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闹剧难平!P.C32.5难了身后事!

2019-09-02 09:29:36

总体而言,P.C32.5水泥被取消之后,行业内M32.5等一系列水泥产品大行其道,核心原因在于P.C32.5水泥作为一种已经实践证明过符合市场需要的水泥产品并不会因为标准的取消而消失;但在利益面前,M32.5水泥是否能理想化的作为P.C32.5的替代品仍值得考量。

  随着2019年国庆节的逐步临近,P.C32.5R水泥的全面退出也渐上日程。从P.O32.5到P.C32.5再到P.C32.5R,从新疆蔓延至全国,数年时间内,取消32.5水泥的进程似在不断加快,然而关于其去留问题却一直在业内争论不休。

  主张全面淘汰32.5水泥,即废方的种种论据,例如去产能、打假、提高集中度、提高产能利用率、整肃市场秩序、提高水泥实物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加高标号水泥用量占比、提升混凝土质量和性能、延长混凝土构筑物寿命、去除“小乱污”和“僵尸”水泥厂和粉磨站、降低混合材(废弃物)的物流成本、提升混凝土搅拌站的利润、便于水泥质量的检查监管……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反对取消者则认为,所谓水泥产能过剩,其实质是熟料产能过剩,是生产线建设过多造成的。在熟料产量一定或熟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其粉磨加工32.5与42.5水泥比例由需求决定,所谓32.5水泥产量大导致产能过剩这一说法颠倒了熟料产能与水泥产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P.C32.5不仅长时间占据国内水泥消费市场的主体地位,更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采用等量的32.5水泥同样可以配制出C30或以上的混凝土(我国有类似的试验研究结果报导)。因此,低熟料含量的低标号32.5水泥的发展潜力及其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总体优于42.5或52.5水泥。

  时至今日,P.C32.5R水泥被取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32.5水泥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的?在后32.5水泥时代,国内水泥企业会如何应对?下游混凝土、建筑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前世:何为32.5水泥?

  全世界有多个水泥标准体系,各国采用最多的是欧洲水泥标准协会的ISO标准和美国的ASTM标准。ISO标准是由德国、原苏联等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水泥标准演变而成,特点是分品种、分等级,等级分52.5、42.5和32.5三个等级。该标准的优势是能适应各类建筑土木工程的需要,并为综合利用和节约高能耗的熟料创造了条件。ISO标准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流行、最具优势的水泥国家标准。

  我国水泥国家标准是参照原苏联标准制订的,因此,在第3次修订中顺理成章地采用了ISO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对接。32.5等级的水泥是ISO标准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产品,正被我国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广泛采用。我国32.5等级水泥包括矿渣硅酸盐水泥(P.S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32.5)、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32.5)、复合硅酸盐水泥(P.C32.5)等品种,但是市场上用量最大的是P.C32.5水泥,其他品种占比较少。

  我国32.5等级水泥的修订历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GB175-1999)》中首次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其后,2007年发布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中取消了P.O32.5水泥,但还保留了P.C32.5、P.S32.5等水泥型号,并且根据GB175-2007标准,32.5复合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质量百分比应大于20%,不超过50%。

  201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修改单表明,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取消P.C32.5水泥,但还是保留了P.C32.5R水泥,以及32.5等级的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等。

  另外,2017年5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率先执行国标要求取消复合32.5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全面取消32.5等级水泥。

  时间来到2018年11月19日,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175-2007《硅酸盐通用水泥》3号修改单,复合硅酸盐水泥32.5强度等级(PC32.5R)将取消,修改后将保留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修改单保留了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32.5等级。

  至此,关于PC32.5水泥的去留之争已经尘埃落定,无论是否赞同,在我国政策出台就意味着几乎没有再回旋的余地,于是可以预见的是P.C32.5水泥已经无法再改变自己的命运。

  今生:M32.5、P.P32.5等大行其道

  2018年,国内32.5水泥产销量约10亿吨左右。目前国内约50%左右的水泥用于非预拌混凝土及砂浆配置,由于受到现场拌制计量、储存、混合材资源、生产、专用车辆等条件限制,农村、乡镇等使用区域大多仍使用非预拌混凝土,而且绝大部分是32.5水泥。因此,从长期看,32.5水泥所占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但绝对量仍很庞大。

  上述数据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P.C32.5水泥正式退出之际,各大水泥企业纷纷摩拳擦掌,推出M32.5水泥、P.P32.5、P.F32.5等水泥品种,并在对客户下发的告知书中表明,企业生产的M32.5水泥所使用的熟料、石膏、混合材品种与原P.C32.5R水泥保持一致。“利”字当头,谁都不愿意放弃P.C32.5取消后留下的巨大市场空间。

  M32.5水泥,是砌筑水泥的一种,与P.C32.5R水泥相比,3天抗折、抗压强度低于P.C32.5R水泥,虽然28天抗折、抗压强度从指标上与P.C32.5R相当,但M32.5水泥可通过提高混合材掺量、降低熟料用量等手段来实现抗折、抗压强度指标“达标”,其凝结时间相对较长,只适用于砌筑、垫层混凝土、装修抹面、贴砖等施工,不能用于生产结构混凝土,否则将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并且对工程施工进度会有一定影响。

  颇为意外的是,有行业人士走访市场时发现,部分水泥企业夸大性的宣传M32.5水泥产品强度有富余,相关指标表现更好、性能更稳定等,但并未明确告知客户M32.5水泥不能用于生产结构混凝土。更有甚者,某国内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下游渠道门店老板曾直言,因该企业已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P.C32.5R水泥,终端门店已开始购进M32.5水泥,该企业销售负责人告诉门店老板“不要管什么砌筑不砌筑,我们的M32.5水泥包装袋里装的就是以前的P.C32.5R水泥,客户使用不会出问题!”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M32.5水泥的出现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

  一.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一方面,P.C32.5水泥不少应用于农村市场和砌筑方面,这部分市场本身对水泥早期强度要求不高,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掺入更多矿物掺合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内水泥超产现象严重,且目前水泥产能过剩幅度远远大于改产42.5水泥增加的熟料用量,并且M32.5、P.P32.5等一系列水泥的熟料用量并未有较大幅度改变,以此来判定,对化解产能的影响恐怕没有想象中的理想。新疆是国内最早全面取消32.5级水泥的地区,但是目前产能过剩依旧严峻,甚至是当前国内价格相对较低区域之一。而这些现象,与起初各企业极力推进取消P.C32.5水泥时的理由---“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推动水泥行业产品升级”这一理论似乎相悖。

  二.“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愈发严重

  首先,M32.5与P.C32.5水泥二者很难区分,故而水泥厂到底生产的是M32.5水泥还是P.C32.5水泥难以定性;其次,正如上文所写,不排除有部分水泥企业仅仅只是换了包装,但实质上仍然打着M32.5的旗号实则是在销售原来的P.C32.5水泥。一行业人士就对此评价道,无论此前争议如何,但是取消P.C32.5水泥的政策已经落地,企业只要再生产就是违法行为,必须严惩。

  三.可能影响建筑质量

  一方面,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与水泥强度不成正比,高性能混凝土也不意味着高水泥含量或者说高熟料含量,早强过高反而容易开裂,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另一方面,32.5等级水泥配置的水泥也完全能满足很多建筑施工要求,取消32.5水泥以后,施工环节可能出现更多的私自掺加混合材的情况,而这种掺加混合效果会远远差于直接在水泥磨机中粉磨,最终影响的还是建筑质量,并增加现场监管难度。

  另外,在各企业推出M32.5占领市场之际,更多的是侧重于宣传M32.5产品的优势,在明确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适用范围,并在产品包装袋上明确标注“砌筑水泥”、“不能用于结构施工”等字样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完善,此举或将严重误导客户,如客户在生产结构混凝土时使用了M32.5水泥,将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

  四.假冒伪劣行为监管难度加大

  从某种角度上讲,M32.5水泥的生产门槛甚至比P.C32.5水泥更低。《砌筑水泥》标准并没有对M32.5水泥当中的熟料组分有最低要求,也没有对混合材掺入总量的控制要求,这就意味着M32.5水泥只要达到了标准规定的强度和其他理化指标要求,熟料掺入量没有过多的要求。水泥企业或将用更多的活性材料或者技术手段使水泥强度达到国家标准,但实际水泥性能指标并不见得有P.C32.5好;此外,砌筑水泥强度等级涵盖了12.5/22.5/32.5三个层级,且混合材要求不高,跨度大、强度低也降低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难度。

  总体而言,P.C32.5水泥被取消之后,行业内M32.5等一系列水泥产品大行其道,核心原因在于P.C32.5水泥作为一种已经实践证明过符合市场需要的水泥产品并不会因为标准的取消而消失;但在利益面前,M32.5水泥是否能理想化的作为P.C32.5的替代品仍值得考量。

  未来:风云变幻 谁主沉浮

  针对此前取消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业内人士及企业就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此次取消PC32.5R水泥又会出现哪些情况呢?笔者猜想如下:

  一.32.5等级水泥产品或将全面取消

  第3号修改单虽然取消了P.C32.5R水泥,但其他32.5等级(P.S.A/P.S.B、P.P、P.F)水泥依然存在,而M32.5水泥推出导致的种种乱象表明,取消P.C32.5水泥政策在留有余地的同时不排除M32.5等大肆风靡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M32.5的推出意味着此前大力推进取消P.C32.5水泥的“废方”人士目标落空已成定局,并且从32.5水泥的发展来看,未来32.5等级水泥产品全面取消或将成为现实。

  二.重生or淘汰 粉磨站未来扑朔迷离

  面对着当前水泥熟料价格高企,水泥企业熟料管控力度愈发增大的背景,以及M32.5水泥只要达到标准规定的强度和其他理化指标要求,熟料掺入量没有过多要求的前提下,水泥粉磨站或将在取消P.C32.5水泥后迎来一波新的发展机会,部分粉磨站将会通过增加混合材掺量等手段生产M32.5、火山灰32.5等级水泥以此规避掉P.C32.5R取消带来的影响。

  但若32.5等级水泥全面取消后,意味着企业将开始生产42.5及以上等级水泥,但42.5及以上等级水泥需要的熟料成本更高,将压缩不具备熟料生产能力的粉磨站企业利润空间,则会迫使大量小型粉磨企业退出市场。

  三.M32.5或导致水泥企业利润降低

  从当前各企业纷纷推出M32.5水泥来看,只要M32.5水泥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企业营销策略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话,各水泥企业目前的市场辐射广度及深度不会有较大影响,但M32.5水泥与P.C32.5水泥相比售价相对较低,若企业打着M32.5的旗号实则销售原来的P.C32.5水泥或导致利润减少。

  四.利好微粉等行业

  矿渣微粉可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代替成本更高的水泥,也可以作为改性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水泥作为半终产品,下游使用方如粉磨站等为了平衡生产42.5水泥导致熟料用量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掺加矿渣微粉等混合材的用量或将增大。

  另外,由于M32.5水泥的存在,粉磨站可以选择用水渣等活性矿物材料部分替代熟料,也会加大国内活性矿物材料的需求量。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消息,华东地区长三角熟料价格二度回涨之后,水泥价格也开始进行下半年第二轮普涨。

2020-08-21 15:20:18

低标号水泥绝非低质量的水泥,真正对于行业有危害的,是假冒伪劣水泥。

2020-07-27 09:14:45

青海省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严禁使用32.5强度水泥工作的通知》(青建工〔2020〕25号)和《关于全面取消32.5强度水泥的通知》(青工信原[2019]363号)(以下简称“青海两文件”)。

2020-02-18 10:47:25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今年水泥需求增长,加上环保限产造成的供给层面的收缩以及“治超”导致的水泥运输成本上涨,2019年水泥价格进一步上涨。

2020-01-13 09:33:18

总体而言,P.C32.5水泥被取消之后,行业内M32.5等一系列水泥产品大行其道,核心原因在于P.C32.5水泥作为一种已经实践证明过符合市场需要的水泥产品并不会因为标准的取消而消失;但在利益面前,M32.5水泥是否能理想化的作为P.C32.5的替代品仍值得考量。

2019-09-02 09:29:36

8月30日,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一行到访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双方就当前水泥行业发展格局、亟需解决问题和未来水泥情势展开交流。

2019-08-31 09:11:15

但无论是否赞同,取消PC32.5R水泥政策出台后就意味着32.5水泥几乎没有再回旋的余地。海螺水泥此次发布告知书也从侧面反映出水泥行业对于取消32.5水泥做好了一定的应对准备。

2019-07-15 09:10:10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