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一场暴雨冰雹降临北京,来北京看海再次成为人们调侃的新闻,同时也再次暴露了北京地下排水管网的短板。
而每当提到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人们总是最先想到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眼下,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将向城市公共设施深入。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众所周知,在近三十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速度几乎难以保持同步,各个城市都存在挖了建、建了挖的现象。此次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可以预期在未来五年,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将掀起一股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浪潮。笔者估计,此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也会拉动社会资本投入并形成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力。
有人可能会疑问,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那么大的经济拉动作用吗?请不要忘记,中国有三千个县、数百个地级市,近百个百万人口城市。银河证券表示,据专家测算,地下管廊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每公里廊体投资大约8000万元,管线大约4000万元,总造价每公里1.2亿元。到2020年,地下廊道将有8736亿元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以上只是一个粗步估计的数字。根据指导意见,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除此之外,指导意见明确,还要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
因此,表面看这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完善建设,从长远看却是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逐步完善各类城市水、电、气、管网等一系列优化改造。这类建设并不亚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此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需要不断地维护与延伸,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长期的城市基础建设及其完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