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全国水泥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省区,并且是先进产能过剩。截止2016年底,全区共有水泥企业109家(兵团26家),水泥产能1.06亿吨(兵团3146万吨),产能利用率42%。面对严峻形势,新疆自治区经信委主动担当,在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同时,采取系列“组合拳”创新政策和做法,政府和协会密切配合,合力推动,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做法得到了国家行业部门的肯定和奖励,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水泥行业推广,并取得显着成果。一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泥落后产能已经全部淘汰。“十二五”期间,全疆共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88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0万吨的任务。二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保持了产需平衡,行业平稳运行,行业有效益,职工不下岗。三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11年以来,水泥行业共节煤180余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万吨,二氧化硫1.44万吨,减轻了环境压力。主要做法:
一、自加压力,创新举措化解过剩产能
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错峰生产获得成功,已由我区行业措施上升为国务院政策在全国推广,新疆也因此获得国家“水泥重大产业政策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目前,错峰生产成为国家层面化解产能过剩常态化的重要措施。针对新疆水泥产能过剩十分严重,而又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产能退出的实际情况,自治区经信系统,尤其是建材行办,不等不靠,自加压力,敢于创新。2014年10月在全国率先成功实施水泥错峰生产,当年压减储备水泥产能2500万吨,有效缓解了产能过剩带来的矛盾。同时大量减排二氧化碳,降低了环境污染。随后几年逐步完善正规,目前错峰生产已经常态化、制度化,每年压减或储备水泥产能2500-3000万吨,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措施。新疆是我国重要战略要地,市场需求大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实行错峰生产压减储备产能,可以有效调节供需,更适合新疆实际和绿州经济的特点。
二、敢为人先,率先淘汰低档次水泥压产能
在全国率先取消32.5低档次水泥,相当于压减水泥产能500万吨,成为又一领先做法。经大量调研论证和广泛宣传,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从今年5月1日开始,取消包括32.5复合水泥、32.5火山灰水泥、32.5矿渣水泥、32.5粉煤灰水泥在内的所有32.5等级水泥,提高水泥产品档次,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各种基础设施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6月,自治区建材行办联合自治区住建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新疆总体水泥产品档次跃升到全国领先水平。7月26日,自治区经信委派员参加在安徽召开的全国水泥行业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行业巨头的赞同。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会议总结时强调,应在全国推广新疆做法,“新疆能够做到的事,其他省也应该能够做到”。
三、加强自律,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执行
2005年在全国率先摸索开展水泥行业自律工作,取得了典型有效经验,并在全国许多省市自发推广。近几年,行业组织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行规行约和自律管理办法。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规范的行业自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对化解产能过剩等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超前谋划,推动依法依规去产能
早在2016年上半年,自治区经信委、建材行办就结合新疆实际,提出了通过发挥兵团、地方和企业三方面的作用,利用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化解产能过剩的办法,起草了《新疆水泥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导向意见》,并由自治区经信委、兵团工信委、建材行办以新经信办〔2016〕620号文件联合下发。今年初,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1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文件从内容到形式,都说明了以往新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做法方向的正确性。目前,正在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出台后,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节能、环保、质量和安全标准,依法依规开展化解产能过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