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开始,M1、M2剪刀差不断扩大。M1的增长速度远超过M2增速,很多投资者都愿意持有短期流动性而非长期流动性,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众说纷纭。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年会上对M1、M2剪刀差做了三种理论上的可能性的解释,即收益率曲线倒挂,对金融体系不信任或者预示某个领域资产价格将大涨,但他表示到底是哪一种可能解释造成目前的状况,需要进一步讨论。
同时,黄益平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还是新旧产业更替问题。一部分是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快速、平稳退出,同时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形成。现在能看到的是,新兴产业已经在形成、发展,但还不足够大。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旧的产业退出不平稳、不快速,而且有很多所谓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使得非僵尸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率下降。
三种可能原因
黄益平对M1、M2做了解释,M1通常指狭义货币,一般来说就是“现金+活期存款”,M2是广义货币,就是“现金+定期存款或其他”。黄益平表示,M1增速大幅超过M2,大家都说不确定是不是该投资,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都持有短期的流动性,而不持有长期的流动性,这不能简单的用现在形势不好,大家不想投资来解释。
黄益平介绍了三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他表示,第一种,为什么短期的流动性直线上升,长期的流动性反而没有出现明显增长?有可能是收益率曲线倒挂,或者是持平了,也就是说在银行持有长期存款或者短期存款,回报上没什么差别。但是客观来说,现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二种理论上的原因,很多国家出现短期内短期流动性增加的原因是对金融体系不信任了,就是不愿长期把钱放在金融部门,宁愿自己拿着短期,或者可以随时流动,这是值得特别担忧的现象。
第三种,是过去发生过的,经济不是很好,投资也没有太多地方投,但是有人赚了钱准备干一票大的,这个指标的出现也意味着有一些资产价格要大涨了。“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我也不知道。”黄益平说。
抛开M1、M2剪刀差的原因分析,黄益平认为,在现实的问题中,更值得担心的是企业杠杆率的“国进民退”。
他解释说,国企和民企在2009年以前杠杆率的波动大概是同幅度的,但是2009年以后出现了明显分化。如果把国企和非国企的一些财务生产率的指标做一个比较,平均来说国企都不如民企,相对来说绩效比较差的企业的杠杆率在明显上升,效率比较好的企业在去杠杆,这种状况比总的杠杆率更令人担忧。
僵尸企业使得非僵尸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对于出现企业杠杆率“国进民退”的原因,黄益平表示,其中一种解释,可能是经济政策不确定导致了分化。经济政策或者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时候,正常的企业会变得保守,会延迟投资和雇用的决策,所以杠杆率可能不会快速上升甚至下降。但是如果有一批软预算约束的企业,或者受到政府担保的企业,其实不太关心有没有不确定性,只要能借到钱,就会继续借。所以在2009年以后出现杠杆率的分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对称的担保。在这个基础上,政策不确定性一上升,两类企业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不一样,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最后,黄益平表示,无论增长减速也好,投资下降也好,杠杆率上升或者总体投资不好,今天碰到的最大挑战还是做一个新旧产业更替。一部分是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快速、平稳退出,同时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形成。
黄益平说,现在看到的是新兴产业已经在形成、已经在发展,但是还不足够大。但是现在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旧的产业退出不平稳、不快速,而且是有很多所谓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市场条件下本来应该退出了,但由于某种原因,政府或者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继续给他支持,没有退出。
黄益平表示,为什么投资率下降了,为什么杠杆率这么高,没有去杠杆,其实很多问题都在这儿,僵尸企业的存在使得非僵尸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率下降,它不但降低资源平均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对非僵尸企业、对新兴产业、对民营经济有极大的伤害。
“今天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经济结构改革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僵尸企业能不能退出。能不能做,我觉得现在还需要很多观察。”黄益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