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 一句来自上海人民灵魂的拷问。近日上海人被垃圾分类逼疯,而上海分类垃圾桶被抢购断货、甚至限购。如果问现在上海哪里人最多?不是地铁、不是公交站,而是每个垃圾桶周围。
7月1日上海将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届时,上海市在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之外,还将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北京市早在2012年3月就开始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目前,该条例的修订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近期曾公开表示,北京将参照上海经验,对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处以不低于200元的罚款。
此外,浙江、重庆、长春、苏州、太原、合肥、兰州等地已相继出台地方性垃圾分类法规或管理办法。
日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下称“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进行了专章规定,并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是大势所趋也将对水泥窑协同处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一种处理垃圾的方式正应运而生,目前部分水泥窑可处理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工业固废、污泥、污染土壤等。作为固废处置和危废处置的重要补充水泥窑协同处置发展势不可挡。
20世纪70年代,国际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开始发展,首次试验于1974年加拿大Lawrence水泥厂,到目前为止,欧洲、北美、日本等国家已有30多年的研究应用历史。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面积极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也建立了相关技术体系和政策规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国家政策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产业废物,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住建部还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纳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等试点示范。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是利用水泥回转窑温度高、热容量大、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在处置生活垃圾时可充分利用垃圾自身的热量和燃烧后的灰渣,与水泥生产工艺有机结合,大大减少了传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保运营成本,最大程度的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使垃圾“变废为宝”。
虽然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存在很多优势,我国也大力推崇与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应用依旧停滞于起步阶段,而垃圾分类就是当前阻碍其走向新阶段的“绊脚石”。
华新水泥副总裁、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兵在与中国水泥网交流时也曾谈到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状况。他认为,以国际通用的热值替代率TSR(Thermal substitution rate)即替代燃料的热值占熟料生产所消耗的全部热值比例来衡量水泥窑协同处置的资源化应用水平,我国目前平均TSR尚不足1%,而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可以达到50%以上,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接近100%。
对于TSR严重偏低的原因,杨宏兵认为与我国生活垃圾质量差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TSR普遍较高的原因在于垃圾的源头分类,致使最终送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衍生燃料热值高、水分低。而我国垃圾分类刚刚开始,垃圾含水量高平均45%-60%且无机物含量高。
由此可见,随着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或将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针对其是否可以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进一步发展,笔者与很多业内人士进行了交流,他们普遍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
首先,生活垃圾分类可以降低水泥厂的投入成本。在未对生活垃圾分类之前,水泥厂若想提高热值就需要在将生活垃圾投入回转窑之前进行预处理,降低含水量和无机类杂物。这就意味着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实际上是水泥厂的“负担”。
另外,对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果将垃圾分类化处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不过也有部分人士对垃圾分类忧心忡忡。在与一位水泥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可以感受到他的焦虑。他认为垃圾分类是好事,理论上说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但另一方面,他担心热值较高的可能会不交给水泥厂处理。如果高价值的焚烧发电等行业拿走了,低利用热值的部分塞给水泥厂,则水泥协同处置将会更艰难。
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相比,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减少了国家对上网电价的补贴(每吨生活垃圾按280度电计算,上网电价0.65元/度),因此,基本上处于赔本经营或略微持平的状况。如果垃圾分类后将价值不高的垃圾分给水泥厂则会加大水泥厂的负担。,
总的来说,垃圾分类是世界性大趋势,笔者认为垃圾分类对水泥厂利大于弊,至于水泥厂与政府如何协调沟通实为后话。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水泥窑协同处置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