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年报显示,2018年,海螺水泥实现营业收入1284.03亿元,同比增长70.50%,净利润达298.14亿元,同比增长88.0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8.19亿元,同比增长111.81%。而在2016年,海螺水泥的营业收入为559.32亿元,净利润为85.30亿元。短短两年间,营业收入增加了724.71亿元,净利润增加了212.84亿元,增速足够惊人。
海螺水泥原本是皖南山区一家小规模水泥厂,如今,已是总资产达1500亿元的大型跨国集团。这背后,是其聚焦主业持续进行的规模扩张。通过投资建设、并购、项目托管、联营等途径,海螺水泥走出了一条全国布局、走向海外的扩张路径,并独创了适合自身的“熟料基地+异地粉磨站”的海螺模式。
这些年来,资本市场上概念盛行,新兴产业往往是众星捧月的香饽饽。虽然反复强调聚焦实业、大力发展实业,但成效并不明显,大量资金还是涌向“虚”业。聚焦主业,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上市公司宁可把资金用于炒股,也不愿做大做强原来的主业。
从“行商盈利”的角度看,也不能责怪这些企业,其出发点肯定是为扩大业绩、增加利润。海螺水泥的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其一是,行业不分朝阳夕阳,经营好了就有光辉。水泥产业,也许被某些分析家列入夕阳中的夕阳,但却实实在在的是国民经济所必需的,因此有市场、有效益。其二是,坚持主业,把自己熟悉的产业做好、做大、做强,而不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见到概念就想上,见到新字就跟风。其三是,“老”产业有新生机,实际上,传统产业只要嫁接上新技术、新环保标准、新理念,照样在市场上充满生机,充满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