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还将大幅下行?

2015-12-09 13:10:55

凤凰卫视着名评论员邱震海在文中提出,未来宏观的经济形势走向到底如何,那么从政府官员来说它也非常关心,未来的这一年,到底中国整体的走向会如何。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凤凰卫视着名评论员邱震海在文中提出,未来宏观的经济形势走向到底如何,那么从政府官员来说它也非常关心,未来的这一年,到底中国整体的走向会如何。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今天呢我们要来谈谈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现在时近年底,这个我收到很多朋友的要求,无论是朋友的个人还是很多企业家的朋友们,包括政府官员甚至很多公民朋友,这个个人的要求,他都要求我能够谈一点这个中国的经济。

  这个因为确实,中国古人说民以食为天,2015年中国经济风雨飘摇,其实用我的话来说,不但是2015年,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就已经风雨飘摇,恐怕未来一年还会更加艰难,因为现在中国经济还在不断的探底,中国经济底谷还没有呈现,到底什么时候是见底,什么时候能够止跌回升,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那么从企业家朋友们来说,他很关心,未来宏观的经济形势走向到底如何,那么从政府官员来说它也非常关心,未来的这一年,到底中国整体的走向会如何。从这个很多的公民,朋友本身个人投资理财上来说,他也非常关心,邱老师,我明年到底买一些什么样的产品为好,感到这个非常的困惑。

  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以前没没钱有没钱的烦恼,现在有钱了似乎比没钱更烦恼,但坦率的讲这都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想从今天开始啊今天已经是12月6号了,从今天开始我想抽一点时间,这个大概在不定期的吧,因为每天世界都有很多大事发生。

  在世界上没有大事发生的时候呢,我将不定期的抽一点时间,但是会比较系统的跟大家谈一谈我对未来若干年,中国整体的这个风险以及它的走向了一个评估。

  当然是未来若干年,我基本上是把它界定成未来的5年,我等下给大家讲为什么会是未来的5年,同时呢,中国的各方面的整体的债务走向以及它的风险以经济为主,主要是以经济转型,当然也兼带一些其他的转型,当然了我有时间我会讲到中国的外部环境的整个一个拓展。

  那么现在大家讲一讲未来的5年非常的关键,那大家很多朋友,会说为什么是未来的5年,那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上已经有过很多个5年了,但是确实从现在开始2016年到2020年这五年,非常的关键。

  在不光是由于这5年是十三五啊,第13个5年计划的5年,老实说过去有12个5年计划是吧,而是这5年确实是中国可以说是成败在此一举的5年。我这不是危言耸听,我大概有几个理由,首先是有3个时间指标。

  第一个时间指标,这个到了2020年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2020年就是我们的第三代领导人,就江泽民时代当时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就要到期了。

  那么头二十年,时间过得很快,到了2020年的时候,21世纪已经1/5的时间过去了,所以当时的领导人提出的头20年战略机遇期到了2020年,不是说小考,也不是说中考,而是要大考的时间来临了,到底做了什么样。

  如果做得好的话,那我们也许会还可以制定一个未来的10年和20年代战略规划,如果做得不好的话,那我们就要深刻反思,反正中国人说是驴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2020,第一个。

  第二个,2020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的前夕,那这个年份也许大家现在想不到,但是如果你说出来大家就会恍然大悟,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前夕。

  时间过得很快2021年,我们这个党就将成为一个百年政党,当然很多朋友也许会觉得很虚,这个为什么这个百年政党有什么意义,但是我跟你说百年的政党和百岁的老人,无论是一个机构,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个人,他上了百年他都有很多的象征意义,这个党他在过去100年当中领导人民前赴后继夺取政权。

  然后49年以后又领导人民摸索建设强国之路,但是不是很成功,一直到1979年以后由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才基本成功,这里面有许多的经验,甚至有许多的教训是可以吸取的,所以一个百年政党面临自己已经100年了,然后未来,这个希望还能够领导这个国家和人民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民富国强之路,我想他确实也是有一个中考,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第三个就是这一代领导人。如果按照正常的权利程序的话,那到2022年就要卸任了,那么在2020年的时候,他将他的整个的内政外交的基本的这个大业都将奠定了。

  所以我们大家看到最近,刚刚推出了中国军队的改革也是以未来的5年为期,到2020年中国军队的改革要全面完成。

  中国军区改成战区,包括中国整个的这个架构设置机制,都要跟现代化战争相适应,同时要跟中国国家实力不断的向外延伸相适应。所以这些再在都指向2020年这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但是未来5年,坦率的讲,其实中国人有句话说,说这个我们不要光是埋头拉车,我们还要抬头看路,我们看看我们自己和未来都会发生什么。

  未来5年,将是世界的科技革命和世界的经济趋势非常风云动荡的五年,大家现在微信上都有很多朋友在开玩笑,说5年之前,我们在干什么。

  5年之前我们习大大还是国家副主席反腐运动根本没有展开,现在反腐已经是如火如荼;5年之前,乔布斯还在世,智能手机还没有发明。

  5年之前我们所有的手机,都只是用来通讯、通话和发短信,我们上网依然用我们的laptop依然用我们的desktop,现在除非在办公室,谁还带个手提电脑到处跑啊,都是一机在手所向披靡。

  过去5年确实相当程度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科技革命、移动互联网,未来5年移动互联网一定将更大、更快的、更加剧迅速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活思维方式、所以未来的5年,这个世界往何处走,我们现在不知道,但他一定是以呈加速度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Page]

  这个我们每个公民可能用移动互联网、用微信都已经有那么3年4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我们用微信真正支付、用微信真正出行、用微信真正的全方位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恐怕满打满算就是最近一年到一年半事情,未来5年一定会发展很快。

  但是我告诉你与此同时,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将遇到到很大的问题。不久以前刚刚结束的十一届三中当时的提出的十三五规划,习近平主席提出一个目标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不能低于6.5%的增长,换句话说,未来5年中国经济的全力的目标,是保6.5。保6.5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我给大家回顾一下,2007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GDP的增速是14%,令大家感到匪夷所思、恍如隔世,2010年2011年,当然当时由于是个4万亿人民币的这个整个的,在发展过程当中4万亿人民币的这个刺激措施当时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12%。

  到了2012年以后,用刚才的话说就是风雨飘摇,但即使风雨飘摇,当时刺激措施也还在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增长差不多是8%。所以当时2008到2011年的时候,12年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是要保8。

  到了现在这一任的中国政府国务院上任之后,2013年上任之后全力是保7,到了今年第三季度10月中旬公布的GDP的增速,坦率的讲,保8已经保不住了,保7也保不住了,中国经济是倒行破7。

  所以这一次在两三个星期前习近平主席亲自提出的未来5年的中国经济全力目标,我认为我们的习大大非常的坦率,也非常的科学说保6.5。

  保6.5是什么概念,就中国经济不能再低于这个增速水平。如果低于执政水平的说每掉一个百分点可能就是几百、几千万人的失业,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社会稳定,乃至政治稳定问题。中国的财长楼继伟不久以前在土耳其出席20国领袖峰会的财长会议当中说了句大实话,他说未来4到5年都是中国经济的困难期。

  我认为我们的财产说了大实话,但他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我的研判是经过我的研究我的研判是未来5到8年,就是中国经济的困难期。

  但是,这个从国际上的经验上来看,中国经历这么一个经济调整是势在必然。因为没有一个经济体就像人的生理一样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保证,从1岁到80岁,永远骨骼在生长,那是完全的不健康。

  他20岁以后骨骼有一个自然放缓生长的过程,到一定时候停止生长,但是他的智慧他的人格,他会在不断的成长,这就是调整。

  中国今天经济在生理期上已经到了这么一个放缓,甚至有一天会停止,但是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人格我们的智慧要成长,这就是我们的经济的结构转型,我们不需要过去粗放型的,以基建投资,以固定资产投资,这个为主导了,但是没有创新的这么一种模式。

  未来要改为不是粗放型性的,而是用英文来说是intensive growth不是extensive growth,它是一种集约型的就是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创新,有知识产权品牌,那么最主要是同时我们还是全方位的能够提升内需,那么这么一种这个经济结构。

  如果说我们通过这5到8年时间在探底,然后走向走出低谷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完成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那么未来当走出低谷的那一霎那一天开始,也就是中国经济未来会重新腾飞振兴的时候。

  有朋友会问,最后邱老师如果说走不出怎么办?我告诉你恕我直言,走不出中国经济就放那,就仍在谷底起不来了。

  那就有可能像今天拉丁美洲,很多的国家,中等收入陷阱,他若真的一放就放了一二十年二三十年,所以过去中国的辉煌就会成为昙花一现、弹指一挥间,那么这是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

  中国后面巨大的潜力,由于我们目前的各方面的瓶颈,如果无法打开,而最后无法释放出来。

  但是无论是我们善良的愿望,还是我们坚定信心,我们都坚信中国一定能走出去,但是我们以前毛主席教导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未来的5到8年,中国的经济必然是道路是曲折的。

  所以我们必须上上下下有这么一个警觉,尤其是我们的政府,各级的各方面的企业家,包括我们的公民本人,都会面临一个全方位的调整过程。中国的经济,尤其企业家作为中国经济的实际的操盘手,未来将面临非常大的结构性调整,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自年初以来,全球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逾百万,多国经济受创严重,GDP呈负增长状态。水泥需求萎缩,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2020-11-04 09:37:23

商混产品在房地产建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30%-70%之间,在今年地产施工建设较好的背景下,商混需求稳中有升。

2020-01-01 09:18:13

总的来说,投资者对华润水泥的期望更多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公司带来的水泥需求。

2018-05-17 09:34:19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当下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单个劳动力负担的不断加重。

2017-07-10 14:29:44

在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出炉之际,李克强总理7月6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家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2017-07-10 10:38:34

事实上,中国经济重回投资拉动已经不现实。金融危机前,经济增长对出口依赖高,危机后转而高度依赖投资,2009年、2010年GDP增长中来自投资的贡献分别高达86.5%和66.3%,但随后几年平均值降到50%以下,消费的贡献率上升,需求结构处于改善之中。

2017-02-27 09:40:17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的5年时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这5年发生的事情更加微妙!经济增长肯定不能停,但此时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里,只有围绕一个“内需”去做文章了。

2017-02-11 06:24:50

美国大选的“黑天鹅事件”事件令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遭遇不确定性,全球经济面临更多挑战,中国经济也未能独善其身。在外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国内GDP增速预期不断调低、房地产泡沫涌现、地方政府债务愈加严重,是否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在2017年仍将承受高压?

2017-02-02 10:45:18

对于2017中国经济走势,经济学界出现了严重分歧。在GDP增速、通胀问题、汇率、房价、股市、金融市场和税改等方面,经济学家们都发表了不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2017年是风险年,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2017-02-02 08:45:49

英文版《彭博商业周刊》(2017年1月30日-2月5日)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英文署名文章。杂志于2017年1月27日出版。

2017-01-29 09:47:34

绿色指标考核体系,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

2017-01-13 10:19:00

6.5%以上的增长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能不能比2010年翻一番。这对世界来讲也非常重要。

2016-12-21 09:12:18

当前国内对明年经济运行普遍比较乐观,但从今年经济的回顾来看,有很多超出年初预判的情况。

2016-12-05 09:21:27

中国经济明年能否探底回升、调控政策将何去何从、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继续贬值、中国股市的“吃饭行情”能不能持续、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会不会下跌、美联储加息为啥总是吓人?这些问题是投资者的关注,也是我们的关心。

2016-11-28 10:46:25

石家庄暂时停止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为此,市政府以公开信方式“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深刻揭示了这座城市进退两难的尴尬与无奈:要消除雾霾,那就得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

2016-11-24 15:15: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集成性创新,与以萨伊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只是强调供给决定需求,单纯依靠市场是不能有效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强调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供需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

2016-11-03 09:33:4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10月21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水平将维持在6.7%左右,但M1与M2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威胁。

2016-10-24 09:00:49

冲动投资问题严重产能过剩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产能利用情况最为直接的指标即为产能利用率 (capacity utilization) ,被定义为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与最佳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

2016-10-22 08:32:28

最新数据显示,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攀升至19.5%,创下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作为经济滞后指标,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进一步印证了经济企稳向好。

2016-09-28 09:00:17

国家统计局近期将陆续发布8月经济数据。业内人士预计,8月CPI同比增速将比上月小幅回落,在1.7%左右,PPI跌幅有望继续收窄。

2016-09-05 14:46:57

创新发展方式,正成为国内外经济界人士解读中国改革发展的新角度。创新发展方式将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能,结构性改革将助力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发展质量,经济贸易领域的开放合作将进一步促成共赢格局。

2016-09-05 09:59:08

回顾过往,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是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现在一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长期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导致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上升。

2016-08-25 09:19:50

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危机与我们自己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会使我们的经济增长减速。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有结构性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人提及周期性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国家是有经济周期的,而我们目前处在一个经济的下行期。

2016-08-05 10:20:16

应对分化走势,要加快转型发展。记者近日赴全国多地调研深刻感受到,不论地方、行业还是企业,凡能主动适应新常态、调整结构动手早,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一些转型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的,则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2016-07-31 08:47:39

“通胀不足为惧,通缩更需关注。”在2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十五期“经济每月谈”上,参会专家表示,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一定是回溢效应,中国经济依然会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国内的流动性充分,货币政策料将继续维持稳健。

2016-07-31 08:34:16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何时触底取决于高投资触底、去产能到位和新动力形成三个条件。

2016-07-26 09:51:29

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和运行中的风险与挑战,总体呈现出在加速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的格局。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微企稳”的特点开始形成并逐步强化。但错综复杂既是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高度概括,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稳定的现实隐忧。

2016-07-25 09:11:17

随着全国上半年GDP数据的出炉,截止到7月21日,已有21个省市对外公布了2016上半年本省的GDP数据。

2016-07-22 11:15:56

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6年7月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表示,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难以完整采集生产数据,而数字化经济下的新商业模式造成了GDP规模的漏统和增速低估。国家正在制定新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016-07-04 10:09:54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释放出稳投资的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可能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将持续担负投资主力重任,增速有望在20%以上。

2016-06-24 09:04:56

不同观察者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出发来看中国经济,有时甚至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思维所站的层次越高,越能透视中国经济的实质。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是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础。

2016-06-23 10:17:43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重要的发展特点呢?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

2016-06-17 09:22:47

冀东集团曾经历多次联合重组均无果而终,此次金隅冀东股权加资产的高效快速重组,立刻引发建材业界、媒体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各界均高度关切这起重组的缘起,关切横空出世的“北方水泥巨无霸”如何作为。

2016-06-15 14:38:48

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沿着L型滑行20年左右的时间,2036年能否东山再起,主要还是取决于2016年以后人口生育和增长的势头。

2016-06-13 09:37:20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赶超起来非常慢,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记,正因为是大国经济,所以我们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016-06-13 09:27:35

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声音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与流行观点的分歧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产能过剩、2004年就提出并证明提法有误的产能过剩(当时也叫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至今究竟有多严重、 如果存在产能过剩,除了关停并转还有没有更好得能促进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办法等方面。

2016-06-10 09:00:14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2016-06-08 14:39:30

6.7%、6.3%、6.1%、5.9%,这是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对2016年中国经济季度增速的预测,而2015年的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是:7.0%、7.0%、6.9%、6.8%。

2016-06-07 10:16:55

“中国经济的触底将来应该是大L型。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来讲,触底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大L型的底部会有一些小的W型,很可能出现一些反复甚至一些大波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目前最重要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2016-06-06 10:45:31

Polk并非完全乐观:他预估中国未来4、5年的经济增长率恐降到3.5%左右,担忧没有抑制债务攀升的长远计划。他说,美联储本月可能升息,对新兴市场普遍风险很大,尤其是中国。Polk今年2月加入Medley公司,之前在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和美国财政部工作。

2016-06-04 09:15:20

4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分析人士表示,短期看,二季度经济有望继续企稳。随着房地产投资放缓以及政府投资增速回落,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回调压力较大,但季度间经济波动不大,总体呈底部震荡态势。

2016-05-16 09:17:21

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2016-05-10 09:15:5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改革发展的新机遇,金隅董事会将认真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经济运行动态,转型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坚定发展信心、强化发展责任、创新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为加快实现公司“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6-04-29 09:03:23

中国水泥研究院年度力作--《2015水泥行业年度报告》现已出炉。本报告《2015水泥行业年度报告》通过深入的行业运行分析、独到的行业热点专题研究、详实的数据资料收集,为您全面、透彻地呈现行业发展的变化、重点以及蕴含的机遇。为公司领导做出准确战略规划,为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投资时机提供决策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附加值。

2016-04-26 10:38:17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走势,学术界不少观点是L形或者说斜梯形的趋势,一步步下调,软着陆。但经济学家李稻葵判断是U形,也就是触底后再慢慢起来。李稻葵预测,今年经济有机会出现U形底部,接下来几年的GDP增长会回到6.7%以上,甚至到7%或更高,但是会有一些风险。

2016-04-22 08:37:32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文章选择GDP、投资、M2、外贸出口和居民收入等五个指标的热点问题,对这些指标进行解读。

2016-04-20 11:50:43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回应此问题时表示: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或为近似“L”型的走势;短期看,有可能是阶段性“U”型和“W”型走势。

2016-04-18 09:39:42

6.7%,这是4月15日揭晓的2016年首季中国经济新刻度。从投资到消费,从工业到服务业,不同数据从多个剖面讲述了同样的逻辑:中国经济企稳信号已然初现,结构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更能彰显中国经济的正常“温度”。

2016-04-16 08:24:4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一季度GDP增长6.7%,符合市场预期,但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6.5%-7%之间。

2016-04-15 10:12:18

随着稳增长政策累积效应显现,中国经济运行透露筑底趋稳信号。不过,这一企稳到底是中长期的经济复苏,还是短期的反弹,还有待时间检验。而在经济企稳背后,也暗藏着一些隐忧。

2016-04-07 14:25:32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