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自2015年开始投资保持逐月同比下滑的状态,而作为投资拉动的水泥行业早在2012年就显示出产需下降的趋势,尽管2013年在前期低水平基数下有所上升,但2014年至今产量均呈同比下降走势,而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更是早在2013年年底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走势,而这一下降走势持续到今年3月底4月初。自4月份开始,东北地区水泥价格也出现了类似于华北地区的走势,开始探底回升,但从需求端来看回升有限,价格主要推动力量同样是供给端为调整企业亏损而进行了价格抬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截止到6月底,东北地区水泥企业报价的大幅上涨实际落实幅度远远小于预期,且中小企业报价大幅低于主导企业的现象仍然存在,市场高价成交量较小。
截止到6月末,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指数为94.8,月环比上涨0.38个点,较年初上涨2.1个点。6月份东北地区水泥市场保持相对稳定,前期的涨价未能到位,企业、地方协会等各方面仍在力促涨价的落地。
图1:上半年东北地区及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上半年,在结束冬季错峰停窑之后,辽宁省企业恢复生产后遭遇的依然是需求疲软,企业库存压力不断加大的危机,于是5月份辽中地区企业开始停窑限产,停窑时间为半个月。6月初停窑结束企业抬高挂牌价达40元/吨左右,但实际涨幅未达预期,6月下半月,辽北地区大厂挂牌价出现回调迹象。在调研中获悉,辽中主导企业计划7月份再次停窑,待库存消耗完毕再行开窑。从市场价格跟踪情况来看,辽中地区P.O42.5散装主流出厂价实际多在220-240元/吨左右,相比5月份涨幅有限。
吉林省同样在协会的主导下企业强烈推涨,5月底各主导企业报价普涨50元/吨,要求6月份开始执行,协会要求6月1日期强制执行涨价,主导企业领头执行,中小企业报价陆续跟进,然而从市场反馈来看价格提升之后部分还在低价的订单提货进度提前造成销量段时间内上升的景象,然而新的价格行情下成交减少,市场需求不足仍是硬伤。6月下旬中小厂家产销不佳,各类优惠政策频现,报价或明或暗出现下调现象。
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有重点项目支撑需求尚可,对与区域内水泥价格的上涨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同时黑龙江系部主导企业在辽宁、吉林涨价之际也有推涨之意,6月初哈尔滨主导企业报价上涨,但从市场成交来看高价有价无市,仍以前期低价订单为主。局部地区的重点项目受惠的也仅仅是区域内大厂,中小厂家出货多不理想,实际销价较为灵活。同时吉林、黑龙江不同规模的企业报价差价较大的现象仍然存在。
图2:上半年东北三省P.O42.5散装水泥价格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
1-5月份,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同比下降30%,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超过30%,整体来看新开工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也有所下降,未来短期内水泥需求仍然堪忧,没有需求的支撑水泥价格不仅上涨无力,前期的涨幅有重新覆灭的风险。份省份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及新项目数量下降主要是辽宁省,投资及新开工项目数量均大幅下滑,供给端只能靠不断地停窑限产来支撑当前的价格;吉林、黑龙江投资及后续项目较去年同期仍有增长,价格维持力度必定强于辽宁。然而后期如果辽宁省需求及供给端继续承压,水泥流向吉林、黑龙江的量将继续增长,届时黑、吉两省想要保持价格高位也将存在较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