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业内评为进展滞缓、难有突破的碳交易即将迎来新动作。在19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透露,我国正在积极考虑进行碳排放立法,即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创建更成熟的条件。对于此前业界发出全国碳交易市场能否如期启动的疑问,解振华也明确,我国正争取2017年开始启动全国碳市场,兑现2014年所说三年内启动的诺言。
解振华表示,目前,我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全部实现了上线交易。但不可否认,在不少业内专家眼中,目前各地碳市场建设、完善的进度还是不如预期,尤其是去年声势浩大的“碳交易元年”结束后,相对不够活跃的碳市场让人略感担忧。
以北京、河北的跨区域碳交易为例,有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两地逐渐成交的多笔林业碳汇交易仍不是真正的碳排放配额交易,而只有将河北、北京纳入同一配额圈,实现场内配额交易,跨区域碳交易才能算是真正的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地进展缓慢的背后,其实河北的企业甚至政府开展跨区域交易的积极性并没有想象中高。
究其原因,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蓝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于跨区域交易,国家并没有制定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出台针对区域的阶段碳排放总量目标和各城市配额分配比例,不少河北的企业都先入为主地认为,参与碳交易就意味着要多付出一些额外的成本。“看不到未来的市场前景,企业当然就没有动力主动参与了。”蓝虹表示。有关注京冀碳交易的河北企业负责人还透露,由于企业对于配额的分配有自己的想法,各家都希望自己分到的多一些,在市场上花钱购买的少一些,因此配额分配方案确定十分困难。
不过,对此解振华表示,目前碳交易试点工作的重点就是要通过试点探索建立碳市场机制,解决如何确定总量、配额如何分配、交易之前如何核查交易量和排放量等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历史排放核查指南》等文件,以及交易过程中核查的方案方法就是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