家刘效锋对此高度评价:“水泥价格指数是突破性创新!”

  核心评述: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和长江流域水泥价格指数(YRCPI)等区域性价格指数是行业内第一次推出水泥指数,具有其独特的属性。即:可结合其他数据信息,预测行业的利润水平、预测主要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预计水泥制品行业相关产品的价格走势。正是基于多方综合优势,水泥价格指数一发布便引起行业震动,获得了众多业内资深专家、领导的肯定,当之无愧成为水泥市场行情风向标。如今已被最大的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资讯所收录,并被许多证券分析报告所引用。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水泥价格指数的推出将为企业市场决策提供重要帮助。众所周知,水泥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但又是一种短腿产品,价格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仅依据各省会城市的水泥出厂价来研究各区域及全国的市场行情走势,难免以偏概全。在水泥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将更加难以单凭以往经验和模式做出决策,通过详实的数据进行分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水泥价格指数的发布不但可以指导水泥企业生产、运营、销售、及物流等资源调配;引导水泥行业战略并购及产业资本的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本对水泥行业的评估与投入,而且由水泥价格指数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行业相关指数,并可以产生对应的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另外水泥价格指数也是中国水泥行业与国际水泥行业接轨的重要一步。

  据悉,后期中国水泥网还将推出水泥行业景气指数、预警指数,这些都有助于业内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更前瞻性地观察和了解水泥行业运行情况。

  关键词:国企改革

  焦点事件:国企改革提上日程引发行业兼并重组猜想

  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试点企业名单。中国建材集团成为了首批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被列为国资委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企业。

  核心评述:从2015年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国企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被列入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重点内容。这也意味着2015年将进入国企改革实施阶段,特别是酝酿两年之久的国企改革方案将在2015年出台,国企改革由此进入“落实年”,由国资委监管的112户央企可能会重组为30到50户左右。

  紧随中国建材之后,北京建材的龙头企业金隅集团也有可能被纳入北京市国企改革方案中的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虽然金隅集团属于建材企业,但在这几年改革发展过程中,已逐步演变为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和新材料提供商,尤其是它在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储备和二级房地产开发项目,让其在新一轮国资改革中,有望继续成为改革先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在水泥行业,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都是国企,国企改革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红利。就在12月份,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双双停牌。复牌后,海螺公告称,海螺集团拟通过改革持股方式,将安徽省投资集团持有的海螺集团公司51%股权转换为直接持有海螺水泥、海螺型材的股份。这意味着海螺集团整体上市的启动,海螺系国资改革正式开启。

  不得不提的是,早在2014年2月海螺就已经通过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同为国有企业的冀东水泥股份至18.55%,另外中国建材更是3亿真金白银认购,成为同力水泥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0.11%。

  未来,水泥行业内国企改革步伐将加快,有利于推动行业兼并重组进程,也有助于行业消化过剩产能。展望2015年,水泥行业国企改革将步入实质性落实年,行业大并购可能一触即发,值得业内期待。[Page]

  关键词:错峰生产

  焦点事件:新疆今冬全面实行水泥熟料错峰生产

  2014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境保护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环境保护局联合印发《关于实行水泥错峰生产有关要求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水泥熟料生产和采暖期错峰进行。所有生产水泥熟料的企业(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企业除外),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全部停窑,停止熟料煅烧。

  核心评述:新疆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水泥最后的“乐土”,但是仅仅数年时间,这一“乐土”变告沦陷,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水泥工业发展,企业亏损严重,成为去年国内水泥行业效益最差的地区之一。此番错峰限产得到了当地工信部和环保局的支持,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冬季大气污染,化解当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新疆公布错峰限产措施之后,各地也纷纷效法。2014年12月1日2015年4月1日,东北三省实行水泥错峰生产,10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统一停窑。12月27日,泛华北地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会议在济南举行,通过《泛华北地区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自律公约》,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将于2015年1月中旬停窑至3月中旬(山东、唐山市和晋东南地区停窑至2月底)。陕西关中地区水泥企业也将于2015年1月1日至3月15日实施有计划的错峰生产,至此错峰生产几乎覆盖了整个北方地区。

  对行业来说,错峰生产主要解决了何时生产对国家、环境、行业和企业更为有利的问题,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和组织调度。此次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涉及15个省市自治区,742条生产线,按冬季采暖期平均停窑3个月估算,将至少减少1.8亿吨水泥熟料的生产和冬储,减少煤耗2800万吨,减少CO2排放1.56亿吨、SO2排放5400吨、氮氧化物排放19.98万吨,企业将减少熟料冬储管理成本29亿元。正如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所言“错峰生产是由行业协会发起的行业自律行为,是水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关键词:协同处置

  焦点事件: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建言献策

  10月30日下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委员们认为,在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垃圾围城”日趋严重、污染治理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好事,对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促进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委员们同时建议,要高度重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关键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地。

  核心评述: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2.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7l亿吨,但由于我国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物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通过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协同资源化处理,可以提高我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有利于化解我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的难题,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我国一些水泥企业已经开展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的实践,同时进行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垃圾焚烧飞灰的探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过去十几年间,中国水泥行业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工艺方面的探索已经日臻成熟完善,尤其是在过去的这一年,白龙港项目立项、石门海螺、尧柏水泥、华润水泥、华新水泥、中国建材、中国中材、台泥等多家水泥集团企业垃圾处理项目签约或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建设迎来了井喷式发展的一年。

  然而,正如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所言,虽然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格的要求相比,利用水泥工业“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和危险废物的开展仍是“杯水车薪”,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尚存在巨大差距,发展速度缓慢。因此,若要真正在全行业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还需要从政策导向、法律和财政支持、以及装备研发等多方面入手。

  目前来看,国家已经充分肯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在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和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意义,相关配套技术规范也陆续出台。另外,2014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年版)》中,也将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成套装备列在推广类中固体废物处理10项装备第二项,无疑将对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水泥工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水泥窑协同处置无疑将是未来行业推广的重点,也必将让行业焕发出新的面貌。[Page]

  关键词:“一带一路”

  焦点事件:“一带一路”规划上报国务院 掀起基建狂潮

  2014年10月上旬,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牵头编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后续还将出台专项规划。据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核心评述:2014年年初以来,以房地产投资走弱为代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另外,从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全年GDP增速已经降至7.4%,创下24年以来新低,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国内水泥、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中西部地区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东西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被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虽然从本质上讲,“一带一路”与真实的马歇尔计划存在根本的差别,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资本输出大背景下,具有资本优势和产业优势的中国,将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不但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化解产能过剩难题,更能以此为契机,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力度,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近两年,产能过剩给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让水泥企业找到了走出去的方向,还将会缓解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并加速国内大型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

  关键词:审批权下放

  焦点事件:水泥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10月31日,国务院下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国发〔2014〕53 号)。其中,水泥建设项目调整为“目录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即实行备案管理。

  核心评述: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里,水泥项目属于由省级政府核准。从2013年本到2014年本,时间跨度不足11个月,侧面可见中央改革力度之深和之快。但是,审批权的下放,并非意味着为新建水泥项目开了口子。在2014年本中,有明确要求:监管重心要与核准、备案权限同步下移,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项目,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要求相应调整为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项目。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产能过剩的遏制依旧保持了高强度,审批权的下放的作用在于简化了水泥立项流程,明确了地方政府职责,并非意味着项目建设的无序推进。从水泥投资建设项目从核准到备案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方面正在不断努力。

  关键词:走出去

  焦点事件:南加海螺一期项目投产

  11月18日,南加海螺一期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仪式举行,标志着南加海螺的建成投产,国内水泥巨头海螺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首个实体建设项目在海外正式转入试运营阶段。

  核心评述: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指导以及水泥行业在国内由于产能过剩被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中国水泥企业选择向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除了水泥产品出口和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外,从2009年开始,冀东水泥、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国内大型水泥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正式拉开了海外投资建厂试水的帷幕。2014年里,海外投资已经初见成效。在塔吉克斯坦,华新水泥已成为当地水泥第一品牌。海螺在印尼项目的开花结果也进一步代表了当下水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快速推进。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国内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我国的水泥企业在海外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并不十分充足,面临着多重严重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外政府的政治阻力,致使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或并购面临一些限制措施;二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不安,政策稳定性和延续性差,投资合作面临不确定性,安全风险加大;三是,当前世界经济呈缓慢增长趋势,我国水泥企业在海外投资成本较高,面临投资回报风险增加问题;四是,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需要考虑当地的金融环境,包括汇率政策、利率政策、总体货币政策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其汇率并不稳定,这将直接导致投资企业直接受损;五是,由于对当地文化、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理解存在误差,造成企业运营和市场销售方面的被动或损失;六是,国内政府引导和扶持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于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使“走出去”存在重重障碍。

  中国水泥企业欲想在海外市场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在当地开展稳定的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理想的利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Page]

  关键词:碳交易

  焦点事件: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碳交易迎来新契机

  11月12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声明》中,中国宣示气候减排目标:计划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因此,中央和国务院明确要求:要建立一种倒逼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核心评述:《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时隔一个月不到,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国家层面上的碳市场建设政策。此前,中央已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这份年底发布的管理办法既符合了中央改革小组的时间要求,也呼应着利马气候变化会议上中方展现的决心和行动。

  事实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国碳排放市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据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石玉东介绍,2014年前10月,全国7大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经累计完成二氧化碳交易1375万吨,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随着未来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我国碳交易潜力将十分巨大。

  从行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降低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水泥行业将首当其冲,低碳经济也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部分水泥企业已经加入到碳排放交易当中。据葛洲坝水泥的消息,该旗下8家窑线企业已经列入湖北省首批碳排放配额管理企业当中。到2014年11月24日,葛洲坝水泥全面完成2015年碳排放监测计划,并提交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湖北省发改委。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推动水泥工业低碳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水泥工业大幅度节能减排,实现水泥工业先进、绿色制造,是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32.5复合水泥

  焦点事件: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被取消

  12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关于批准发布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公告。修改单主要内容是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核心评述:上述标准的公布,终于为业内关于是否取消32.5复合水泥的争议做出了定论。

  从有关统计来看,目前国内大量低标水泥存在,一方面,使得同等数量熟料产能因高掺杂比形成了更大规模水泥产能,加剧了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小粉磨站更是通过高掺杂比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借此抢占市场份额,扰乱行业竞争环境。而与此同时,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提升建筑物质量和使用寿命之后,也对水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取消32.5复合水泥对于水泥及建筑行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促使一批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稳定行业竞争秩序,推动整个水泥工业的产业升级和合理化发展,更能通过更高性能水泥的应用,提升混凝土性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建筑寿命普遍偏低的现状。

  当然,同样需要看到的是,新标准的落实仍然存在一些阻力,多年来形成的使用习惯也并非简单替换就能改变,在新标准的落实和监督,建筑施工的规划和技术跟进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同步推进。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4,风起云涌。兼并重组、协同处置、国企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泥行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015-02-02 09:50:18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