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午间短暂的休整,参加“第三届中国水泥上市公司年会暨2017基建建材资本化高峰论坛”的嘉宾们准时来带会场,随后会议在掌声中继续进行。上午各位嘉宾进行的主旨演讲吸引了场内外水泥行业和金融机构的关注。
中国水泥研究院作为中国水泥行业最为权威的研究机构,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行业大数据分析和行业热点问题的数理研究,由此得到了行业和金融机构及相关投资者的积极肯定。该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带来了《水泥行业:危机、转机、区域 与竞争格局演变》报告作为本次会议主旨演讲环节的压轴大戏。
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
演讲开始前,郑建辉用“危机的前夜”来形容当前行业形式。他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着去产能攻坚叠加需求走弱。从过往多年的淘汰情况看,我国已经落后产能基本已经淘汰完毕,去产能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时期,产能过剩情况依然严峻。
在需求端方面,我国正处于2000年第二个投资增速下滑阶段,而且投资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越来越弱,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十三五”水泥总需求平均22.3亿吨,难阻需求下行,主要是房地产、农村市场需求下滑。当然行业还存在兼并重组及转型升级等大趋势,转型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危废挑战与机会共存。郑建辉全新且有富有建设性的演讲得到了与会嘉宾得认可。
国泰君安建材首席鲍雁辛主持“水泥行业供给侧改⾰及刚性去产能 ”互动论坛,金隅冀东副董事长于九洲、前西麦斯中国区总裁刘效锋畅谈观点。
随后会议进入互动论坛阶段,本次互动论坛共三个主题。分别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及刚性去产能、长江流域珠三角分析交流和一带一路基建板块及雄安新区主题。三场会议都邀请到了行业领头企业即建材投资领域的权威人士进行交流和碰撞。
在第一场关于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及刚性去产能环节,主办方邀请到了国泰君安建材首席鲍雁辛、金隅冀东副董事长于九洲和前西麦斯中国区总裁、前华新水泥副总裁兼华新混凝土董事长刘效锋畅谈观点。鲍雁辛作为2016中国十大水泥分析师接连抛出行业热点问题,刘效锋及于九洲则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回答。
观众提问
刘效锋尖锐的观点和国际化的视野赢得了现场嘉宾的掌声。他认为错峰生产是中国特有的“智慧”,短期来看是有效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水泥行业应该借鉴邻国日本的经验。国内水泥企业都在谈供给侧改革,可是拥有企业家胸怀的少之又少,这是我国去产能一直无法进行的一大原因。
长江证券建材首席范超主持“长江流域珠三⾓市场分析交流”互动论坛,上海水泥协会会长匡鸿、葛洲坝副总经理王学军、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畅谈观点。
在随后进行的“长江流域珠三角市场分析交流”互动环节。来自长江证券建材首席范超向上海水泥协会会长匡鸿提出了对上海水泥需求增长和前景的疑问。
匡鸿表示长三角虽然基建相对全国较完善,但相较于世界其他城市集群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此外,由于长江三角洲基建起源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限于当时的技术和标准,现阶段面临更新换代。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回答提问
中国水泥网邵俊面对主持人提出关于国内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进度的问题,从生产企业、大型建工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是否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应该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最后进行的“一带一路基建板块及雄安新区主题”互动论坛由国元证券建材首席杨龙旭主持。青松建化总裁杨万川、西部建设证券部总经理陈赤、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畅谈观点。
国元证券建材首席杨龙旭主持“一带一路基建板块及雄安新区主题” 互动论坛,青松建化总裁杨万川、西部建设证券部总经理陈赤、中国水泥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郑建辉畅谈观点。
郑建辉对雄安新区的机会和布局方式发表了观点,他认为未来将有超过750万人流入雄安新区,水泥需求将可能达1000万吨,对拉动需求明显。在未来,供给范围从保定本地向冀中南地区扩散。
伴随着最后一个论坛的结束,本届中国水泥上市公司年会落下帷幕。虽然会议已经结束,但会上所留给行业的思考则将影响深远。通过会议,各大主流券商对于水泥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未来水泥股还将展现其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