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与中国建材这对曾经的“对手”正在“化敌为友”,从水泥主业到危废处置,马不停歇的动作,似乎预示着双方的“蜜月期”已经到来。
据中国水泥网消息,3月18日,海螺创业公布,2019年2月12日,一间合资公司,即海建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注册成立,该公司乃由公司全资附属海创国际与中国建材全资附属中国建材控股共同设立。
为此,公司董事会宣布,2019年3月18日,公司与中国建材订立合资协议,内容有关合资公司事宜的管理及治理以及公司与中国建材之间的合作范围。根据合资协议,合资协议订约双方合作的目标及范围为由合资公司于中国成立一间有限责任公司(即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目的为于中国从事固废处置业务。
外商独资企业将全权负责投资(不论以控股、参股或其他投资方式)、经营及管理中国建材从事水泥相关业务的若干附属公司(“关联水泥企业”)现有及未来的固废处置业务,预计规划处置总产能不少于300万吨╱年:
1.对将由中国建材关联水泥企业拟建设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由外商独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在中国建材关联水泥企业的协助下,与中国地方政府磋商潜在投资,并就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拟定项目订立投资协议;
2.对中国建材关联水泥企业已在其目前所在区域参与建设并已投运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如外商独资企业提出要求,中国建材须与外商独资企业讨论将关联水泥企业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给外商独资企业
3.对中国建材关联水泥企业在其目前所在区域已与第三方签订合作协议或已开展前期报批及正在建设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中国建材须促使关联水泥企业协调相关第三方将其权利义务转让给外商独资企业。对于中国建材关联水泥企业在相关项目公司中的股权,中国建材须与外商独资企业讨论将关联水泥企业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外商独资企业。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上述外商独资企业为:安徽海中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纪勤应;公司其他高管包括:副董事肖家祥,董事兼总经理:李大明等等。
今年以来,海螺与中国建材的合作当然不止于此。海中环保成立不久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公示了芜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1%股权及转让方对标的公司持有的人民币3.9639915328亿元债权的相关公告。
从业内人士处获悉, 海螺水泥将接手芜湖南方水泥转让的51%股权及公司持有的将近4亿元人民币债权。早期有市场消息认为存在两种方式,第一,海螺全盘收购。第二,以海螺与南方水泥合资成立的海中贸易平台进行收购。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芜湖南方并入海螺,对于中国建材和海螺而言可谓共赢。关于本次收购的谈判在春节前后便已达成,除了芜湖南方51%的股权,还包括了近4亿元人民币债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芜湖南方这么多年来过得并不舒服,强敌如林,处处受到牵制。”当地一水泥从业者称,“海螺的介入反而会让他的经营环境变好,有利于后续的发展,特别是新生产线点火投产后。”
分析人士认为,海螺水泥收购芜湖南方并非结果,而是海螺水泥与南方水泥在华东地区进一步加强联系的动作之一。未来,双方无疑将进一步在熟料、水泥销售方面展开新的合作,长三角的水泥行情稳定性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时间回溯至2017年10月,海螺水泥与南方水泥共同出资成立的安徽江北海中建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芜湖成立。该公司是海螺水泥和南方水泥所生产砂石骨料、熟料、水泥等产品的统一供销平台,当时有行业评论员认为这是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升级。
一年多的时间,从市场合作到危废处置再到生产线转让,海螺与中国建材互动频频。
当前,国内水泥行业虽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行业利润达到了空前的高位,水泥价格也整体保持了良好态势,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产能过剩问题依旧是制约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下滑,产能过剩问题也将日益严重,去产能是水泥行业走出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水泥作为一个周期性产业,自身发展其实有着明显的轨迹可寻。通常情况下,一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初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经济高速增长都会带来水泥需求的迅速增加,进而推动产能持续扩张。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发生变化,水泥需求也将不可避免的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工业发展历程来看,基本符合了上述规律。以日本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水泥产量曾一度达到8000万吨左右,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下滑,水泥需求降低,到90年代已经腰斩到4000万吨左右。为应对产能过剩,日本一方面关停了部分水泥企业;另一方面产能集中度大幅提升,形成了数家水泥企业共同瓜分市场的局面。
目光回到国内,近年来在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大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正在逐步明朗,合作日益增多。海螺与中国建材的合作集中在了当前行业关注的几大热点方向,即:市场整合、危废处置以及生产线重组。
综上来看,两大水泥巨头之间的合作,存在其必然性。在时代大趋势面前,在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竞争与合作将共同存在,未来国内水泥大企业或将难以避免的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