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016-12-18 08:43:35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要求明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提振实体经济、重点突破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要求明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提振实体经济、重点突破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改革。毋庸置疑,会议精神释放的信号显示,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去产能工作应聚焦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和举措。

  1、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坚持化解过剩产能“疏堵结合”的原则,打通产能国际转移的出口。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钢铁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构筑全球产业发展平台。坚定国际产能合作的决心,不因欧美对我国钢铁产业的阶段性贸易“打压围堵”,而失去“走出去”信心。另一方面,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深度挖掘国际市场需求,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引导钢铁煤炭等有效产能的设备装备、工艺技术、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地区和企业转移,带动国内产能输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冲销减缓欧美国家钢铁产业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带来压力。

  2、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有机结合,去产能分类处置。 当前去产能重点对象可以划分为落后产能、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三种,应该分类重点处置。一方面落后产能应按照市场出清原则,优胜劣汰、平衡供需、稳定价格,既要尊循法治思维,也要重视市场和商业逻辑;另一方面,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化手段高压监管、法治化严肃惩治。依法重拳严厉打击“地条钢”,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的小煤矿。同时应该加大惩处力度,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坚决铲除违规违纪事件。

  3、适时监管重视验收,严惩落后产能复产增产企业。 去产能企业复产增产现象可形成严重的负向激励,应适时监管和重视验收。一方面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构建“三类产能”的溯源平台,完善落后产能、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的可追溯体系。尤其是在钢铁煤炭行业建立工业产能及利用率调查制度,形成完备的工业产出和产能利用监测体系。另一方面,应重视验收、精准识别,对去产能工作中存在的偷奸耍滑、弄虚作假行为预以严肃处理,对地方政府的惩处从警告、处分和“打板子”上升到停职、撤职和渎职罪严格问责追责,对企业既要抓正面典型树标杆,也要抓负面案例严惩罚;坚决杜绝违规违法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确保煤炭钢铁产能“真去”、“真退”。

  4、切断“政银企”利益联结,加快僵尸企业破产退出。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源于“政银企”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应该提高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去产能决策部署,秉承新发展理念,重点突破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三者利益”合谋。以“去肢求生”的气魄,切断僵尸企业的“输血”管道、断水断电、撤销牌照,彻底割裂“僵而不死”生产条件。同时,切实突破僵尸企业债务重组、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三个瓶颈,在尊重市场化、尊重法治化和尊重分流职工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去产能企业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破产调解。

  5、完善企业退出的金融配套政策,做好企业债务处置。 债务处置是去产能企业退出的重大障碍,应该进一步健全企业退出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企业坏账处置通道,完善支持企业退出的资本市场体系,畅通的资产流动机制,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银行通过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扶优汰劣,杜绝信贷“一刀切”模式,既不利于债务处置,又易引发社会和经济系统性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应对僵尸企业破产的处置能力,推进企业债务有序、平稳处置,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6、细化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广开就业门路。 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安置,坚持“保人不保企”的政策底线,用好中央奖补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做好职工转岗培训,搭建创业平台,对确实存在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优先利用公益岗托底精准帮扶,防范社会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分享经济在化解就业压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搭建政府企业平台,创造高效宽松的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充分释放分享经济企业在拓展就业门路方面的资源优势好和平台优势。

  7、加快内贸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钢煤流通效率。 重视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和流通主体在去产能中的作用,加快内贸流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钢铁煤炭现代流通体系,重视内外贸联动机制建设,开创钢铁煤炭流通的新模式、新秩序。深入推进“互联网+钢铁”“互联网+煤炭”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避免因流通问题引发的“煤超疯”和“钢价朝涨夕跌”现象,引起钢铁煤碳局部的供给缺口,进而动摇去产能的决心和信心。应重视提升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序发展平台经济,提升流通集约化水平,提高钢煤流通效率。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On March 29, the "2024 13th China Cement Industry Summit Main Forum and TOP100 Award Ceremony" was held grandly.

2024-03-29 18:00:30

马维平认为,“十四五”期间水泥行业将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发展态势,但行业总体上将会进一步向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变,未来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能耗的优势和成本的优势。

2021-01-26 09:33:47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了巨大冲击。自年初以来,全球新冠疫情死亡人数已逾百万,多国经济受创严重,GDP呈负增长状态。水泥需求萎缩,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2020-11-04 09:37:23

综上而言,国内水泥行业终有一战,而对于水泥企业而言,未雨绸缪极为必要。

2020-05-31 11:39:18

商混产品在房地产建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30%-70%之间,在今年地产施工建设较好的背景下,商混需求稳中有升。

2020-01-01 09:18:13

2018 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水泥行业迎来了爆发,全行业利润总额突破1500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这一代水泥业者在产能过剩的水泥产业中创造了历史新奇迹!

2018-12-20 11:46:48

5位行业专家对下半年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的趋势进行研判,对相关产业港股业绩走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8-05-24 11:23:20

3月30日,行业期待已久的2018年中国水泥网年会在杭州盛大开幕,来自全国水泥行业、设备企业超过400人共聚盛会。

2018-03-31 05:11:50

亚洲水泥(中国)发布公告,于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3个月,该公司收益13.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6%;该公司股东应占亏损6995.8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6274.1万元。

2017-05-01 09:16:04

3月25日,以“紧盯新标杆 塑造新业态”为主题的2017中国水泥网年会暨百强榜TOP100颁奖典礼在杭州金马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2017-03-25 23:27:09

初春的北京,依然是春寒料峭。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今年水泥行业走势如何,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带着上述问题,围绕今年的行业形势与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

2017-03-07 10:42:05

2016年,全国水泥价格经历了筑底回升的过程,价格一度跌至历史低点,随后价格出现强势反弹,在8月份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1月份达到了2014年同期水平。8-11月份的全国水泥均价走势图给出了近几年最漂亮的上升曲线,12月初价格仍保持上升走势。下半年以来的水泥价格大幅上涨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2017年这种上升势头是否还能延续呢?

2016-12-20 09:55:28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要求明年“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提振实体经济、重点突破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2016-12-18 08:43: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全面评估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并向国务院报告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1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

2016-11-30 09:33: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集成性创新,与以萨伊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只是强调供给决定需求,单纯依靠市场是不能有效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强调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供需匹配的新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

2016-11-03 09:33:49

为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大变强进程,指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便于各类发展要素选择合理流向,作为建材工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特编制发布《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6-10-15 09:53:38

当前去产能工作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下一步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啃掉”去产能这块“硬骨头”?市场化路径化解过剩产能有哪些探索和经验?

2016-09-11 09:22:5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2016-09-04 09:14: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6-09-02 10:54:52

应对分化走势,要加快转型发展。记者近日赴全国多地调研深刻感受到,不论地方、行业还是企业,凡能主动适应新常态、调整结构动手早,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一些转型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的,则面临巨大压力,甚至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2016-07-31 08:47:39

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声音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与流行观点的分歧主要包括如何认识产能过剩、2004年就提出并证明提法有误的产能过剩(当时也叫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至今究竟有多严重、 如果存在产能过剩,除了关停并转还有没有更好得能促进经济走出恶性循环的办法等方面。

2016-06-10 09:00:14

6月6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开幕。。与往届不同的是,处于国别间的人民币汇率议题让位于中国国内的产能过剩,与5月底的G7“一脉相承”。议题的切换,引起了宏观评议院的“议员”们和众多群友的好奇心,为何我们的产能过剩成了美国人的忧虑?

2016-06-07 11:59:52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就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表看法。习近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简称“供给侧改革”,但不能忘了“结构性”三个字。

2016-05-13 15:32:28

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日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2016-05-10 09:15:50

同钢铁行业类似,水泥行业作为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目前人均水泥产量也已经进入峰值区间,去产能进入长周期拐点。

2016-05-06 10:30:52

今年水泥行业能否走出低谷,迎来水泥行业发展的又一春天,从外部环境来说,寄希望于有效需求的回稳,建筑施工量的稳定增长,而更重要的是有赖于水泥行业自身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2016-04-26 09:56:01

2016年3月29日,海螺水泥2015年度业绩发布暨推介会在香港金钟万豪酒店如期举行。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率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总经理吴斌、总会计师周波、董秘杨开发等赴港进行业绩推介。

2016-04-03 07:31:12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2016-03-18 13:46:20

消化过剩产能,特别是在消化过剩产能中如何保护好职工的利益,如何解决好转岗、再就业等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和综合的问题。无论是从政协双周座谈会,还是国务院制定经济政策包括研究结构性改革情况看,都很重视这个问题。

2016-03-18 10:00:20

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产能库存怎么去?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一场经济领域的高层论坛——主题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2016-02-24 09:36:00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根据统计,亏损最严重的30%企业对2015年经济指标的拉动:固定投资仅0.5个百分点;消费仅0.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税收贡献本身较小,失业补贴最高共需要1618亿;银行面临的潜在坏账小于拨备+年利润。但面临的挑战仍很大。

2016-02-05 10:05:07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常态”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02-04 08:52:50

促进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和“去产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两大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国经济供给结构老化问题相辅而行的两个方面。2010 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下行的根本原因是太多产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宏观政策越是在需求端一再发力,在老化供给产业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产能过剩问题越是凸显,供给结构老化程度越是加剧。

2016-02-02 09:21:31

“让僵尸入土为安”,这么杀气腾腾的话不是来自券商报告,也不是网络评论,而是《人民日报》对供给侧改革的权威解读。一向温和的政策风向为什么会突然如此严厉?看上去很突然,但其实是必然。

2016-01-21 10:13:56

12月13日,201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美丽的蓉城成都隆重召开。"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 赢在创新"为会议聚焦主题。权威、引领、创新、荣誉、表彰、实用、综合、互动等关键词围绕本届大会。

2015-12-13 12:40:43

中国无疑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回头看2015,很多一致预期被证明是一致错误:A股没有等来6124,却等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股灾;央企没有等来激进的混改,却等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合并;地方政府没有等来期待的财权,却等来一堆来去无踪的置换债,人民币没等来美联储加息,但还是来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暴贬……

2015-11-23 09: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