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从蕴含着最深沉记忆的江南老城区到高楼栉比鳞次的江北新城区,一条富春江缓缓流过,斗转星移下见证时代变迁。坐落在富春江畔的浙江华滋奔腾建材有限公司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用实干与创新为笔,勾勒着城市跃动延伸的边际线,提升着商混行业的样板高度。
01
积厚成器
为亚运会贡献“商混力量”
瞄准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立足重点项目主战场,华滋奔腾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杭州亚运会保障项目——杭富城际地铁项目供应商,针对地铁连墙施工部位初凝大于50小时,终凝72小时的技术指标,华滋奔腾锁定“破题”关键在外加剂选用。通过多次邀请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行业内权威专家实地指导,不停歇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拌、优化、再试拌、再优化,积累比对海量基础实验数据,最终成功试拌出满足工程要求超缓凝混凝土。
在实际施工阶段,华滋奔腾成立了地铁项目技术专班,在2018年至2021年超缓凝混凝土供应期间,现场派驻技术骨干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施工状态随时调整供货方案,实现了3万立方超缓凝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为达到杭富城际铁路单幅超长超高地连墙(单幅高度超过15米)设计的抗渗抗裂要求,研发了微膨胀混凝土,水中限制膨胀率14天内可控制在0.03%内,实体结构经杭州市建设工程质检站验收,在强度和裂缝控制方面均得到高度认可,圆满完成了地铁特殊混凝土的保供任务,为亚运会贡献出“商混力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18年以来,华滋奔腾各项绩效指标屡创新高,销量增幅在20%以上。2021年全年完成销量130万方,产能利用率高达90%,销售收入达7.58亿元;企业效益也是两年翻番,2021年实现经营净利润1.23亿元。
02
点废成金
既要“平地起高楼”也要“绿水伴青山”
浙江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的企业也肩负着加快向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时代使命。“我们在提供优质材料的同时,高度关注全过程的绿色生产,既要‘平地起高楼’,也要‘绿水伴青山’”。
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传统混凝土搅拌站是“风来满天灰,雨来遍地泥”的脏、乱、差形象,华滋奔腾在绿色混凝土领域以标杆性示范为己任,根据《杭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作为区域8家指定试点企业之一,华滋奔腾将新建两条HLS270型绿色环保、智能制造和清洁生产的示范性高塔式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原辅材料输送均采用全封闭的地坑或廊道,储存采用密闭化的圆库或平面仓库,装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除尘设备和降噪音设备200多台,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四季常青、花木繁茂的花园式工厂。
“面子”光彩了,“里子”更要结实。一直以来,混凝土生产是“吃”粉“吞”渣的固废消纳“大胃王”,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弃物已广泛应用。2020年以来随着天然砂资源不断枯竭,为了确保混凝土连续级配合理性,华滋奔腾技术中心通过不断试拌,将目标聚集在矿点的废弃物尾矿砂上,指导矿点对其进行二次冲洗,降低含泥量,得到0.4-0.6规格的细沙。通过试拌和小规模生产后,确定混凝土和易性指标可完全替代天然砂。近两年来华滋奔腾一直使用尾矿砂,不仅单方混凝土成本降低5.4元,而且每年可消纳尾矿砂20万吨,真正的实现了点废成金。公司将其推广到当地商混行业,为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整体低耗能、低污染和低排放,走好低碳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提供了样板案例和有效经验。
03
百炼成钢
在创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追求卓越的奋斗者,一定是积极的创新者,华滋奔腾连续两年荣获“富阳区十大工业优秀企业”,也长期稳居当地预拌混凝土行业“第一方阵”,以核心技术夯实发展基础,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作为起步较早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华滋奔腾在高性能绿色混凝土研发生产及施工应用技术领域成果丰硕,高抗渗混凝土、自密实、超缓凝等特种混凝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富阳地区特殊工程、地标建筑、特色建筑得到广泛应用;也为亚运会射箭及现代五项场馆项目、地标建筑秦望地下隧道工程项目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优质稳定的混凝土。
伴随着在科技创新“赛道”持续发力,2021年,华滋奔腾技术中心加入“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行列,这也是杭州市首个预拌混凝土企业技术中心;同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富阳区首家认定为“国高新”的建筑材料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取得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还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再生混凝土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攀得半山休道远,还须健履上高峰。秉持中国建材“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华滋奔腾将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全面加速高性能混凝土研发、生产工艺与设备改造及全流程升级,持续探索技术研发创造和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不懈书写商混企业蹄疾步稳、赶超跨越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