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建筑史上往前推进一大步,水泥是答案,但我们也知道水泥不会永远是答案”这是不久前台泥最新企业形象片中提出的一个命题。水泥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建筑发展历程,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但是水泥不会永远是答案,那么未来的答案在哪里?
在着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中,对于人类文明有过这样一个表述:“给岁月以文明”。
这句话并不难以理解,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仅仅几百万年,相较于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微不足道。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有多长,也不可能知道人类是否会一直是地球的主宰,但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赋予人类存在的这段时间“文明”。
水泥本应是环保产业的一部分
公元1824年,英国人首先申请了“波特兰”水泥专利。从那时起,人类开始拥有了一种廉价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如今近两百年时间过去了,水泥工业不仅仅支撑起了近代世界文明,并且经过不断的技术迭代,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水泥诞生之初无疑是高能耗、高污染的。由于需要将石灰石煅烧成熟料,大量的燃料被用来煅烧,加之燃料燃烧,石灰石煅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并带来难以计数的二氧化碳排放,水泥工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作为一种建筑必须材料,水泥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它是文明发展的需要,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排放不可避免,但是水泥并不应该以环境“破坏者”的姿态出现,相反水泥更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美好家园的创造者。
在水泥被发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水泥工业的生产面貌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余热发电成为水泥长标配,大大提升了水泥厂能源利用率;电、袋除尘器的升级换代将粉尘排放降到近零水平;SNCR、SCR以及各种前端治理方式的推陈出新,让水泥氮氧化物排放量最低降至50mg/m3以下;绿色矿山、厂区绿化、协同处置固危废……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上,水泥工业正一往无前。
日前,台泥(贵港)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将形成年处理30万吨固危废与3万吨市政污泥能力,为目前为止国内单厂最大规模。该项目是台泥集团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价值链的旗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危险废弃物处置的重要生力军。这是台泥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里程碑,将为社会承担减废及处置废弃物的责任,为打造“无废城市”而努力。
在与媒体交流过程中,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表示,40多年来,水泥工业能耗、污染物排放不断降低,环保成就已经改变了水泥厂原有面貌,但是社会对水泥行业的谅解与水泥工业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存在巨大差距。截至目前,依然有大量的民众片面的认为,水泥是环境的破坏者,传统的认识依旧没能改变。
张安平认为,没有水泥就没有我们当前的经济成就,民众对水泥行业的误解归根到底是缺少了解,不知道当前水泥工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看待水泥行业时,心态依旧放在20多年前。
诚然,水泥生产必然会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而作为水泥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责任,这也是台泥想方设法要实现水泥生产零排放的重要原因,正如写入台泥发展理念的那句话一样“环保是责任不是成本。”
台泥要做绿色环境工程公司
台泥(贵港)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是当前国内单项规模最大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但这却并不是台泥唯一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资料显示,除贵港以外,今年台泥会在韶关及和平等厂区争取废弃物处理合约。同时,在广西、辽宁、四川等20多个厂区、近三十个水泥窑,争取与当地政府协同垃圾资源化处理。
此外,台泥贵州安顺厂,已在2015年12月,与当地平坝县签订25年政府付费营运合约,每日处理当地生活垃圾200公吨,是第一个水泥窑协同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并已正式运作。即将在年底投产的台泥广东韶关水泥厂,也已在2016年7月,与当地政府签定协同垃圾资源化处理合作协定,预计开始投产后,可透过水泥旋窑每日焚烧处理200吨以上生活垃圾量。
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异军突起成为国内水泥行业发展的一大热点,而这似乎也将为水泥工业向民众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提供一个好机会。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为化解垃圾围城问题带来巨大帮助。
北京台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巍称,“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从工艺上来讲是能够完全无害化。”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推广将为改善民众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帮助,并最终使水泥厂变身城市伴生产业,成为城市绿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张安平曾表示,水泥是人类文明的黏着剂,是推动人类文明往前迈进的力量;然而台泥集团也晓得,水泥不会永远是答案。因此,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台泥已迈向全新里程,转型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处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间复杂关系的绿色环境工程公司”。
水泥给岁月以文明
水泥建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了民众生活,创造了宏伟的建筑奇迹,但更重要的是水泥让岁月沉淀出的文明更加璀璨,让地球永续发展。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水泥企业,台泥曾经干过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2007年,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遗孀辜严倬云女士提供“泰和农场”部分土地,台泥企业团许下长期承诺,共同参与打造植物的诺亚方舟,成立“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落实国际热带植物保育基地计划。2008年“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成立,目前该中心以超过31000中植物收藏规模冠绝全球,为实现永续地球生物物种丰富多样的愿景提供了保障。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在与媒体交流中曾说道:“有些我们公司做的事情,并不是以利益为核心的,有些该做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做。”水泥是连接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桥梁,同时水泥企业也是有“思想”的社会个体,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力所能及的为地球永续发展做出贡献,台泥主导成立植物保育中心或许正是有基于此。
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水泥行业利润高涨,在一定程度上为水泥行业进一步加强环保建设,改善行业社会形象提供了机会。通过补齐在环保、节能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水泥行业也将真正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张安平所言,“台泥做很多东西,跟赚钱没有关系,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长久以来,水泥工业都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而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耗能和污染物排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甚至通过在协同处置、公益活动、绿色矿山等方面的努力,从更多的角度建设美好家园。
水泥不仅创造文明,更让文明璀璨、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