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网:潜力巨大! 水泥窑协同处置再迎发展新契机

2022-04-22 10:14:34

从各大上市水泥企业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中也能看出,多数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3月30日,国内最大水泥窑废物处置服务商—海螺环保正式登陆港股资本市场。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海螺环保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7亿、7.38亿、11.44亿和 11.94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 2.81亿、4.27亿、5.58亿和 6.47亿元人民币。从这一连串的数字看出,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正在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从各大上市水泥企业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中也能看出,多数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置正在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帮助水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同时,也正逐渐成为水泥行业及城市的“标配”。

绿色发展推动水泥企业加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国家层面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2006年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开始鼓励水泥厂作为固废处理综合利用企业,2013年发布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才明确提出推进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各项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

一系列产业政策的陆续发布,促进了水泥窑协同处置行业的快速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项目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达226个。

2021年进入“双碳”元年之后,水泥窑协同处置成为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布局。且去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付费标准,有序推进水泥窑、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统筹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应急处置医疗废物。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又促使水泥企业加快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的步伐。

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建材累计投产44个协同处置项目,年处置规模达422万吨;海螺水泥联合海螺创业和下属工厂所在地政府积极开展合作,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63条;华新水泥环保处置能力(含运行/在建)达631万吨;华润水泥拥有10个协同处置项目,总年处理能力约171万吨;天瑞水泥四家分子公司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系统,年可处置固危废35万吨。

此外,其他不少水泥企业也正在加快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资料图

新契机之下水泥窑协同处置潜力巨大

据统计,早在2020年,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总产生量就已经达到13.8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4498.9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84.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2.3亿吨。“垃圾围城”困局待破。

而作为“城市净化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以独特优势摇身一变成了处置固危废、生活垃圾的领头军,在解决城市垃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海螺水泥2021年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全年累计处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泥、一般固体废物等共达240多万吨;华新水泥2021年累计接收和处置废弃物达327.25万吨;天山股份2021年累计处置废弃物147万吨。

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推动利用水泥窑、燃煤锅炉等协同处置固体废物。

随后,2022年以来重庆、安徽、辽宁、河北、吉林、天津等省市在发布的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中将“无废城市”建设列入其中。“无废城市”的打造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新环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且率先实现“双碳”任务紧而重,众多水泥企业更直言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降本减碳。塔牌集团就曾表示,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是该企业积极探索寻找替代原料,减少资源消耗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水泥行业在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方面依然具有很大空间。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一季度,我国有300多条水泥熟料线配套有协同处置项目,而目前我国水泥熟料生产线共有1600多条,在建、拟建熟料生产线60余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空间巨大。

资料图

大势所趋,水泥企业未来如何布局?

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综合固废、危废、污泥等技术,成功使水泥行业向绿色转型,也成为“无废城市”建设、节能减碳的有力举措。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曾指出,以水泥行业为例,该行业即同时是减污和降碳的重点行业,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能有效激发行业技术变革和绿色低碳转型。 

对此,有水泥企业表示,接下来要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

西部水泥在2021年业绩报告中提出,2022年将继续回应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和相关产业具体政策,结合陕西固废市场的具体情况,积极寻找新的契机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专案建设。

塔牌水泥曾表示要全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建设。曾在答投资者问时也曾公开表示,有条件上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均在创造条件上。可见,塔牌集团大力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的决心。

冀东水泥称,目前公司主要研发方向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延伸水泥产业链条方向,并积极探索实施碳捕集、燃料替代等绿色项目,提升产业价值,打造绿色环保产业新格局。

祁连山水泥2021年报中称,随着我国“双碳”工作持续推进,将促使水泥行业全面进入低碳绿色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公司将促进行业升级改造,推进行业协同处置、智能化和布局新能源。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当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前景已然明朗,希望水泥行业抓住时机,乘此绿色风潮,打造自身增长极,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23年上半年,陕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的增速均下降,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有所增长,陕西省暂无新增熟料生产线投产,供给方面保持稳定。

2023-08-25 13:23:45

面对处于“寒冬”的行情态势,一些企业撑不住退出了水泥的历史舞台。

2023-07-05 15:33:49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3.5.12)

2023-05-12 17:29:19

随着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逐渐步入瓶颈期,各水泥企业纷纷培育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砂石骨料、商混、新材料、环保等行业均成为水泥企业突破口。

2023-05-06 10:00:12

4月25日,由中国水泥网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2023-04-25 18:24:3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3.3.31)

2023-03-31 17:15:28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本周雨水天气明显减少,各地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加之熟料价格上调带动,企业调价意愿强烈。水泥价格方面,除福建地区水泥价格松动下滑20-30元/吨外,其余市场水泥价格基本迎来大面积普涨。

2023-02-17 17:46:41

从水泥到养猪,回顾诸葛文达的成长史,无论是二十年前的进军水泥行业还是现在的转行养殖业,他似乎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2022-11-03 09:16:44

难能可贵的是,这十年间,水泥行业面对环保转型,也从过去的被动升级到了今天的主动作为,并且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2-10-08 09:18:27

乘风使力正扬帆,绿色发展绘新篇。未来,水泥行业也将持续踩准时代的鼓点,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改造,积极探索减污降碳路径,不断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企业转型赋能,让“灰色”水泥的“绿色”梦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2022-09-08 09:15:26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2.8.26)

2022-08-26 17:52:44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高温及雨水等天气影响,多数工地施工进度有所放缓,需求季节性下滑。周内华东各省一些市场成交价格仍有下滑10-30元/吨的迹象,但降幅明显收窄。

2022-07-08 17:46:46

据中国水泥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5条新建熟料生产线点火投产,其中包括2条国内水泥企业海外项目。

2022-06-29 09:17:20

整体来看,今年开年水泥生产线的火热建设,在一定程度延续了2021年新建生产线“热潮”。

2022-05-05 09:15:06

面对“双碳”使命,中国建材、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等诸多水泥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创新谋划解决方案,积极探索降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勇担重任努力答好“双碳”这一时代课题。

2022-04-28 16:58:44

据中国水泥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多地发布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的产能置换公示,涉及河南、河北、陕西、陕西、重庆等地。与此同时,多条生产线项目也在推进、谋划中。

2022-04-26 09:24:49

以水泥行业为代表的重要工业企业,始终将减污降碳作为全年发展的着力点,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升级。

2022-04-22 11:26:50

此前,各大水泥上市企业陆续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各企业都对去年企业经营情况、企业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做了详尽分析,本文根据已披露的报告从挑战及对策两方面进行简单整理。

2022-04-22 10:26:19

从各大上市水泥企业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中也能看出,多数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2022-04-22 10:14:34

海螺环保已建立七大市场区域,业务范围覆盖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签约项目超百个,签约规模达1300+万吨/年、处置规模达 500+万吨/年。

2022-03-31 09:13:11

数据显示,如果在水泥生产中使用40%的替代燃料,每生产100万吨熟料将少排放约10万吨二氧化碳。

2022-03-17 17:51:26

在无废城市“火热”创建的背景下,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2-03-10 14:28:24

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5%。在这里,用企业数近似替代产能数得出,当前华新水泥能效优于标杆水平企业数占比已达到了25.6%。可以说,华新水泥在打造能效标杆企业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2022-03-10 14:14:05

就在海螺集团董事长宣布“十四五”海螺集团将实现能耗标杆企业全覆盖没多久,其水泥板块再公布重磅消息,海螺将投资50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等新能源业务。

2022-03-09 13:18:21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近期陕西地区需求恢复缓慢,出货量低迷,关中市场成交价格出现走低。

2022-03-04 16:34:16

遏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共识,碳捕集纯化是落实国家环保减排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为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国内不少水泥大企业纷纷投身于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绿色减排事业。

2022-02-22 09:52:29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本周中南地区湖南、广西局部市场水泥价格复价上调20-40元/吨左右,广东市场熟料价格上调20-30元/吨左右,水泥价格随后上调预期较大。

2022-02-18 16:41:37

实际上,生物质替代燃料在水泥行业的应用早已不陌生。

2022-02-17 09:31:49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2.2.11)

2022-02-11 15:20:16

当前水泥企业产业链拓展呈现出多产业协同发展趋势。

2022-01-06 10:17:18

2021年,新一轮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幕正逐步拉开,“3060”目标也如同一根具有非凡力量的“指挥棒”,正在带动整个社会的巨大热情,并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巨大动力。

2022-01-04 09:24:43

​绿色制造是水泥工业转型升级,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12-18 17:14:07

12月3日,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21-12-04 17:32:06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1-12-03 14:11:24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本周中南地区部分市场行情走弱,水泥报价涨跌互现。

2021-10-22 17:08:28

在中国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泊之间,镶嵌着上千座大小不一的水泥厂,它们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2021-09-06 09:44:10

产能持续加码 最后一片“净土”走下“巅峰”.

2021-07-04 10:05:05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跟踪周报,更多数据、市场分析、研究报告可登陆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查阅……......

2021-07-02 14:23:48

作为基础建材的水泥,见证和参与着100年的发展和飞跃。与此同时,水泥行业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正从落后走向先进,从羸弱走向强大。

2021-07-01 09:38:18

在干冰生产线投产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白马山水泥厂表示项目建成后能够大大提高二氧化碳产品附加值,有望进行全面推广。

2021-06-09 18:06:02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合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6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规划方案批前公示”。

2021-02-05 09:33:01

鄂托克旗恒卓水泥有限公司24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指标出让予湖南豪龙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2021-02-02 17:17:30

岁末年初,牛年已至。新的一年,你是否在期待着一段全新征程的开启?你是否还在茫茫“职海”中处处碰壁?不要担心,我们将为你奉上近期水泥大企“人才招聘令”,助你千里挑一,逐梦前行。

2021-02-01 10:52:36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ement enterprises must abandon the illusion of relying on others to "give" opportunities, and win the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of the market through self-innovation and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