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废处置方式中,水泥窑协同处置是一种综合优势明显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可适应约80%种类的危废处置,可处理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固废、污泥、污染土壤等,水泥窑协同处置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可以作为固废处置和危废处置的重要补充。
通常所说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都是用的新型干法窑炉,主要原理是利用水泥高温煅烧窑炉来处理固废和危废,水泥窑煅烧时温度可高达1400-1600摄氏度,窑内呈现碱性环境,有效避免酸性物质和重金属挥发,在这样的焚烧环境下,二噁英很难形成,有机物被彻底分成无害化.
同时水泥窑煅烧产生的热能被回收,残渣和飞灰作为水泥组分进入水泥孰料产品中,有害物质都可全部固熔在水泥熟料的晶格中不能再逸出或析出,最终实现资源化和废物减量化,相比其它固废处理方式,水泥窑处置的更彻底,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政策: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快速发展
2006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大型水泥厂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水泥厂作为固废处理综合利用企业。后来,国家又发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662-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渐形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标准规范体系。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限制水泥窑生产,特别是华北冬季供暖期,原则上水泥厂不能生产,但不包括协同处置的水泥窑,这个政策对水泥企业吸引力巨大,在长达3个月的供暖期,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可以继续生产,不受政策限制,在2014-2016年水泥窑协同处置市场发展迅速。
有数据显示,我国4000多家水泥企业中,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截止到2017年年中,我国已获得危废经营许可证的水泥协同处置危废能力约200万吨。
成本:较传统工艺优势显著
在危废处置成本方面,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优势明显。
首先是初始改造成本低,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投资额在1000元左右/吨处置产能左右,而新建或改扩建传统危废焚烧炉设施的平均投资一般为0.3-1.6万元/吨处置产能。
其次是运营成本低。根据《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污染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前我国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的收费一般为5000-6000元/吨,而水泥窑的实际处置收费大概为2000-4000元/吨。在实际处置成本方面,由于难以将危废处置与水泥生产的成本严格区分与分拆,经验数据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吨成本约在500-1000元/吨,而焚烧炉处置成本约为其2倍以上。
适用性:处置品类达总品类的80%
当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工艺,可涵盖约40大类危废处置需求,占2016年新版国家危废名录50大类危废种类的80%以上。在行业技术标准编制中,已经将将辐射性废物、医疗废物与易爆废物等类型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水泥窑区域分布与危废产区匹配度较高。水泥是传统意义上的“短腿”产品,普遍认为其经济销售半径为公路<300公里、铁路<500公里。因此水泥产能的密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建需求直接相关。同时,危废来自工业生产过程,同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水泥产能分布与危废产量分布情况区域匹配度整体较高。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的区域适用性较强,适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普适的协同处置技术,填补全国各地传统危废产能供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