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很复杂,真正需要政府重视的是什么?

2016-06-12 14:48:10

当前,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给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认为,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政府应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当前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

  当前,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给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认为,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政府应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当前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从建立产能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主要协调人的作用、设立专项职工安置基金等三方面,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

  一、正确认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性质

  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性质比较复杂,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周期性特点体现为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弱,并引发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2008年后,全球经济处于深刻调整周期,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艰难复苏。在此背景下,全球需求大幅减弱,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经历长期下跌,与此相关的行业因此受到较大冲击。其中,以钢铁、有色、能源化工等行业最为典型。

  由于周期性本质上是一种偶然性,因此有的观点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中国目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会随之化解。应该说,周期性原因不是导致产能过剩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不能一味指望通过外需恢复来化解产能过剩。

  其次,体制性特点体现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往往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直接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两次产能过剩的出现有类似的宏观背景,即外部冲击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经济下行使需求减少,供需矛盾变得尖锐,过剩产能规模增加。

  除了相同的宏观背景,两次产能过剩爆发之前都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政府主导的投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掀起了一轮新的投资高潮。在此背景下,企业普遍对市场空间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蜂拥而上和重复建设导致1992年-1996年间陆续积累了大量的过剩产能。

  最后,阶段性特点体现为经济转型阶段往往都会出现产能过剩。

  随着经济逐渐走向成熟,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需求减弱会使供需矛盾变得尖锐,导致产能过剩出现。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在完成起飞阶段的最后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韩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集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韩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黎明,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因需求减少而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时期都出现过产能过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时出现产能过剩也符合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用市场化手段来化解产能过剩

  在这些原因中,真正需要政府重视并加以应对的是体制性因素。

  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是造成中国出现产能过剩的根源。地方政府的两大基本目标是“促增长和保就业”。促增长对官员是正向激励,保就业是地方执政的底线。

  政府在刺激消费方面很难发力,但在刺激投资上得心应手。有投资就有增长,有增长就有就业,在这个逻辑中没有效率和公平的立足之地。因此,政府主导投资的重点不是效率而是规模,所涉及的行业自然就是可以吸纳大量投资的重资产行业,如钢铁。

  再加上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过度投资进而导致重资产行业产能过剩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的核心原则即坚持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产能过剩。所谓市场化的手段,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全部只依据市场化形成的产品价格,价格机制是唯一的去产能力量。在这个原则下,可以得出如下两个基本判断。

[Page]

  第一个基本判断是,化解产能过剩需要较长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国际经验表明,用市场化手段去产能大约要经历5到1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会反复经历去库存、去产量和去产能三个阶段,产能水平会整体呈现出阶段性下降的态势。产能过剩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同时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本身的应有之义。因此,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切不能操之过急,更要避免使用行政化的方式实现“快速”去产能。

  第二个基本判断是,化解现有的过剩产能不会造成不可承受的失业率。

  从绝对规模来看,根据估算,化解钢铁、煤炭、有色金属、造纸、水泥和平板玻璃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可能会造成430万左右的失业,占到2015年城镇就业人口的1.06%。也就是说,即使去产能在短时间快速完成,也仅会导致失业率上升1.06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看,如果坚持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去产能,那么最终完成目标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按照5年计算,每年的失业率增加仅为0.2个百分点,完全在经济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当然,个别地区由于产业集中度较高,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失业压力。但从整体来看,去产能本身不会对就业造成过量冲击,特别是市场化的去产能更是如此。

  三、化解产能过剩的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产能检测体系,避免大规模以旧换新。

  建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联合建立设备注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产能检测体系,以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设备情况,加强对产能进行管理。建议检测体系的统计周期以月为主,主要任务是统计和搜集行业的新设备增加情况、产能利用率、供求关系等数据。同时,应及时发布上述统计信息,以引导企业进行科学理性的生产决策,为政府调控相关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去产能过程中应设定技术下限,即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产能应果断去掉。但是,应警惕过剩产能以新技术的形式再次出现。建议各行业根据不同的技术情况和去产能目标,设定固定的以旧换新的比例。例如,每淘汰2单位的落后产能,只能增加1单位的新技术产能。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主要协调人的作用。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重视行业协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发挥其作为居间协调人的作用。以行业协会作为主要协调人能够充分尊重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且行业协会是企业主体的联合,有助于保证民营企业的权利,避免去产能过程中出现歧视民营企业的情况。目前,钢铁行业协会,水泥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由各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补贴对去产能贡献较大的企业。例如,补贴相关企业在固定资产报废和职工安置方面的成本支出。专项基金由行业内全部企业,按特定比例贡献资金成立。专项基金的使用受全体企业监督,每个季度披露基金的收支以及详细使用情况。

  第三,设立专项职工安置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职工安置方式。

  当前,中央已经划拨的专项职工安置资金,但规模上仍需补充。要想有效应对去产能导致的失业问题,专项职工安置资金每年的可使用规模应在1000亿左右,且至少应持续3年。建议财政部每年以增发特殊国债的方式募集资金,补充到专项职工安置资金当中。

  此外,专项职工安置资金还应根据僵尸企业裁员和变相裁员的方式和规模,给予相应的补贴。对于正式解雇的员工,建议专项职工安置基金承担经济补偿金的40%-60%。对于只发放生活费的员工,建议专项职工安置基金应承担生活费用的40%-60%,并承担社保费用的50%。生活费总额不应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1.5倍。对于仅保留社保关系的员工,建议专项职工安置基金应给相关人员提供当地最低工资水平80%的生活费用。

  与此同时,支持失业人员再就业。主要措施包括: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对失业者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对雇用特定衰退产业或地区失业者的企业提供补贴;为原企业提供劳动者停业补助和训练费用;延长特定产业或地区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时间;安排失业人员参加公共事业。加大对民间再就业培训机构的财政补贴,放宽相关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联合水泥是如何在二十年间取得如此成绩?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曹江林,中国联合水泥董事长、党委书记崔星太和中国联合水泥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建成在接受中国水泥网专访时都给出了答案,现在让我们跟着他们的步伐一起回首中国联合水泥的过去,展望她的未来。

2019-06-28 09:08:39

近些年来,东北地区水泥行业协会和企业确实绞尽脑汁,进行了多向探索和实践,比如率先提出并执行错峰生产、先试先行组建平台公司等。由于泛东北水泥行业整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众多专家及协会、企业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可将泛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实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试点,依法依规化解产能过剩是最有效的措施。

2019-02-25 09:52:00

进入公元2018年,一场砂石短缺风暴席卷而至,伴随着监管飓风的助力,风暴能量逐浪推高,及至8月上旬,形成了无问西东、不论南北,砂石料天量短缺的旷古奇观,这也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短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天价誓不还,一首打油诗还是比较形象的展示了当前建筑用砂的奇缺状态。本文以纪实评论体方式记录城市化建设中的这样一个瞬间,历史长河的一瞬间。

2018-09-13 10:07:53

从水泥、钢铁和煤炭行业都有通过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来严禁新增、淘汰落后、退出过剩、推动兼并重组等。但是具体措施方面还是有很多可借鉴学习的地方。

2017-06-11 09:21:35

清理僵尸企业,涉及企业产权、职工就业、债务存废等一系列复杂敏感问题。任务艰巨、难点不少,这也许是前一阶段去产能捷报频传、处置僵尸企业却动静不大的原因。

2017-04-16 09:46:39

在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有效去产能是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的一项。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2017-03-09 10:23:43

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去产能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有体现,但在上述记者会上,发改委首次正式提及,“有色、建材也存在产能富余情况,但这些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宁吉喆称。

2017-03-09 10:08:00

近见到北方三个省建材行业聚会,部分水泥大企业也参会。工信部原材料司派了官员参会,使会议格外引人关注。会议主题之一是反对低价倾销行为。

2017-03-07 11:43:16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要求明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提振实体经济、重点突破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2016-12-18 08:43:35

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需要通过“三去一降一补”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2016-11-29 09:11:58

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业务结构重组,同时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

2016-10-10 17:10:45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原煤产量降幅有所收窄,原煤库存继续下降,煤炭进口明显增长,煤炭价格上涨速度加快。除了煤炭价格,钢材价格也上涨明显。

2016-09-20 09:09:46

今天(9月19日)上午,“供给侧·山东策——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新闻发布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住建厅、山东省金融办的有关负责人从不同方面专题发布了山东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的工作情况。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宗国主持发布会。

2016-09-19 17:09:33

根据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状况,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其中江苏、河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河北等水泥大省去产能力度较大。

2016-09-16 09:22:48

8月26日,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一家全球建材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横空出世。新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材重组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将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2016-08-31 11:55:54

回顾过往,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是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现在一些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长期大量资本和资源投入导致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利润下降,金融和系统性风险上升。

2016-08-25 09:19:50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出台水泥去产能政策,包括《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等。其中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河北省等水泥大省在水泥方面去产能力度较大。

2016-08-24 14:08:08

伴随钢铁煤炭价格的回暖,去产能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上半年这一任务在钢煤领域只完成了近三成的目标,钢铁等行业更是面临着“一边减产能,一边增产量”的困局。

2016-08-12 10:45:41

上半年去产能进度不及预期,与过剩产能行业集中在国企干系甚大。此背景下,需加强发改部门与国资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让去产能与国企改革形成联动,确保今年去产能任务顺利完成。

2016-08-04 09:29:35

如果不尽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恐怕连“L”型都没有,而只能是面对危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大力度、实质性地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并辅之以适当的定向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2016-08-03 14:05:56

广东经济较早进入新常态,去产能起步早,力度大,如今落后产能腾退后的发展红利逐渐显现,经济先于全国企稳。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高端、先进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互联网、信息产业营收更是大幅增长,而高耗能等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回落,生产结构继续优化。

2016-07-29 10:49:08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包括恶性竞争、外部需求冲击、银行信贷歧视等。同时,僵尸企业是造成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杠杆过高的重要原因。可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国资委对国企的考核标准、强化银行预算硬化等方面入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

2016-07-28 09:21:24

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资本运作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推进?从蓄势看爆发,今年已有约60家国企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其中包括16家央企公司,还有将近30家国企启动了大股东股权转让。经过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试点和探索,无论是央企内部整合还是央企集团重组、地方国资整合,主要模式都已确立。

2016-07-25 08:55:23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向记者表示,作为国企改革重点,国资委下一步将加快化解央企过剩产能,建立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

2016-07-22 09:16:07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诸葛培智认为,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如何在“换挡期”去产能的同时,提供市场需要的中高端产品。

2016-07-15 08:37:28

我们所讲的结构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利益结构,这种利益结构和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有关。换句话说,当前面临的机构是既定增长和体制模式下的一种利益结构。

2016-07-04 09:55:28

不同观察者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出发来看中国经济,有时甚至思考问题的层次都不一样。思维所站的层次越高,越能透视中国经济的实质。CF40·青年论坛会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是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础。

2016-06-23 10:17:43

当前,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给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认为,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政府应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当前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

2016-06-12 14:48:10

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声音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与流行观点的分歧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产能过剩、2004年就提出并证明提法有误的产能过剩(当时也叫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至今究竟有多严重、 如果存在产能过剩,除了关停并转还有没有更好得能促进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办法等方面。

2016-06-10 09:00:14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2016-06-08 14:39:30

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开幕。。与往届不同的是,处于国别间的人民币汇率议题让位于中国国内的产能过剩,与5月底的G7“一脉相承”。议题的切换,引起了宏观评议院的“议员”们和众多群友的好奇心,为何我们的产能过剩成了美国人的忧虑?

2016-06-07 11:59:52

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和风险点。记者近期在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对清理僵尸企业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很有可能阻滞产能有效出清。在一些地方,由于停产或半停产、陷入困境的企业较多,类型复杂,其中“死扛”、“求稳”等状态值得关注,并且还需防范已出局的“老僵尸”首先起身“反咬一口”。

2016-06-07 09:20:06

产能过剩犹如一颗“毒瘤”,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迫切需要医治的病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2016-06-06 09:23:47

多个省份以制订细则或口头指导的方式对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债务风险作出部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重点帮扶企业注入信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为其融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实行“严控新增、存量退出”的策略,在续作和退出之间,小心翼翼地做着平衡。

2016-06-03 09:48:10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2016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力“去降补”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央企也要打好头阵,提高供给侧质量。

2016-06-01 10:32:02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的新常态下,混凝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是什么?混凝土企业生存、发展之道,路在何方?

2016-05-24 10:20:39

5月12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云南省将用3年时间去粗取精去产能,力争到2018年底水泥、焦炭等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2016-05-17 11:15:51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过剩产能,一系列政策蓄势待发。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正抓紧起草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方案,有望加快出台。

2016-05-10 09:24:18

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2016-05-10 09:15:50

权威人士指出,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率先从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入手早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共识。去产能长痛不如短痛。

2016-05-10 09:09:10

债券违约的阴云正在蔓延。进入4月,煤炭央企华昱能源还未从6.38亿元的债务泥潭中跳出,中铁物资又曝出168亿元的债券危机。早在去年,还有中钢集团、天威英利、珠海中富、雨润食品等公司都先后卷入债券兑付危机。

2016-04-19 09:35:04

截至4月16日,在1725家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中,144家连续三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数,其中大多集中于传统的钢铁、化工、煤炭、水泥、玻璃等行业。而这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除了甩卖资产外,大多靠政府补助“续命”。

2016-04-18 09:24:53

当前,我国“僵尸企业”长期亏损,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主要依靠政府补贴、银行贷款等不断“输血”得以为继。处置不当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其处置也亟须大量资金支持。所以,金融资本应积极介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动“僵尸企业”的重组与退出。

2016-04-11 09:08:50

随着稳增长政策累积效应显现,中国经济运行透露筑底趋稳信号。不过,这一企稳到底是中长期的经济复苏,还是短期的反弹,还有待时间检验。而在经济企稳背后,也暗藏着一些隐忧。

2016-04-07 14:25:32

3月31日下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最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民生证券宏观供给侧改革研究则显示,未来去产能只有压缩供给这一条路。

2016-04-07 11:08:46

一边趴在A股持续融资,一边每年从政府手中获得大量的补助。在资本市场大量“抽血”之后,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益并没有好转,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A股有265家上市公司已经沦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僵尸企业”,其负债率高企,存货金额不断上升,挤占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风险。

2016-04-07 10:50:29

重重危机之下,水泥行业承压巨大,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否则难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换而言之,化解产能过剩,转型阵痛之下成为水泥业“向死而生”的供给侧改革。

2016-03-31 10:29:35

3月29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重点提出要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兼并重组是处理“僵尸企业”的主要手段,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今年估计将会有较多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退出”市场。

2016-03-31 10:19:02

产能过剩情况下或越来越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记者采访多位研究破产法专家,各位专家均再三强调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尊重市场规律。对更为广大的破产企业职工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制度性保护措施,如全国统一的保障基金。

2016-03-31 09:26:29

3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排在首位的“去产能”同样发改委牵头,共有17个部门分工负责。

2016-03-31 09:19:15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