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智能工厂建设,将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物流等应用到水泥生产全过程,推动了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的演变。
但在水泥行业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的同时,也遭遇到技术、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难点。尤其是目前,水泥行业面临着智能升级征途上最大的阻力—缺钱!
从水泥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情况来看,在水泥行业利润高企时,智能改造数量、质量都在不断加速,而在今年全国“价格战”硝烟四起,水泥量价利齐跌,多数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智能制造也有了“偃旗息鼓”的趋势。
“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改造,确实成本不小。”一业内专家表示,水泥企业的智能升级涉及的内容多、持续时间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一方面,水泥企业在形势严峻的当下,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活下去”,对智能升级、节能改造显得“有心无力”;而另一方面,智能化已然是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不能及时抓住智能升级的机遇,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
是“短痛”还是“长痛”?是先有“钱”再“升级”,还是“先升级”再有“钱”?这考验着诸多水泥企业的智慧和抉择。
如何用最少的钱达到智能改造的最优化?如何达到企业利润与智能升级的最佳平衡点?2023年11月29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第五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大会以“数据驱动决策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诚邀行业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和推动水泥行业的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