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共同演奏环保主弦律

2015-05-12 09:28:33

近日,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门就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行发布会。《意见》明确提出"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

  近日,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门就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举行发布会。《意见》明确提出"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表示,加快绿色生产,需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导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质上就是讲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的问题。

  绿色阐释出新意做好协同发展

  对于《意见》中多次提到的"绿色"一词,何炳光表示"绿色"有两方面特点。首先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直观上的绿色和内涵上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意见》把"绿色化"作为实现生态文明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其次是动静结合,"动"是指经济绿色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静"是我们最后享受绿水青山的结果。"绿色化"是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来改造国民经济存量,构建增量,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代价较大,形象的说是"黑色经济"或"褐色经济","绿色化"就是要"去黑存绿",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是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的产业,根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到今年年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大概相当于GDP的2%左右,不仅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产业支撑,同时也为经济做出正贡献。"何炳光称。此外,何炳光表示,作为"五化协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化"至少要在五个方面取得成效。一是绿色布局,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二是绿色生产,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今年年底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约相当于GDP的2%左右;三是绿色生活,提倡绿色消费是《意见》中一大亮点;四是绿色思想,要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绿色教育,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五是绿色共享,有了前面的多措并举并真正落实,才能得到绿色共享的结果,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使绿色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财政部全力支持生态建设

  近年来,财政部一直在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同时,积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如实施煤炭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更好地发挥了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财政部主要从几个方面更好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进一步突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将重点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的"以奖促治",把资金集中用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将继续强化对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支持力度,支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等,加快矿山环境治理,推进国土江河的综合整治。

  同时将继续强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的引导,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起推进节能减排的综合示范,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等。同时,财政也将保障好环保部门的一些生态红线的划定等管理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体系。将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的费改税,将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做好环境保护税的立法工作。同时在实施好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的范围。

  此外,记者了解到,财政将积极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稳步扩大流域上下游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起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机制。同时,将积极推进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五部委合奏绿色环保旋律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八大作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决策,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日益强化。《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公布,再度拧紧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弦"。

  采访中,专家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问题应对、污染治理,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方面面,关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更关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以系统性、全局性思维,带动全方位、立体化的"绿色变革",才能真正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这既包括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又涵盖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乃至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多层面、多维度。

  不少专家表示,此次,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门就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行发布会,奏响了全社会环保的主旋律……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由河南省砂石协会主办,中国砂石协会、河南省非煤矿山管理办公室指导,兄弟省市砂石协会及相关部门支持举办的“2024中国(郑州)砂石暨矿山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郑州砂石博览会)定于2024年4月1日—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3-12-20 17:23:45

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广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使用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

2023-08-03 17:33:19

以建材等特色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绿色化改造。

2023-05-09 16:31:00

5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05-05 15:39:42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发改委、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3-08 11:18:31

作为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中国联合水泥积极履行行业责任、社会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错峰生产政策,发挥大企业集团的担当引领作用,努力为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1-05-21 10:20:12

年内集中开工重大项目达10000个,总投资规模达44124.14亿元。

2021-04-16 11:13:01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宗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大宗固废”)量大面广、环境影响突出、利用前景广阔,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领域。

2021-03-25 10:56:39

水泥行业量效齐升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错峰生产常态化、环保限产加剧、基建房地产行业的有力支持以及行业自律意识的提高等诸多原因。展望2020年,“十三五”规划进入最后一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互联网发展同步推进,新时代浪潮下的水泥行业将迎来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之年,一些现已存在或正在萌生的行业现象将为未来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0-01-15 10:57:24

目前,砂石骨料行业正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矿山建设等发展理念,在推进砂石骨料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此次推进砂石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019-07-30 09:25:46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2017-12-12 18:52:59

今年下半年,国内环保治理骤然升温。部分地方,环保督察虽然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但是“一刀切”现象也较为严重,大量厂家被关停整治,原材料价格暴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稳定。

2017-08-31 09:07:47

“十三五”要发挥投资队伍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围绕有效的需求扩大有效投资,这个有效投资实际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很重要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扩大有效投资。

2017-06-23 09:42:56

中国水泥网于9月22-23日成功举办了“2016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处副处长王庶在会上就我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2016-10-15 09:59:41

绿色发展是天下大势。混凝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既承担着自身发展中的节能减排,为国计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材料支撑的使命,还肩负着对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重任。因此,绿色发展是混凝土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6-09-12 09:35:42

8月12日,发改委网站刊发文章表示今年上半年,节能指标完成进度超前,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十三五”节能减排工作开局顺利。对于下一步工作打算,发改委表示将研究制定“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支持政策,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8-12 14:19:53

建材工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行业发展,落实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是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重中之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近日公布的《建筑材料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为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明确方向。

2016-06-22 13:59:39

3月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环保部等十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市场、推行绿色办公、健全标识认证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加强金融扶持等17条具体举措,力促绿色消费发展。

2016-03-02 10:02:01

环境保护部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4个部门提供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同时向社会全文公开。

2016-01-04 11:23:12

2015年是建筑业的“危机”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下滑,给建筑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危机。做为建筑业的供给端之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经济运行也面临着近年来最为困难的局面。回顾不平凡的2015年,治霾、史上最严工程质量法、19天建57层高楼、供给侧改革、海绵城市、综合管廊、资源综合利用退税、PPP、简政放权、互联网+这些关键词牵动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

2016-01-04 10:17:14

距离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的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越来越近。北京作为全国7 个试点之一,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从无到有构筑起的北京碳市场生态,即将走到前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2015-08-17 09:41:35

6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精神,对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5-06-19 10:17:45

2014年以来,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的试点探索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这项政策实施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2015-06-10 10:16:23

2015年5月15日,中国水泥协会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简称:水泥碳专委)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水泥协会政策研究室范永斌主任被选为首届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2015-05-19 09:17:56

近日,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五部门就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举行发布会。《意见》明确提出"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

2015-05-12 09:28:33

4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62项重点任务,分别由83个部门分工负责。要求坚持促进经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以及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重点工作。​

2015-04-13 10:59:00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安徽省政府日前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安徽中心城市将放开省域内落户限制,其他城市全部放开居民落户限制,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

2015-03-31 09:08:31

年初,吴晓波通过自媒体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从年会期间同事购买日本马桶盖说起,反思中国传统产业。认为“所谓的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仅是传统产业,在任何产业,唯有“自求突破”,力求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实现产品功能价值最大化,才能开辟出一条新径?

2015-03-19 10:06:12

新常态之下,向雾霾宣战已是中央再明确不过的态度,对经济和市场来说,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和市场格局的关键。

2015-03-10 09:00:41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北京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出现了短暂的蓝天。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也被引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

2015-02-28 09:33:2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部署改革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意见》指出,要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不断提升我国污染治理水平。

2015-01-29 09:45:58

水泥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持续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水泥年产量由1978年的6524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221000万吨;实现了由立窑等落后技术向新型干法先进技术的划时代转变;诞生了一大批现代巨型水泥企业;一个强大的中国水泥工业已在世人面前崛起。水泥行业与全国形势一样,目前在多个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对此必须遵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引的道路,深化改革,推动水泥工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2014-02-26 14:17:53

2012年,国内银幕大战不断,不管是大制作、大导演、大演员,还是小成本、小文艺、小清新,都吸引了不同人群的眼光,电影院内上演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时拨动人们的心弦。而2012年水泥行业,同样演绎着各式各样的传奇故事,地方版四万亿的饕餮盛宴令人心动,犹如过山车的水泥价格令人心焦,谭仲明病逝、龙山水泥矿山爆炸令人心酸……回顾过去的一年,百感交集,且让我们走进“2012水泥放映厅”,观看行业年度大片。

2013-01-31 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