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四部门联合制定的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相关意见,这是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提出东北振兴26条举措的一种延续,也表明了国家振兴沉寂东北的决心。其中关键政策是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曾经的东北,工业基础好,技术人才多。70年前,东北地区的工业规模亚洲第一,人均收入在当时名列世界第四;70年后,白山仍然矗立,黑水依然流淌,大自然的山水并没有变,经济的发展却陷入了历史的沉寂低谷期。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东北地区经济如同其气候一样,火热不起来。
有关东北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总结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点:结构不合理、东北体制有问题、东北的“投资怪圈”难以破除、东北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等。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在我看来,东北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人的问题。人才外流是东北经济建设中最大的损失,东北经济屡振不兴的关键,也同样是人的问题。人口、人才、人力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第二次东北振兴的结果将不容乐观。借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来回答:“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东北人口红利消失,年轻人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流向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这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最大危机。
与许多东南飞的孔雀一样,身为东北人的笔者,在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到南方工作和生活。
与东北相比,南方企事业单位无论在软实力还是硬实力上,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是一种“完胜”。收入更高、政府的廉洁度更高,办事效率更快,社保和医疗体系更健全,对人才的重视度更高等。
以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为例,积分入户政策网罗了无数外来的技术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这些人才为深圳经济不断注入活力。反观我的出生地吉林,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是令人失望的。拥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外地优秀人才想在吉林省安家落户,没有人才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得到户口的方式只有报考公职或是在当地购买房产。
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东北三省的执政者需摒弃“短视”和转变发展思路,解决好“人”的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计划,使人才愿意到东北来,愿意留在白山黑水间。在人才问题上,东北三省的地方政府需要更多地向深圳和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
在今天这个“大众创业”的互联网+时代,依靠自然资源和旧有的重工业优势来实现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与沿海省份相比,东北的地理位置无大优势,如果人才再持续严重流失,创业激情与创新精神将难以激发,东北必失去未来。
如果将东北振兴计划看作是一个剧本,那“人才”便是演员,人才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则是演技。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演员或是演员演技过差,拍出来的剧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东北孔雀东南飞”问题解决之日,便是东北经济复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