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三季度破7是大概率 经济底部已经接近

2015-09-28 09:15:54

三季度GDP能保住7吗?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4%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GDP同比会在7%以下。一个更大的预期改变是,本轮经济的底部很可能要推缓至明年二季度,而在今年最后的几个月里,政策调整的重点更加明确地指向了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不断加码的“稳增长”政策之间,经济预期的调整快于以往。

  三季度GDP能保住7吗?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4%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GDP同比会在7%以下。一个更大的预期改变是,本轮经济的底部很可能要推缓至明年二季度,而在今年最后的几个月里,政策调整的重点更加明确地指向了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

  经济学家调查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季度进行一次。受访者包括投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权威经济学家。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9份。

  三季度破7是大概率 经济底部已经接近

  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制造业数据依旧疲弱已经表明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会再让经济在短期内出现明显回升的态势,但当经济真的触及7%这个阶段性底线,还是会引起经济是否能够平稳着陆的担忧,即便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本身就是个弹性区间——7%左右。

  对GDP增速的预测终于在三季度出现“分水岭”:84%的经济学家认为会在7%以下;此外,47%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GDP环比增速也会下滑至1.5%以下。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三季度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很可能仍然无法给经济反弹一个有力支撑。本次调查显示,48%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会继续下滑至11%以下,其中最集中的投资领域是政府主导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达65%;78%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仍维持在11%左右的增速,33%的经济学家认为进出口增速还是处于低位的6—7%。

  “三季度GDP会在7%以下,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会使‘债务—通货紧缩’效应问题进一步恶化,引发今年年底和明年经济再次下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解释说,所谓“债务—通货紧缩”是指经济在某个时点处于“过度负债”的状态,引发债务清偿,进而引致资产价格下跌和负债率上升,相应的货币供给收缩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导致价格水平下降和实际利率上升,这会引发悲观情绪和信心丧失,影响经济发展。

  负债过高进而导致银行坏账率上升确实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银行不良率还将增长2-3个季度。“但全年不良率仍低于2%,处于可控范围,而且不排除在宏观经济运行逐渐平稳的前提下,季度不良贷款增长速度继续回落的可能。”连平认为,三季度GDP保7没有问题,而且经济底部就是三季度。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三季度GDP会将破7,但经济底部也是三季度。

  “短期内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低。”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尽管经济存在下行风险,但有两个因素不会让经济过快下滑:房地产销售反弹、金融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

  相对于工业生产领域持续的通缩担忧,CPI近几个月的上升趋势明显加快。51%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CPI会在2—2.3%这一区间,对CPI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猪肉价格,占比56%;84%的经济学家认为年内CPI不会突破3%。社科院数量与技术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认为,除了猪肉价格,货币政策也是未来影响物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股市波动最大 金融业受政策影响最明显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9月25日表示,不能因市场动荡而推迟改革。

  本次调查显示,金融改革深入会更明显体现在银行(占比38%),其次是汇率(占比35%),再次是股市(占比24%)。与此相对应,资产价格波动最大的是股市,占比高达68%,第二位是大宗商品,占比24%。

  最近三个多月的股市波动以及紧随其后的新汇改,确实给中国金融体系敲了一次边鼓,当国内资金异动和国际资本流出加速内外两个因素叠加的时候,金融系统在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还得继续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但是,当这些改革量化成经济数据的时候,经济学家们的分析和预测则更多的是在观察政策趋势。

  李迅雷对于前期股市快速上涨的看法是,“改革与调结构毕竟是长期目标,因此,短期选择加杠杆也属无奈之举。”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认为,“近期股价下跌属于市场正在进行的调整,由此估值将回到与基本面相符的水平,并非体现出基本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随着上证综指市盈率从近25倍的峰值回落至16倍左右,市场不再显着高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未来会明显上升的行业,除了占比最高的科技创新性企业(占比54%),房地产占比上升到了26%,而制造业只有5%。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近日股指虽有所反弹,但是股市的休整还需要一段时间,不仅制度建设、投资信心需要恢复,还需要观察未来实体经济数据的走势。”

  而对于资金的流动方向,将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的回答综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68%的经济学家认为年底前房价会小幅上涨,61%认为股市年底前维持在3000—4000点;热钱继续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占比高达58%,同时资本在发达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转换也会加快,占比32%;69%认为中国的外储会明显缩减,52%认为美联储最早会在今年年底就加息。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由于短期中国经济仍处于探底过程,且美国加息预期反复,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减少还将继续。”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认为,美联储最早年底才会加息,中国外汇储备只是小幅减少。“不过,美联储越早加息越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如果推迟到年底,新兴市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他说。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给出的对策是,继续调降存款准备金对冲外汇储备流出。

  当然,相比境外资金流动,国内资金去向的分歧仍然很大,桂浩明认为年底前股市可以冲上6000点,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债券分析师陈健恒则认为股市会下挫至3000点下方。

  货币、财政继续加码 改革力度加大

  在金融与实体、调结构与稳增长、推进改革与避免系统性风险之间,宏观政策的抉择之难超过了以往。“积极财政政策资金来源、投资回报率变化、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国企改革,这是要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李迅雷说。

  虽然未来宏观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仍会有变化和调整,但是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继续加码的判断是一致的。本次调查显示,52%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货币政策会稳中偏松,更倾向于全面调整,三季度会降准两次、降息两次;财政政策对于“稳增长”效果最明显的手段是扩大基建投资(占比57%),减税(占比25%);同时,55%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财政收支差额会继续扩大。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降息仍有空间。

  汪涛认为,“对基建投资的政策支持将不断加码,从而部分抵消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活动放缓的拖累,确保未来两年经济增速‘软着陆’。”

  但潘向东对地方债务扩张的空间有所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总负债已达到30.28万亿元,与总资产108.2万亿元相比,杠杆率超过42.7%,虽处于可控阶段,但潜在的风险不小,是中央政府15.1%杠杆率的几乎三倍。“今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但中央政府和金融机构杠杆率将趋于上升。”潘向东说。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今后最后几个月的政策重点是国企改革,占比45%,金融改革占比25%,化解产能过剩占比20%。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叶丙南就提出,未来政策还要考虑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近期公布国企改革方案中提及的淘汰过剩产能、国企重组、核销坏账等措施虽然可以改善企业部门表现,但这些措施将会一定程度上拖累短期经济增长。”汪涛说。徐高也认为,现在应该对地方“稳增长”的积极性进行调研。

  祝宝良的建议是,“加快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进水、电、油、气、运等资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改革,通过价格杠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未来一段时期,应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经济风险,加大改革力度。”祝宝良表示,破解债务—通货紧缩难题,有两个思路:一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金融、财税、土地等领域的改革;另一个思路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随着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2018年1~3季度,我国矿渣粉行业出现供需双降,但市场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产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行业效率同比大幅提高,全年行业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

2019-05-10 15:09:57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同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改善当下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必然带来劳动效率的降低和单个劳动力负担的不断加重。

2017-07-10 14:29:44

对于2017中国经济走势,经济学界出现了严重分歧。在GDP增速、通胀问题、汇率、房价、股市、金融市场和税改等方面,经济学家们都发表了不同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2017年是风险年,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2017-02-02 08:45:49

绿色指标考核体系,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

2017-01-13 10:19:00

6.5%以上的增长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能不能比2010年翻一番。这对世界来讲也非常重要。

2016-12-21 09:12: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集成性创新,与以萨伊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只是强调供给决定需求,单纯依靠市场是不能有效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强调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供需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

2016-11-03 09:33:49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

2016-10-19 10:21:06

回顾过往,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是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现在一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长期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导致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上升。

2016-08-25 09:19:50

“随着近年来循环经济建设的日益推进,环保产业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出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的兴起可以承担更多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6-08-25 09:08:45

随着全国上半年GDP数据的出炉,截止到7月21日,已有21个省市对外公布了2016上半年本省的GDP数据。

2016-07-22 11:15:56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以及铁路总公司日前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中国高铁网正式由“四纵四横”升级为“八纵八横”。同时,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将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2.8万亿元人民币。

2016-07-21 09:24:46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6-07-15 10:11:58

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于2016年7月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表示,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难以完整采集生产数据,而数字化经济下的新商业模式造成了GDP规模的漏统和增速低估。国家正在制定新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建立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2016-07-04 10:09:54

冀东集团曾经历多次联合重组均无果而终,此次金隅冀东股权加资产的高效快速重组,立刻引发建材业界、媒体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各界均高度关切这起重组的缘起,关切横空出世的“北方水泥巨无霸”如何作为。

2016-06-15 14:38:48

如果没有特别的措施,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长期沿着L型滑行20年左右的时间,2036年能否东山再起,主要还是取决于2016年以后人口生育和增长的势头。

2016-06-13 09:37:20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2016-06-08 14:39:30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2016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力“去降补”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央企也要打好头阵,提高供给侧质量。

2016-06-01 10:32:02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文章选择GDP、投资、M2、外贸出口和居民收入等五个指标的热点问题,对这些指标进行解读。

2016-04-20 11:50:43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在回应此问题时表示: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或为近似“L”型的走势;短期看,有可能是阶段性“U”型和“W”型走势。

2016-04-18 09:39:42

6.7%,这是4月15日揭晓的2016年首季中国经济新刻度。从投资到消费,从工业到服务业,不同数据从多个剖面讲述了同样的逻辑:中国经济企稳信号已然初现,结构上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更能彰显中国经济的正常“温度”。

2016-04-16 08:24:4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一季度GDP增长6.7%,符合市场预期,但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2015年全年GDP增速为6.9%,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6.5%-7%之间。

2016-04-15 10:12:18

“目前‘僵尸企业’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搞清所谓的僵尸企业,究竟是技术上已经落后必须淘汰,还是市场波动引起的资金链的断裂?亏损企业的产品究竟是有实际需求的民生产品,还是脱离或有害的商品必须销毁?”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平教授这篇近万字长文重点讨论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提出不少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化解办法必须要区别对待,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悲剧,而是要发挥中国现有体制中的社会主义优势。

2016-03-18 10:50:25

中国基建资本存量过去20多年来尽管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增速,但与发达国家比,仍然差距很大。我国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水利等基建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2015年末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GDP比值仅为0.68,英国1980年代就已经接近GDP 的2倍。

2016-02-26 09:32:54

中国经济迈向新常态之路并不平坦,在增长阶段转换过程中,中国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多变,矛盾和风险也可能更加突出。因此,必须科学分析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风险,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空间,为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积蓄力量。

2016-02-24 10:39:52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2016-01-19 10:57:48

12月15日,央视财经频道与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联合向全国150位经济学者发出201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事件”调查问卷,截至12月25日共成功回收问卷103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些经济学家眼中,2015年的哪些经济大事改变着中国?又怎样影响你我的生活?

2016-01-04 09:40:08

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报告分析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时指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

2015-12-21 14:20:48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的经济将如何发展?调结构的同时能否保持稳增长?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外界密切关注,以此来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的“蛛丝马迹”。据《人民日报》报道,昨日,中国经济最权威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5-12-20 09:08:29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厉以宁在近日举行的“2015搜狐财经年会:新风口新引擎”上做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天遇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需要通过改革来改变,改革要慢慢来,不能急。2016年经济可能还是在困难中前进,但势头比今年要好一点。

2015-12-11 14:48:03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劳动要素成本上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资本投资效率下降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开出的一剂新药方,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

2015-11-30 09:59:5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参加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指出,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5-11-25 10:37:05

近日,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现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做了说明。

2015-11-04 09:15:07

据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当前要瞄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未来5年每年GDP增长应为6.53%。没有这样的速度,就难以实现小康目标。

2015-10-29 09:23:02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本月召开。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之后,2015年五中全会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10-12 14:00:01

三季度GDP能保住7吗?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84%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GDP同比会在7%以下。一个更大的预期改变是,本轮经济的底部很可能要推缓至明年二季度,而在今年最后的几个月里,政策调整的重点更加明确地指向了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

2015-09-28 09:15:54

尽管上半年GDP顺利完成了“保7”的重任,但放眼全年,GDP增速能否依旧坚挺7%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昨日,国家发改委刊文,表示我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7%左右。

2015-08-27 09:06:42

今年上半年,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上平稳,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持续大幅放缓,基建投资增速低于预期;传统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与新的市场需求增长弥补不足;传统产品制造产能整体过剩,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等长期拉动行业增长的传统增长动力持续下降的因素,全行业投资、生产和收入增长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均在历史低位徘徊。

2015-08-24 09:40:03

8月20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31个省份上半年GDP数据。其中,上半年重庆以11%的增速排名第一,而东北三省及山西省四个资源型省份增速排名靠后,辽宁以2.6%的增速垫底。

2015-08-21 09:22:10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近期将召开,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十三五”经济目标如何确定备受关注。

2015-07-28 09:06:56

要深入研究建材工业规模和产量如何变化及能否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化解,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升级,关联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如何突破,如何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关键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保障我国建材行业沿着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前进。

2015-07-02 14:14:36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发布会,宣布新推出四个重大工程包,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去年,为调结构、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发改委已经推出七大类重大工程包。

2015-07-01 09:48:21

一季度,在整个建材工业盈利情况不甚理想的背景下,水泥、混凝土及制品行业无论是从供给端产量来看,还是从行业整体盈利来看,均出现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的现象。

2015-05-16 09:53:22

近日,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门就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行发布会。《意见》明确提出"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

2015-05-12 09:28:33

国家统计局15日正式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创下近六年来最低点。

2015-04-15 10:05:13

3月24日,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2015年度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二次理事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国务院参事室参事蒋明麟出席会议并就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和企业发展同与会代表做详细交流。

2015-03-27 09:11:26

建材业要适应新常态,谋求纵深转折,实现新发展,首要命题之一就是要面对产能过剩这个全国性的行业突出矛盾,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后再图前行。

2015-03-26 10:39:14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5日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2015-03-05 15:36:45

自去年4月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当前“十三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初步文本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2015-02-26 09:29:1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担心,“十三五”有两个硬指标,稍有不慎有可能完不成,会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的指标。

2015-02-16 10:10:48

近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4年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2015-01-22 13: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