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混凝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展望

2016-12-15 14:21:10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加码,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首当其冲,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出现下降走势,官方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仍有2.14%的增长,其他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均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延续下降走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复,混凝土的需求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加码,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首当其冲,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出现下降走势,官方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仍有2.14%的增长,其他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均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延续下降走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复,混凝土的需求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一、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现状

  1.1需求端: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加速,有力拉动混凝土需求

  2016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7个百分点;其中与拉动混凝土需求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完成30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6个百分点。

  图1: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与历史情况比较(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尽管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但从拉动混凝土需求的细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两大重点需求终端投资增速与去年相比却出现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比47%左右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3.6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0%的道路运输业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1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降1.7个百分点;另外占比较大的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明显上涨,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略有下滑。

  图2:2016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2015年下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渐升温,今年更是出现火爆行情,在去库存及火热销售行情的双面刺激下房地产投资升温,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为5.8%,较去年同期上涨3.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在去年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呈现快速上涨局面,上半年累计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近15%,后期开始回落,前三季度降至6.8%。

  图3: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投资升温和基建投资的较快增长是保障混凝土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商品混凝土消耗量增长的同时,混凝土电杆、混凝土预制桩等制品产量也出现明显上升,较去年全年增长率有明显好转。

  1.2供给端:产量增速上涨,价格低位回升

  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官方统计商品混凝土产量1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跌至2.14%;其他统计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不一,且走势也出现差异: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统计数据为产量18.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7%;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统计数据为18.34亿立方米,同比减少7.7%;中国混凝土网的统计数据是22.23亿立方米,同比减少6.24%。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商品混凝土产量为12.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增速较去年全年有所回升。

  图4:商品混凝土产量及增速走势(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从市场行情来看,上半年价格与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下半年开始混凝土原材料端出现了大幅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商混价格跟随上涨,8月份开始突破去年同期水平。

  图5:商品混凝土价格走势(C30,元/立方米)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

  下半年以来,水泥价格全国大面积大幅上涨,砂石骨料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部分地区也相应出台了混凝土指导价格或最低限价,从各省市涨价情况来看,部分省市如河南、山西因环保问题因搅拌站停工价格大幅上涨,金隅、冀东重组后大幅调高京津冀区域水泥售价混凝土价格相应明显提升,有一些地区如贵州、江西、河北等地水泥价格的大幅上涨并未传导至商混端。

  9.21货运新政出台后,运费大涨,这将直接对混凝土终端客户产生影响,提供运输服务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在运输成本增加后必然也将降成本转嫁至商品价格。

  从行业盈利情况来看,1-8月份,整个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254.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利润总额384.5亿元,同比增长6.5%;行业整体应收账款较去年同期上涨7.5%,8月末应收账款净额为2734.2亿元。

[Page]


  二、行业热点事件点评及痛点、难点剖析

  2016年以来,混凝土行业及上下游相关行业内出现了很多热点事件,对混凝土行业影响重大,行业存在一些老生常谈的痛点与难点,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热点事件1:水泥企业联合大幅、多轮涨价,混凝土行业成本压力大增

  2016年春节淡季之后水泥价格并未像前两年一样继续疲软下行,而是触底反弹开始了上涨行情,此轮上涨维持了两个月,是需求快速上涨、前期错峰生产停窑多轮因素叠加导致;随着后续需求的释放速度有所放缓,水泥价格出现回落,然而从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34号文出台后,各地组织开展了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动员大会,于是统一限产提价成为重要且普遍的手段迅速传遍全国,价格一轮又一轮大幅上涨,令混凝土企业措手不及,成本压力大增。

  事件点评:水泥价格的大幅上涨一方面是价格低谷反弹,显示了水泥企业较高的议价地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可以有较快、较好的反应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或一致响应涨价“号召”。混凝土行业集中度偏低,混凝土企业作为议价能力较弱且的一方,应对水泥企业的大幅涨价最终仍是无可奈何。有地方协会指导混凝土企业进行相关法律追究,但水泥企业端则认为混凝土企业抵抗的方向不正确。混凝土作为原材料--建筑的中间环节已成为“弱势群体”,在长远来看混凝土企业需要努力改变自身的行业地位,而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尽快化解成本端价格的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

  热点事件2:环保严查,一些地区现搅拌站“强拆”

  每年媒体都有混凝土搅拌站遭遇关停的报道出现,一方面是无资质企业关停,另一方面是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整改、处罚,今年出现的河南省混凝土搅拌站“强拆”、大面积关停的情况却是不多见。7月下半月中央环保督查巡视组进驻河南,于是迎来了河南史上最严环保月,90%的商混站停产,郑州中牟县商混站强拆力度最大,原因是无资质经营、环保不过关。郑州市对有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开展全面验收,验收一个复工一个,不达标的坚决不允许复工,没有资质,土地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件不全的列入首批强拆项目。

  事件点评:河南省此次环保督查影响之大、涉及面之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并且在环保的大旗下揭露了众多无资质、证件不全的搅拌站。混凝土行业进入门槛低,对于资质是否取消业内仍有很多不同看法,然而在资质作为一个经营前提仍无法保障的现状下,资质是否取消是否需要与进入门槛的重新设置并行考虑?在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环保因素将引起越来越高的重视,企业经营的外部成本也将逐步内部化,但愿这次河南的环保严查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其他地区的混凝土企业需要尽快自查自省!

  热点事件3:装配式建筑占比30%,是否会对商混企业有冲击?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9月份再次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此举对于预制混凝土行业是一大利好,而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却似乎有不小的冲击。

  事件点评:装配式建筑、建筑部品化、住宅产业化,这些相似的概念似乎都是建筑领域的改革与进步,而作为建筑材料提供方的预制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行业则需要紧跟需求终端的变化,不仅有可能要改变自己的产品,还有可能要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与经营范围。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各地也都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和鼓励标准,在建筑业变革风起云涌的同时,预拌混凝土行业看着这种变化也忧心忡忡。如果建筑端建筑型式发生变化,预拌混凝土企业未来的终端客户是否将发生巨变?有条件的混凝土企业是否也继续考虑产品链的延伸?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彻底颠覆当前的混凝土行业格局。然而建筑领域对于当前涌现的装配式建筑热潮也有一些冷思考,从技术到市场似乎仍有一些不适合大力推广的理由。但是混凝土企业需要看到建筑端的改革动向,进而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

  热点事件4:暴雨倒逼“海绵城市”加速推进

  2015年8月和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顶层设计上支持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内涝反复发作刺激“海绵城市”建设加速,2016年南方湖北、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普降大于,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成了名副其实的“泽国”。武汉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将“海绵城市”这一话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件点评:海绵城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功能出现较多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3月份住建部印发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然而在建设资金问题上政府资金补贴却杯水车薪,为了拉动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对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城市给予补贴,但与所与PPP面临的问题相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一线从业者认识不一,对于海绵城市的详细规划仍需要系统化思考。

  热点事件5:某些地方行业协会为商混“定价”,是否有“违法”嫌疑?

  6月,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在行业会员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执行质量控制价的决定》,决定自7月1日起,新签订的预拌混凝土合同供应预拌混凝土的价格不得低于市住建委和协会网站5月5日发布的质量控制价(例如C30质量控制价为320元/立方米),一时间引起业内热议,业内相关人士在自媒体上发表了对质量控制价的不同看法,有人对此提出是否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规定,以及是否有定价权的质疑,有人认为协会发布的执行质量控制价的决定打开了预拌混凝土行业自我救赎之门。

  事件点评:且不论行业监管部门是否有定价权,单就纸面公告出台最低限价的事情来讲,不单单是北京市混凝土协会一件案例,今年3月份辽宁省水泥协会针对不同区域水泥熟料进行最低售价限制。在2013、2014年有新闻报道混凝土和水泥行业的价格垄断案例,例如2013年江苏省物价局根据举报依法对南京混凝土协会及部分混凝土生产企业开展反价格垄断调查,根据《反垄断法》对实施价格垄断的南京混凝土协会及37家涉案企业做出共计罚款3900万元的裁决;2014年东北三家水泥企业实施价格垄断被罚款1.1亿元。那么上述质量控制价的做法是否也涉及到垄断呢?除此之外,市场原则下产品质量决定价格,混凝土质量要通过“控制价”来保驾护航是否也有些偏颇?

  新的热点的出现为混凝土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同时行业中仍有一些由来已久的痛点与难点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1、质量问题 混凝土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难以控制,一方面原材料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人员素质整体仍比较低,再次混凝土装备也没有围绕行业来进行设计,最后,下游需求越来越细化、复杂化。混凝土行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跟不上下游需求的变化,同时质量管理、质量监管环节太薄弱,缺少质量体系构建,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缺乏有效政策引导 混凝土行业散且乱的现状与缺乏普遍的有效政策指导有关,企业对政策的研究偏少,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不够准确和具体,因此也无法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有企业认为混凝土当前的乱象与缺乏有效布局规划有关,应该结合城市规划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布局提出详细量化指标,并提出较具体的专项规划。

  3、环保问题 商品混凝土在二十年前对城市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个行业、企业自身的环保工作却太少,粉尘污染、对道路的破坏等破坏了企业与行业形象,是的企业不被社会认同。同时由于税收贡献不大,难以得到政府重视,在政府进行环保排查、治超治限的时候,混凝土企业总是首当其冲遭遇重点治理。

  4、议价地位低 混凝土作为原材料与建筑之间的加工环节长期以来形成的销售方式、订单方式及付款方式令企业在产业链中只有较低的议价能力,造成巨额应收账款成为挥之不去的痛点。

[Page]

  三、“十三五”发展趋势

  3.1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为混凝土行业指明方向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保证经济中高速增涨、深入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与混凝土行业相关且对行业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细节有:投资方面要提高投资效率,更好发挥社会投资主力军的作用;传统制造业鼓励企业并购,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集中度高、分工细化、协作高效的产业组织形态,支持专业化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上述各方面为混凝土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1、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互联网+混凝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需求端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4、绿色生产与环保意识将进一步加强

  这些方向与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方向一致,将成为引领行业“十三五”各项政策和指导意见制定的基本方向。

  3.2 需求端发展趋势为混凝土行业指路

  住建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定量化发展指标,为混凝土行业发展指出了发展空间,同时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成为混凝土行业的指路明灯。

  住建部“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轨道交通路线长度达到6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十三五”时期,全国开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2000万套,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潍坊改造;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米。

  大幅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过40%,新建建筑执行标准能效要求比“十二五”期末提高2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

  改善措施中再次强调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同时稳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及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7公里/平方公里左右,道路面积率为13.78%,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长度为3069公里,从近几年发展来看,中国城市建设与道路长度(面积)共同增长,但道路长度增长速度低于城区建成面积,而道路面积增长速度高于城区建成面积增长速度。

  图6: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住建部,中国水泥研究院

  “十二五”末城镇基础设施现状及住房情况与“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表1:住建部“十三五”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数据来源:住建部

  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空间,轨道交通目前仍有近4000公里在建里程,从过去五年的建设速度来看,如果未来五年能够按照过去五年建成里程年均增长速度来建设,到2020年完全可以超额完成目标。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屋建设仍有较大建设空间,从而为混凝土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拉动空间。

  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为混凝土行业指明未来发展道路,绿色、环保、节能建材产品成为建筑市场需求主流,因此,混凝土企业需要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

  3.3建材工业发展规划及混凝土行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具体发展任务

  2016年8月和10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与工信部分别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指出了具体发展思路。

  工信部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涉及到混凝土行业的未来五年发展方向有:

  水泥基材料主营业务收入在水泥及制品行业中占比超过60%(2015年为53%)

  推广清水混凝土装饰装修部件。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

  关键技术培育:水泥基复合材料设计及智能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

  标准规范推进:制修订混凝土、砂浆、掺合料等产品标准。

  发展循环经济: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和机制砂石等产品中提高消纳产业废弃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纳固废的品种。

  “互联网+”推进:在水泥制品、墙体材料、石材等行业,推广基于互联网的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单项业务环节应用。

  上述《发展规划》中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基本全部是归拢到水泥行业当中的,可以看出在整个大的建材工业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只是一个中间行业的存在,除了一部分创新产品受到国家鼓励,大部分同质化的产品是需要依附于建筑端需求而变的。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例如到2020年80%的搅拌站达到绿色生产一星级及以上水平,其中50%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水平。并提出了预拌、预制领域的发展重点,预拌混凝土领域的发展重点是: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包括推广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强度混凝土的高性能化;通过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消纳固废,减少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环境,使混凝土产业成为“资源的再生器”。

  混凝土“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行业“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包括材料、技术(包括应用技术)、设备、产品以及商业模式、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化发展等方面,对行业作出了全面的指导,指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

  材料:加快水泥基材料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重点研发低热型通用性水泥基材料,突破材料高性能化和绿色低碳化的关键共性、前瞻性、战略性技术,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技术: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线监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混凝土性能的精准设计,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生产效率;研究开发超大体积、超深地下空间、超深水下工程、超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应用技术。

  产品:如研究开发C80及以上结构混凝土材料体系和生产技术、超高泵送技术,实现生产与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和常规化;研究开发C30及以上高承载力、高透水性混凝土材料体系,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不同需求;研究开发C60及以上轻骨料混凝土及泵送施工技术,满足超高、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轻质高强要求;

  设备:研究开发智能监测和调整混凝土工作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研究开发绿色混凝土工厂的工艺与成套装备,特别是粉体工艺与装备技术,大幅提高混凝土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研究开发现代化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绿色工厂,形成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成套装备,生产以粉体、骨料、预拌混凝土、陶粒为主的再生材料产品。

  商业模式: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加码,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首当其冲,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出现下降走势,官方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仍有2.14%的增长,其他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均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延续下降走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复,混凝土的需求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2016-12-15 14:21:10

2014年,全省水泥散装率78.50%,同比提高0.9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水泥散装率77%的一类考核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2015-04-19 09:04:30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经理江浩出席2015中国水泥网年会并做《“互联网+”在钢铁行业的实践》的主题报告分享。

2015-04-16 10:21:12

最深入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年度分析与展望、最全面的行业数据资料统计尽在中国水泥研究院(CCRI)年度力作--《2014预拌混凝土行业年度报告》!

2015-01-29 09:21:26

台泥今年第4季度积极展开并购动作,从湖南西南一路到贵州东南,3座厂衔接起来刚好可以整合大陆西南方市场。台泥并购动作频频、抢占市场份额,聚集西南水泥市场巨的众多水泥巨头不会无动于衷,面对巨大的水泥市场空间和价格上升空间,可以预见的是,群雄逐鹿的态势势必将更加激烈,并进入更高层次。

2014-11-19 01:46:58

On November 21,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002302) issued a prospectus for issuing stocks to specific targets in 2021. The company plans to introduce Conch Cement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through this issue, and Conch Cement will subscribe for 183 million shares, accounting for 12.48% of the total equity after the issue, becoming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sue is to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supplement liquidity and repay bank loans, 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the company an annual increase of 8.85 billion yuan in operating income and a total profit of 708 million yuan, up 38.71% and 78.23% respectively fro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