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海螺集团董事长宣布“十四五”海螺集团将实现能耗标杆企业全覆盖没多久,其水泥板块再公布重磅消息。3月8日晚间,海螺水泥发布公告,2022年,将投资50亿元用于发展光伏电站、储能项目等新能源业务,实现下属工厂光伏发电全覆盖,预计到2022年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GW,年发电能力10亿度。
海螺在光伏发电领域持续发力。自去年8月收购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后,海螺水泥在今年1月将其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50亿元。当年11月,海螺集团型材板块收购河南中恒美70%股权,该企业经营范围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等。12月初,海螺在与安徽凤阳县政府签约“光伏绿色产业园”项目。
据海螺官网介绍,截至2021年底,其建成19个光伏电站、3个储能电站、1个风力发电项目,2021年光伏发电1.63亿度,储能2464万度。济宁海螺厂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实现全程电力“零”外购。
进入2022年,海螺继续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步伐。2月,海螺新能源分别于在湖南临湘和贵州六盘水成立新公司,业务均涉及发电业务。3月,海螺集团BIPV光伏建材项目落户宣城。随着近日宣布的新投资计划,可以预见海螺在光伏领域的动作将更加频繁。
“虽然海螺2021年的1.63亿度光伏发电量,与2022年底发电能力10亿度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但这对于拥有大量厂区的海螺来说说实现并不难。”一位行业专家表示,“水泥企业光伏发电总体难度不大,难点在于如何提高运营水平,这其中既有昼夜之间的调节能力、与原有外部购电渠道的平衡,当然储能技术也是一大挑战。”
除了光伏发电,海螺集团还在通过生物质燃料和协同处置两个方面对新能源进行探索,两者在降低能耗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2020年10月投产了国内首个水泥行业生物质替代燃料系统后,今年2月中旬海螺对外表示拟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宣州区水东镇海螺水泥厂附近新建年产60万吨生物质制煤项目。
协同处置方面,2021年前11个月,海螺水泥窑共处置一般固废125万吨,可节约原材料16.4万吨;处置危废48.4万吨,减少标准煤耗10.7万吨;处置生活垃圾46.3万吨,减少标准煤耗4.8万吨,替代原材料5.1万吨。
去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下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意见》对水泥行业提出节能降碳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何为标杆水平?根据《意见》附件明确,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杆水平为100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为117千克标准煤/吨。海螺共有3家子公司入围最新一期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海螺水泥在2月底回答投资者时表示其生产线均可达到熟料综合可比能耗基准水平。提高光伏等“绿电”比例显然是实现能耗标杆企业全覆盖的重要举措。
除了绿色转型方面的压力,海螺持续发力新能源与不断推进的煤炭价格机制改革有关。在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电价在水泥生产中的成本越来越大,形成一定的生产压力,除了充分利用谷电,优化用电结构和扩大新能源电力比例也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海螺水泥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投资者问答表示,若通过投资光伏和风电,把外购电全部替换为自主发电,将大大减少用电成本和“双碳”、“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
一场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核心的时代浪潮正在滚滚袭来!为此,中国水泥网将于2022年3月17-18日,在安徽芜湖海螺大酒店举办以“节能降碳 创新增效 绿色升级”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水泥‘双碳’大会”。诚邀政府主管领导、行业技术专家、科研单位、水泥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等,共同探讨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新途径,加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