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华泰证券在杭州JW万豪酒店举行2017年度中期策略会,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出席会议并进行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首先看一下“十三五”的投资形势,在我们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有很明确的,对总体思路的安排。“十三五”要发挥投资队伍增长的关键作用,其中围绕有效的需求扩大有效投资,这个有效投资实际上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很重要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扩大有效投资。
总体上来讲,“十三五”扩大投资的主要举措,一个是鼓励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投资,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在制造业里巨大存量的民间资本,然后调动起来,投入到政府需要或者提供责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领域来,这些领域也是当前我们国家弥补的短板。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把政府的投资尽可能发挥它的杠杆作用,加大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引导作用。
增加有利于供给结构升级,弥补小康短板,城乡区域协调,增强发展后劲的投资。大家如果关注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的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里,“三去一降一补”,补短板里很重要一点。供给结构升级,小康短板。小康短板的话主要来讲就是精准扶贫,解决小康短板问题。城乡区域协调,主要是把西部和西南地区,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大投资。城乡的话主要是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型城镇化,通过农业现代化带动城乡的协调。增强发展后劲,主要是新兴产业,包括一些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
对“十三五”的投资形势,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预测背景,就是确保6.5的GDP增速。这个6.5是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有了6.5的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的一个指标,两端最硬的指标就可以实现。按这样测算的话,投资的不变价增速在8%左右,目前来讲“十三五”开局良好,都在8%以上。有了8%这块保障,6.5的目标也是有保障的。
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来讲,这个阶段在经济的新常态下面,在整体下行期间确实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作为一个宏观调控目标,投资8%-10%就可以了,在这个区间就可以了。
我们分领域来看,三大领域的投资,一产或将大大高于平均增速。这个与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产发展长期来讲是和国家对于高效率、高品质农业的发展要求是相对滞后的。二产将低于平均增速8%以下,二产里行业比较多,有最传统的产业,需要去产能的行业,包括一些去库存的行业。结构性分化是非常的大,可能大部分行业都达不到这个水平。结构性的机会来讲,在医药、电子、通讯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二产分化的非常快。总体来看的话,三产的投资在12%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或降至3-5%以下,按最早的预测,做“十三五”规划前期时,是把房地产算作0,之后推算一个8%,没有问题。总体来讲,“十三五”平均下来3-5%左右。
分地区看,中西部多数地区继续高于平均增速,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居前列。“十三五”有几个重点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把我们对海洋国家开放,向内陆国家开放很重要的战略抓手。我们知道国家开放首先向沿海国家,向欧洲、向美国,包括一部分东南亚国家开放的。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海洋国家,所以我们的开放都是出海开放。
“一带一路”的话,要把传统上西南和西北地区,变成我们国家向内陆国家开放,向西开放,它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我们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不仅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开放,都是面向海洋国家,面向发达国家开放。以西南和西北省份为桥头堡,向西向南开放,向内陆国家开放。这是“十三五”,我们分析投资形势时,看区域投资时要重点关注的。由于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它对于区域投资的影响。
特别是新疆,新疆是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是一个核心区。乌鲁木齐,我们国家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以乌鲁木齐为起点,向中亚国家,然后向西亚,再向东欧国家去看。新疆其实在亚欧大陆的北半部算是比较中心的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实际上新疆也是连接东西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话,它的投资应该是非常值得期待。
还有很重要的点,新疆是多民族的聚集地。确实来讲,这几年碰到了很棘手的反恐问题。恐怖主义在新疆有它最深刻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很重要的点,新疆确实是落伍了,相对于我们国家整体水平来讲。少数民族看到了30多年以来,我国其它地区,特别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是好像跟它没有关系似的,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
新疆的话,我们国家全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从国家投资的安排来讲,从对口的支援来讲,我们对新疆的对口支援不是东部地区对口支援。甚至连我老家江西相对落后的地区,每个省里,每个市里都要有一个对接。不仅仅是支援新疆建设,不仅仅是东部地区。还有中部地区相对比较差的地方也要去对接,也要对口支援。对口支援很大的一个抓手是干什么呢,做项目,搞投资。
东部地区的话,我国东部地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增长动能转换。这些地方投资来讲,“十二五”投资一直都不是特别高。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从“十二五”,特别是从“十二五”末期开始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情,它的投资不是特别高,经济增速并不是很低,这是东部地区的一个特点。总体上来讲,多数的东部地区是在10%以下,少数地区,像北京、上海能做到3%-5%就可以了,平均来看。
东北地区形势比较严峻,搞投资建设的人都有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确实有它的问题。这个原因很多,有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的问题,还有和东北亚局势是相关的。东北亚局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看不到一个非常明确的解决方案。这个对投资者的布局来讲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的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入,要做产业投资。如果我去投资的话不是看两三年,这不是投资,这是投机,是炒房。如果说做产业投资,可能对于长期不稳定性,投资布局就会非常谨慎。因为我要干几十年,不是干两三年就拍拍屁股走人。既然有这样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可能会从总体上影响很多人的判断。
公共投资需求,我在的机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以重点研究的投资是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和我们做的分析,平台做基建投资会多一点,所以经常会用公共投资的概念。包括水电气路基础设施,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这样的社会事业,或者公共服务。从发展趋势来讲的话,基建投资,包括基建投资整个公共投资,在“十三五”期间应该说还是有潜在的需求。
从发展阶段讲的话,目前处于消费转型升级和大发展的时期,公共服务本身的需求,特别像这类需求是非常大。为什么非常大呢,因为现在收入提高了,所以对教育、医疗、文化,这种很多带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我们国家从城镇化发展阶段来讲,2016年年底大数是57%的城镇化率。这个城镇化率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放眼全球来看,大约比全球平均水平落后7-8个点,也就落后个六七年的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20个点的水平,接近20年。
如果这样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差20年。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讲完全是不匹配的,按照初步的测算,到2021年,或者2020年时,我国人均GDP换成美元来算的话,大约就能够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里。高收入国家,如果按照现在美元价格来算的话,大约1.2万美金。当然过几年美金可能要贬值,市场会把这个标准,门槛提高一点。按照现在来,最晚2020年就可以成为跨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是比较大的匹配。
这个阶段我们要赶上去,就是公共投资。一定要补相对的短板,要赶上经济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阶段,目前是处于中高速的增长态势。大家观察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公共设施一些具体行业领域,类似于这样一个曲线。先会爬速很快,然后稳定,稳定到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有十多年的时间,之后大规模的新建投资下来之后,这个投资会慢慢的下来。有一些行业领域会慢慢下来,这个之所以会拐下来的话,是因为大规模新建已经结束,剩下就是更新改造,这是每个行业,基建行业的特点。目前来讲的话,这个还属于增长速度比较高的平台上面,还没有到拐弯的时候。
城镇化的投资需求和基建的投资需求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如果说达到了平均水平,我觉得像这一块可能就会稍稍要降速了。也就是七八年,最晚十多年之后,这个平台可能就要往下降。我们看一下公共投资的总量和重点,“十三五”期间,公共投资我们预测是20万亿左右,包括基建和公共服务,大概是20万左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还会提升到28%-30%以上。这两年基建投资比重还是在一直上升,带动整个公共投资的比重,“十三五”期间,预计到“十三五”末会达到28%-30%的水平。
在子行业里,总体来讲在12%-15%以上的水平。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水利、生态环保、市政、体育等增速靠前,比12%-15%还要高。去年是19%点多,今年基建投资还在攀升,已经是20%多了。平均下来的话,在整个“十三五”期间12%-15%。从目前来看的话,这个12%-15%还打不住,是这么一个大的增长态势。
从结构来讲的话,很多领域的更新改造已经开始了,只要是城市的“三旧改造”,不仅是从现在开始,从“十二五”开始,城市的三旧改造,前十几年城市化速度太快了,比原来快很多了。这个时候很多城市,甚至于旧城区、旧厂区,把工厂都包进去了,要改造。还有一些城镇化,把原来的农村,做的村庄也包进去了,这个也都要改造。像这种改造会比较多,还有改革开放前20多年里面,对环境确实是牺牲了。这类环境的治理,包括流域综合治理也比较多。
重点领域的公共投资增速,主要和大家报告的是生态环保。这两年关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也一直在推,像海绵城市建设,这些都属于生态环保里,国家也专门提出了六大建设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生态和环保这一块,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还有水利,水利是民生,涉及到供水的安全保障问题,还包括防洪的安全问题,所以水利在“十三五”期间,至少从国家投资保障来讲,占国家投资比重里越来越高。
轨道交通,受于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在目前适用的文件还是03年国务院发的准入门槛的文件。大家知道03年到现在为止过了十多年,我们随便去抓一抓,大概来讲有70来个小镇,已经能够达到准入门槛了。国务院03年的准入门槛,包括人口,包括财政收入,包括GDP,这些门槛。轨道交通因为有很多城市,已经符合准入门槛了。现在大概来讲有70多个,国家批的规划有40多个。在国家批了规划下面,轨道交通项目,地方就直接可以自己安排投资了,自己去批项目了。由于国家审批权限下放,由于准入门槛相对的降低,所以轨道交通从投资来讲,我认为在所有基建领域的投资是最快的。
国家主要投融资政策导向,围绕有效扩大需求,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就是有效投资就是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大投资。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翻两番。第二是补短板,补短板本身的内涵也是比较丰富。有补硬的短板,也有补软短板。软短板就是围绕硬短板体制机制的改革,叫做软短板。硬短板的话,主要是在这些领域,国家也有专门的文件。
十二五”以来,最早从“十一五”末开始推的地方投融资模式的转型。地方的投融资模式,以平台公司为代表的投融资模式,是一个“单条腿”走路的模式,单纯依靠政府的信用来进行融资和投资,这样的模式。从现在来看的话,早几年来看的话,这种“单条腿”走路的模式已经是不符合现在防风险的要求,防财政风险,防金融风险的要求。按官方的称呼,叫防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确实已经很难满足这个要求了。
所以地方的投融资模式的转型,是从高度依赖政府信用的模式转向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双轮驱动。两条腿走路,把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把地方政府的风险向企业和项目自身信用转移。
扩大地方政府的债券规模,包括地方政府的一般债和专项债。这个就是三年来推广的PPP模式,很重要一点,当然是提高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PPP模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引入企业和项目自身的信用,把一部分市场化程度更高一点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引入民间来投资。把社会资本、企业和项目自身的信用引进来。还有平台公司的转型,向市场化转型。理清政府和平台公司的关系,算清账。老子的债务是老子的债务,儿子的债务是儿子的债务,支持改革的趋向。
必要时以中央信用支持地方融资发展,从2015年下半年四季度开始,国开行和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这个就是必要式以中央信用来支持地方融资投资发展很重要的举措,之所以叫它必要式,完全是因为宏观调控的需要,完全是因为经济形势稳增长的需要。如果说判断经济形势稍微好的话,这种必要性的政策措施就要退出了。2017年到现在半年快过去了,专项建设基金还没有一个影子。到2017年的形势,甚至到2016年下半年以来,总体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是绝对的拐点,但单边下行的经济形势,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了企稳的重要迹象,很多先期指标也支持企稳的判断,很多必要的措施就可以推出了。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堆积在银行体系。金融风险如果堆积在银行体系的话,很可能银行体系会撑不住,但一些金融风险,我们的直接融资是分散性投资,分散性决策。分到很多人头上,即使是出现了金融风险,但是很多人承担。从防风险的角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还有很重要的考量,加杠杆,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