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水泥是“短腿”的,通常运输半径不超过300公里,也正因如此,加上水泥刚性需求的特性,较为容易形成区域性的寡头垄断。不过,如今这种情况正在被打破……
继今年初金隅冀东包头营销公司利用铁路运输运力和运输距离优势助力包头公司熟料横跨800公里发往天津振兴公司,创历史最远销售半径之后。近日,水泥运输领域再添新闻,从内蒙古出发,装载着散装水泥的400个罐式集装箱被发运至丰台西站为建设雄安新区“添砖加瓦”。
三大因素让水泥运输半径成为历史!
水泥的运输半径决定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又决定于运输方式和运输效率,目前主流包括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归根到底,水泥运输需要考虑三个问题,即水泥价格、运输方式以及市场供给。笔者认为,如今正是来自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正在让水泥销售半径日益模糊,未来水泥市场不稳定因素也将进一步增加。
1、高涨的水泥价格是打破运输半径的原动力。
水泥三大主要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半径最短,通常最大销售半径为200-300公里,主要原因在于水泥单位价值低,通过公路运输平摊到每吨水泥的运输成本高。因此,在公路运输的前提下,水泥销售距离越远,利润空间越小。显然水泥价格越高,销售半径越大,因此水泥价格是决定水泥销售半径的重要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去年以来,国内进口熟料暴增。据中国水泥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熟料总量87.9万吨,而到了2018年我国进口熟料总量暴增1266.86万吨,到了2019年,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前四个月,国内水泥熟料进口量达到568.9万吨,同比增长152%。进口熟料暴增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水泥熟料价格大涨,国外水泥通过海路运入沿海市场仍然存在利润空间。水泥价格大涨是导致水泥销售范围扩大的重要因素。
2、“公转铁”与“公转水”让水泥销售距离进一步扩大
上文中,金隅冀东包头营销公司能够将水泥销往800公里外的天津,内蒙古的水泥能够运往雄安新区,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在水泥运输中,铁路和水路运输具有更大优势,通常情况下铁路的运输半径可以达到1000公里左右,水路运输或海运效率最高,可以到达几千公里,但是灵活性不够,限制了这两种运输方式的运用。
然而,随着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发布,“公转铁、公转水”加速推进。在政策刺激下,水泥等大宗物资的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将获得巨大发展机遇。事实上,就在国务院文件发布之后,砂石行业就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公转铁”,未来伴随着轨道货运以及港口建设的发展和进一步普及完善,水泥运输成本降低是一定的,水泥销售半径也将随之扩大。
3、区域产能过剩不平衡加速销售半径延伸
产能过剩是当前国内水泥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是这一问题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在东北、西北以及华北部分地区,水泥市场需求相对较低,水泥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人口外流,经济活力较低,部分水泥厂产能利用率已经低至40%以下。
未来,产能过剩问题将成为打破水泥区域格局的重要力量。由于区域产能过剩不平衡,水泥价格存在差异,产能严重过剩地区水泥企业为提升运转率,平摊生产成本,更为了让厂子能够生存下去,“迫于无奈”之下,水泥从产能严重过剩地区流入市场相对较好,价格相对较高地区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去年,东北部分水泥南下江浙沪地区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水泥企业势力范围是未来影响水泥销售半径的重要因素!
水泥运输半径问题之所以一直广受业内关注,其实核心在于“势力范围”。国内水泥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大企业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销售市场。
特别是近年来,在水泥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加之大企业兼并重组加剧,大者愈大趋势明显,大企业一方面“势力范围”日益明确,另一方便在市场、资本等层面,“你中于我,我中有你”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因此,未来水泥销售半径的决定因素将不仅仅是成本及运输工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区域市场之间的稳定关系。如上文所说,在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一个地区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向另一地区输送水泥,但是如果两个地区之间企业存在市场重合甚至资本联系,输出地企业就不得不考虑双方企业竞合关系。
说到底,“各自的山头各自打理”,想要“跨山头抢市场”,企业需要权衡由此带来的联动效应。那么当前国内水泥市场格局是怎样的呢?请看笔者根据中国水泥网公布的2018年全国水泥熟料百强榜整理的数据。
可见,多数省市50%以上水泥产能均被少数几家大型水泥企业所占据,同时区域大企业之间也有不少市场重合区域,国内水泥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固。
随着水泥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产能过剩问题加剧,水泥运输条件改善,未来水泥销售半径扩大或是必然,但是鉴于国内水泥行业日益明朗和固化的区域市场格局,水泥销售半径扩大之后是否会对局部市场造成冲击尚未可知。
笔者认为,在市场需求未出现严重下滑的背景下,水泥销售半径扩大,恐怕也难以对国内多数区域市场造成冲击。不过,未来一旦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甚至腰斩之后,水泥行业将掀起一场竞争风暴,届时国内水泥市场格局也将获得重塑。
另外,虽然大企业顾及各自的“面子”,撕破脸相互大范围侵蚀市场的可能性较小,但不能排除部分中小型企业,借助价格上涨、运距提升带来的便利,加大水泥熟料外销力度的可能性,而这一做法也将成为当前水泥行情的一大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