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万亿专项债稳增长 9月底前发完!

2022-04-01 09:28:40

而为了加快发债进度,国务院明确全年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此前也有类似提法,且地方基本能在规定时间点前完成发行任务。

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务院再次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做出部署。

3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上一次国常会部署专项债是去年11月底,时隔4个多月,此次会议有新的侧重点。

会议要求,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向偿债能力强、项目多储备足的地区倾斜。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

今年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元,其中去年底下达了1.46万亿元。今年以来为了稳投资补短板,各地加快发债进度,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截至3月底1.46万亿元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比如近日广东省提前下达1759亿元专项债全部发完,筹集的专项债券资金也已第一时间拨付市县使用,推动尽快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近期全国人大已批准2022年专项债限额,财政部正抓紧测算分配分地区限额。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程序报批后及时下达各地新增地方债限额。这意味着剩余的2.19万亿元将尽快下达至各省市。

而为了加快发债进度,国务院明确全年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此前也有类似提法,且地方基本能在规定时间点前完成发行任务。

此次会议要求,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坚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在重点用于交通、能源、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项目基础上,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经济的冲击可能比预想的要大。国际上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对中国经济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加快专项债发行,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与前些年不同,今年专项债资金分配适当集中,即向具备实施条件项目多的地方适当多分,向中央和省级重点项目多、偿债能力强的省市倾斜,不“撒胡椒面”。从前两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来看,山东、广东、北京、浙江等发达省份靠前。

近些年专项债资金规模快速攀升,如何充分发挥巨额专项债资金效益,是当前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其中资金投向十分关键。

从资金投向来看,今年财政部明确,专项债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能源、水利等九大方向,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项目,以及纳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等。其中今年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此次会议指出,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今年再开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水利项目。全年水利投资可完成约8000亿元。

为了尽早发挥资金效应,形成实物工作量,专项债资金优先支持在建项目,或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虽然专项债资金规模较大,但相对于庞大固定资产投资而言仍相对较小,如何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作用十分重要。

此次会议要求,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

目前国务院允许将专项债用作铁路、收费公路等十大领域重大项目资本金。去年专项债用作资本金规模超1700亿元,这有利于撬动社会投资。

此次会议还要求,要加强资金管理,防止沉淀闲置,严禁违规兴建楼堂馆所、形象工程。

财政部已经制定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这包括严禁将专项债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各类非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等。而且财政部明确在债务风险指标相对高的地区,不得将专项债用于非必需的建设项目。

上述会议要求,统筹把握国债、地方债发行,保持合理国库资金规模,保障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和惠民生所需财力,防范债务风险。鼓励境外中长期资金购买国债,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金融系统要加强配合,保障国债有序发行,支持项目建设融资。

此前中央要求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专项债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近些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协同,促进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另外,今年退税减税的规模将达历史最高,约2.5万亿元,其中4月起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启动。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Industry insiders believe that, driven by the steady growth policy, the growth rate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ill continue to rebound, new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and the growth rate of private investment is expected to stabilize and rebound.

2024-01-07 11:46:02

3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出席,围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2023-03-08 14:30:32

截至1月15日,23省市披露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平均为8.4%,可比投资目标较2022年的上调0.3个百分点。产业转型升级、基建超前布局等是地方重点工作。其中在基建方面,重点强调落实交通水利等“十四五”规划项目。

2023-01-18 11:21:11

基建的稳步推进加之房地产行业企稳回暖无疑将有利于提振水泥市场需求。未来国内水泥需求依旧较大,不过“房住不炒”依旧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房地产行业已经告别高增长时代。受此影响,水泥需求整体回落或将难以避免,未来在有限市场空间下,将更加考验水泥企业在成本控制、环保水平等方面的硬实力。

2022-10-26 10:03:10

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长,房地产投资回暖。第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速将显著回升。

2022-07-12 14:01:17

而为了加快发债进度,国务院明确全年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此前也有类似提法,且地方基本能在规定时间点前完成发行任务。

2022-04-01 09:28:40

去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并且在会议前后用25个“稳”字,强调了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总基调。

2022-02-08 10:44:39

2021年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超过50万亿元,达到54.5万亿元。

2022-01-18 09:20:17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也是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载体和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梳理各地新开工项目可以看到,“两新一重”是重头戏。

2021-11-15 10:26:19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恢复,结构不断优化。步入下半年,这一趋势仍将保持。

2021-08-13 09:53:28

预计2021年专项债将带动约2.75万亿资金投向基建,和2020年基准情形下的2.02万亿相比,增量资金为6500亿元,在其他来源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将提高2021年基建增速3.9个百分点。

2021-08-06 11:24:13

中国挖掘机市场却逆势飘红,从3月开始,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销售超过30万台,大幅改写年度销量纪录。

2021-02-02 09:20:00

2020年中国经济面对疫情冲击以及内外部环境冲突下,中国率先控制疫情,贯彻 “六稳”“六保”方针带领经济社会回归正常,使得我国经济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防控影响,经济萎缩6.8%,二季度反弹回升,到三季度回升至4.9%,四季度增至6.5%。

2021-01-27 17:04:22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推迟春节后的复工复产时间。从国家到省市纷纷出台了大量打动经济复苏的措施。当经济下行时,财政政策、基建先行的措施是不二选择。

2020-05-28 09:42:36

4月17日,浙江宣布沪杭超级磁浮、沿海高铁、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等百余个交通项目即将落地,总投资超3.2万亿元。而这只是各地新基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2020-04-21 09:39:23

3月份以来,随着复工复产进程进一步加快,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步入正常运行轨道,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进一步回升,投资将继续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0-04-14 09:17:08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2020-03-18 09:08:33

不仅如此,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

2020-03-02 10:18:59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比1-9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与去年同期15.85%的增长速度相比,今年1-10月3.5%的增速依然表现不佳。

2018-11-19 09:33:56

以铁路为例,印度的铁路密度是每万平方公里300公里,目前中国约100多公里。美国高峰时期铁路有60万公里,目前仍有20万公里,目前中国铁路总长只有13万公里左右。

2017-12-01 09:41:49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密度就不高,这反映出交通发展不平衡。所以加快投资仍很有必要。”湖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胡列格。

2017-11-15 10:02:12

今年以来,地方重大项目投资仍保持越来越快的步伐,但投资的重点却在发生变化。不同于过去偏基建投资的“打法”,地方越来越看重新兴产业。

2017-06-26 09:36:17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起起伏伏,水泥供给端也随着需求的变化经历了起起落落。如今,东北地区水泥行业正处于高峰回落阶段,本文将从需求面及供给侧分析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的发展周期,同时对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2016-01-05 14:25:32

2015年过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投资“稳增长”步伐逐步加快。截止7月1日,发改委今年已批复基础建设投资约8841.87亿元,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成为主力军。有专家预计,从速度与质量两个维度来看,三季度中国经济将呈现企稳态势。

2015-07-07 09:36:35

“周三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17日再度抛出了支持政策强调加大重大领域有效投资、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而一天前,国务院则批复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距离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定仅仅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

2015-06-20 09:45:14

昨日,国务院又出稳增长“组合重拳”,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发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用。

2015-06-18 09:21:27

2015年初“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规划、长江经济带等大力拉动投资的概念不断热炒,作为受投资拉动的预拌混凝土行业,2015年又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2015-04-21 11:33:13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稳增长”政策即将加码,不管是最近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还是近期高层的频繁调研,都在预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已经箭在弦上。

2015-04-20 09:27:50

不知不觉间,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在此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行业新闻值得我们留意呢?小编陪您一起温故知新吧。

2015-02-28 09:14:07

综合多方机构预测,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计很难超过16%,甚至可能低于1至11月的15.8%,创下2002以来13年新低。受困于多种因素,2015年投资增长前景仍不乐观,较去年进一步回落的概率偏大。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谋求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能够增加投资量。经梳理,在不久前结束的省一级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多个省(区、市)提出要扩大投资规模,其中又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受追捧。

2015-01-15 09:05:23

2013年1-6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0.96亿吨,同比增长9.67%,熟料产量6.47亿吨,同比增长4.15%。相比之下,去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94亿吨,同比增速为5.5%。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今年水泥和熟料增长水平全面超过去年同期。

2013-08-01 17:01:02

The list of "the world's largest 250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 of Engineering News Record (ENR)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24 was released, and Sinoma International ranked a new high, ranking 43 in the world. ENR(Engineering News-Record is an authoritative academic journal in the field of glob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ENR list is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munity as an authoritative ranking tha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annu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rket, with high authority and wide 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