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新活法

2015-03-16 11:09:14

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带领下,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水泥大王。面对新常态下的水泥行业发展,宋志平有了新的思考。从本期起,企业观察报将分三期推出对他的系列访谈,以供读者参考。

  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带领下,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水泥大王。面对新常态下的水泥行业发展,宋志平有了新的思考。从本期起,企业观察报将分三期推出对他的系列访谈,以供读者参考。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新活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成共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解读,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还预示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水泥行业目前面临着系列挑战。新常态下水泥行业面临怎样的境遇?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老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增速放缓、水泥需求下降的新问题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选择又如何?

  对此,曾经为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多次支招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提出了新的论断,“新常态,水泥行业进入发展平台期,不会大起大落”“新时期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要赋予错峰生产更丰富的内涵”“新常态下,水泥企业要保持平常心”……

  水泥行业将进入平台期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新活法

中国建材所属徐州中联余热发电循环水池 资料图片

  “无论是新常态,还是平台期,水泥行业仍会大有可为,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做、怎么想,探求一个怎样的活法。”

  记者:2014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各行各业都在深入探讨新常态,具体到水泥行业来说,新常态究竟会对水泥行业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宋志平: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新常态有九大趋势,其中核心有三点。第一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GDP增长将保持在7%左右。第二点,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经济增长结构来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架马车”的比重将有所变化,投资比重减弱,鼓励消费,稳定进出口;从行业结构调整来看,行业和企业将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第三点,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创新改革,实现追求质量效益的集约化内生增长。新常态下,我们要看到这些核心变化。

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新活法


中国建材积极发展商品混凝土业务 资料图片

  对于水泥工业来讲,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投资增速下滑。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增速为10年来最低,预计2015年增速还维持在15%左右。投资增速下降,水泥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2013年,全国水泥产量增长9.6%,2014年只有1.8%,为24年来最低,预计2015年会降至1.6%,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Page]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水泥行业已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进入到平台期。所谓平台期,指的是从2014年开始的8—10年内,中国水泥需求量将保持在25亿吨左右,正负浮动5%左右都可以视同平台期内的正常波动。

  水泥行业进入平台期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微观反映,也是行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新常态下投资乏力,产能过剩加剧,供需形势更加严峻,不可能再支撑水泥产销的高增长;二是从环境负荷来看,水泥产能不可能再大规模增加;我国水泥产能全球最大,治理雾霾等环保要求对水泥行业来说将是长期挑战;三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均水泥用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和经济体。

  记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率降缓,有专家预测2015年GDP将保持在7%左右,7%的增长率对水泥行业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个数字?

  宋志平:无论是新常态,还是平台期,水泥行业仍会大有可为,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做、怎么想,探求一个怎样的活法。其实,7%左右的经济增速仍是全球最高的,而且从经济总量来看,7%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上说都是巨大的,未来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对于水泥行业来讲,如果中国经济7%的增速保持8—10年,全国水泥的需求量依然会有长期的市场支撑和刚性需求。现在投资人、企业和社会上有很多疑问,未来水泥需求将达到什么水平?国家会不会再来个“四万亿”拉动?行业经济走势会不会开始下行?平台期的判断也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就是既不要悲观看问题,也不要再对大规模投资拉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新常态下,我们既要看到压力和挑战,又要看到正面积极的因素,看到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

 “四招”破解过剩问题

  “从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来看,首先要治理过剩,因为过剩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记者:有人说新常态让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深水区,也对转型升级提出新要求,那么水泥行业在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应该首先聚焦什么问题?

  宋志平:从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来看,首先要治理过剩,因为过剩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背着沉重的过剩产能是没法调整结构的。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经过高速发展,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4亿吨,产能过剩约30%。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四招很重要:一是严格限制新增,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三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四是“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

  首先是严格限制新增。多年来,行业靠不断扩大产能规模发展起来,今天的苦日子并不是因为没有市场,而是因为布局不合理、盲目新增、严重过剩导致的。国发〔2013〕41号文指出,“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但问题是现在新增仍屡禁不绝,不少地方花样翻新,打着各种旗号、各种掩护上新项目。

  当年新疆市场不错,大家蜂拥而至,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地区,居然做了1亿多吨产能,人均产能超过5吨,过剩幅度之大、水泥价格之低堪称世界之最。现在南疆的水泥售价每吨只有150多元,很多工厂都停了产。云南、贵州市场本来略好一点,但是2014年顶风上了一大批水泥熟料线,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严重过剩区域。很多地方和企业一边喊着治理过剩、一边却在扩大新增,这种现象应该彻底得到改变。

  记者:为什么一边过剩一边又在新增呢?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是否能够找到一剂良药、一种良方来治理或者根除新增产能呢?

  宋志平:因为水泥行业这两年和其他基础原材料业不一样,有钱赚而且赚得还可以,于是就有人想,既然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赚钱却不让再新建?

  前不久我到外地出差,那里的政府领导跟我说,很多基础原材料产业现在已经没人做了,唯独水泥大家还想上新线,就是因为还有钱赚。但这些钱是怎么赚来的?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企业带动的自律限产让市场实现相对平衡,才带来了行业合理生存利润。

  治理过剩的目的是让竞争有序化、产销平衡化、价格合理化,企业有一般性盈利,而恰恰是这个“一般性盈利”却又变成大家上新线的理由,这不显然成了悖论吗?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产能过剩之后就开始进行大规模整合,整合之后价格平稳了,企业有了长期效益,但是几乎没有再新建。可是我们有的企业没有理性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还在变着法儿地为新增找借口,以等量淘汰、先斩后奏、巧立名目等各种方式进行花样翻新。

  记者:除了控制新增外,淘汰落后也是解决过剩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目前行业内关于淘汰的标准似乎并不统一,对此您怎么看?

  宋志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是破解过剩矛盾的第二个关键点。过去我们淘汰了落后工艺的小立窑,这一轮我们着眼淘汰的是落后品种低标号水泥。去年在淘汰P.C32.5水泥上,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思想并不统一。其实在其他行业,像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从显像管电视到等离子电视再到液晶电视,期间经历了多轮淘汰。

  但多年来,水泥行业在淘汰低标号水泥上居然遇到很大的阻力。国际上现在通用的基本上是42.5水泥,占比约50%,剩下的50%是标号更高的52.5和62.5水泥,但在我国32.5水泥的占比却过半。甚至有一些小型粉磨站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生产劣质水泥,用300公斤熟料就能产出1吨水泥,通常情况下应是700公斤熟料生产1吨水泥,这样的水泥就相当于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将给建筑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32.5水泥其实5年前甚至10年前就该淘汰了,而不应是到了今天还在争议。

  新常态下,如果在淘汰低标号水泥这个问题上都迈不开步子,产业转型升级将无从谈起。

  有人说,32.5水泥在农村还有市场,但农村为什么要用落后产品?当年淘汰CRT显像管电视时,有厂家也提出过类似观点,认为这种电视在广大农村、在非洲等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市场,没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液晶电视降价,很多CRT生产线一夜之间全部关闭。所以,在淘汰落后这件事上,我们决不能有侥幸心理。

  32.5水泥原本是立窑时代的产物,现在立窑都淘汰了,32.5水泥却丢不掉,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所以我们大声疾呼,行业和企业都要提高认识,站在水泥转型升级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下定决心淘汰32.5水泥,新标准全面贯彻执行后,水泥产能将压缩约3亿吨,大幅缓解目前严重失衡的供需关系。

  记者:近几年,中国建材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了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进入了平台期,行业是否还需要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呢?

  宋志平:仍然需要。因为治理过剩的“主引擎”在市场,但是市场不应该是多、散、乱的无序竞争,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是最好的方式,这是破解过剩产能矛盾的第三个关键点。所谓集中度是指前十大水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是健康市场的稳定器。在中国建材大规模联合重组的推动下,中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2008年的16%增加到现在的53%左右,但是相比发达国家70%到80%的集中度,仍有差距,而且部分地区集中度还很低,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低价倾销等问题非常严峻。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增加集中度,培育领袖企业,形成领袖企业主导区域市场的格局,推动市场逐步走上竞争有序、价格稳定、充满活力、健康运行的发展道路。

  记者:现在不少行业都提出了走出去的计划,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周边国家时也鼓励优质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中国建材在内的大企业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宋志平:转移产能并不是把水泥厂、钢铁厂拆到国外,而是要关闭部分国内产能,鼓励优秀企业以多种方式到国际市场去投资,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其实转移产能就是对产能组成的改变,过去我们的产能主要在国内,现在则要提高国外市场的比重。参与国际投资,不是简单地做EPC。

  回想起来,当年中东水泥投资热的时候,我们只卖给人家装备,没赚到多少钱,现在中东市场基本饱和了,投资机会也没有了。我们要创新工程EPC建设模式,采取租赁、合作、承包等多种方式,拓展服务面、增加附加值,如果项目好的话,可以以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现在中国很多水泥企业,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水泥企业,陆续进行海外投资,中国建材在蒙古国投资建设了一条水泥线,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也分别在印尼、南非投资,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8年3月25日,我跟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有一场玉兰树下的对话。陈春花老师专门研究管理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女德鲁克”。

2018-08-12 17:50:45

中国建材集团今后的目标,是要按照中央和国资委的要求,打造百年老店,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技术一流、效益一流、管理一流、竞争力一流,确保实现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从大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2018-03-14 10:12:00

伴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对自身的品格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正和许多中国企业一道瞄准全球一流企业目标,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和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企业。

2018-01-03 09:47:4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2018-01-02 11:13:13

本期《对话》的嘉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

2017-11-20 16:35:07

10月18日晚18时30分,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41讲邀请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做主讲嘉宾,法大师生聆听了这场题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纷纷表示,被一个个动人的企业故事深深打动,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裨益!

2017-10-25 09:26:24

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迅速壮大有的却裹足不前?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遇到风雨后再现彩虹有的却折戟沉沙?这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常思考的事情,理由当然能找出好多条,但我觉得做企业的格局和能力可能是两个关键的因素,企业能否壮大取决于做企业的格局够不够大,而企业能否攻坚克难则取决于企业所蕴涵的能力。

2017-10-11 09:11:37

9月11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董事局主席宋志平率两公司管理团队在香港召开联合发布会,向新闻媒体和投资者全面报告本次合并情况。

2017-09-13 11:15:17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7-07-20 11:37:25

5月6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湖南省株洲市举行。

2017-05-10 10:54:41

3月5日晚,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新华网思客联合主办的“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第33期成功举办。宋志平董事长作为特邀嘉宾发表题为“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的精彩演讲。

2017-03-24 08:56:35

这些年来,中国建材集团为国家、社会、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企业也有很好的收益,2011年利润做到158亿元,那年只南方水泥一家企业的税后净利润就有56亿之多,南方水泥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收回了100亿的总投资。

2017-03-13 13:38:23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营业收入2695亿元,圆满完成国资委要求的效益恢复性增长目标。两材重组稳健推进,顺利完成集团层面和部分二级公司的整合。

2017-01-21 09:24:54

尽管水泥行业现在面临不少困难,但路在自己脚下,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建材集团愿与行业内的兄弟企业一道,共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中国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2016-12-22 14:02:42

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正由管理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整个社会也向着创新型社会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创新与转型是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社会的原动力。因此认真分析企业创新与转型的背景、研究企业创新理论和创新模式以及企业转型的方式就至关重要。

2016-12-08 09:55:19

在宋志平看来,首先,大企业资金雄厚,有能力支付重组所需的大量资金,而且在人才、技术、规范治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次,大企业通过稳定市场秩序与价格,获得合理利润,使企业进入正常经营状态,投资者、银行、员工等各方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收购溢价和减量损失才能得到补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循环。为此,他提出了“大企业是过剩产能的终结者”的精辟论断。

2016-11-14 14:54:14

8月27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与转型:十三五的大企业发展”,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湖南省领导出席并讲话。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加论坛并作“一体两翼 创新转型”的专题演讲。

2016-09-02 09:58:14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企业家的榜样,他以“素直之心”准确定义着自己的角色,孜孜不倦地悟道布道,坚韧务实地推进改革,心无旁骛地创新实干,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这些角色成就了他带领两家草根央企进入世界500强的传奇。

2016-08-22 08:49:11

过去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现在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是指两种特质,即创新精神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企业家还要学会评估风险、降低风险。

2016-08-09 13:54:34

6月18日-19日,“2016年度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在哈尔滨市举行。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2016-06-20 14:09:47

6月29日至7月3日,李克强总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中国建材集团与法国施耐德公司在中法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宋志平董事长与施耐德全球执行副总裁吕克·雷蒙代表双方公司签字。宋志平还参加了“中法工商峰会”,并围绕“数字与环境革命对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主题发表演讲。

2015-07-13 11:49:21

2014年,中国建材实现销售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4.3%;每股收益1.1元,同比增长2.7%。

2015-03-27 14:55:36

在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带领下,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水泥大王。面对新常态下的水泥行业发展,宋志平有了新的思考。从本期起,企业观察报将分三期推出对他的系列访谈,以供读者参考。

2015-03-16 11:09:14

2015年2月27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率集团公司高管一行到海螺进行访问交流。

2015-03-01 10:47:32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其新著《我的企业观》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2015-01-22 11:00:19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在日前演讲中表示,中国的水泥今年能够销售25亿吨,全球是40亿吨,大多交通、建筑都是以水泥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建造的,我们生活离不开水泥。

2014-12-15 09:35:3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