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料”董事长宋志平:企业不在于大,有思想才受尊重

2014-05-02 01:09:16

曾带领国药和中国建材进入世界500强的宋志平,刚刚完成履职、圆满卸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之职。他说,今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将自己从业多年所形成的思想进行梳理,并继续在思想上升华,成为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

  4月23日,宋志平接受正和岛专访,就国企改革、“双料”董事长的感悟和混合所有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曾带领国药和中国建材进入世界500强的宋志平,刚刚完成履职、圆满卸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之职。他说,今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将自己从业多年所形成的思想进行梳理,并继续在思想上升华,成为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

  口述: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医药总公司前董事长宋志平

  国企改革在未来十年的生态

  从1994年国企改革试点,回顾一下这20年,三中全会的决议讲了一句话,国有企业总体上能够和市场相融合,这其实是对过去20年来国企改革的一个肯定和概括。但是坦率地讲,国企还有一些弊端。所以这次三中全会又把国企改革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同时制定了国企改革的时间点。

  今后10年国企的改革,我觉得应该完成两个目标。第一,国家的目标。在现代治理中,国有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怎么去把它搞好;第二,国企怎么能够进一步融入市场,助力国有经济保持活力。对于国企,个人的看法是,主要是完成国家的一些战略的、政策的任务,来满足国家和大众或者说全民利益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三中全会也讲到,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国有经济的发展应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今天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都应该改革成为这种混合所有制企业。我也希望将来推出国有企业法,把混合所有制定位于公司法之下,这样的话就十分清晰。下一步,国企的改革应该从更高的层面来看:第一,我们需要不需要国企?如果需要,国企该做什么,怎么管理?第二,我们需要不需要国有经济?如果需要,它该怎么发展,它和市场怎么结合?比如说像新加坡的淡马锡,它应该是一个国有企业,国有投资公司,但是投资了全世界的企业。

  所以,我觉得未来一部分国企是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国企做资本运营和产业投资,后者投下去的大多都应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就是说和非公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这些企业。通过这种投资、资本的流动,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达到支持整个国家发展的这样一个目的。

  对混合所有制不必顾虑太多

  搞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担心新的公私合营把他们都“合”掉;也有国有企业担心,觉得民营企业会蚂蚁搬家,国有资产都成他们自己的了。

  其实不用这么担心,经历了30年的改革,我们是在法治很健全的情况下来推动这场改革,三中全会报告里重申过,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不要有那么大的顾虑。混合所有制一定是大家靠股权说话。所以在混合所有制里,我们不要再提过去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的概念了,而是一事一议,就是一个公司,解决一些问题。

  我希望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应该同时属于一种所有制形式,它既不是完全的国有企业,也不是完全的民营企业,而是一个有国有、有民营的一种交叉持股的新形态所有制企业。

  我最近读了《文明的代价》,核心思想是说,任何一个理想的东西,要想实现,都要付出成本,不可能是那么理想的。我们现在接受的其实就叫混合型经济,既有市场的要素,又有政府的要素,这就是三中全会讲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既有民营的企业,又有国有的成份,这就是一个混合型的经济。

  国企和民企是孪生兄弟

  我去年去法国,跟法国的国资局局长作了半天的访谈,我问他,法国现在有50多家大型国企,但这里面只有20多家是全资的,有30多家是混合所有制的,比如雷诺汽车,法国政府拥有20%多的股份,剩下是社会资本,那你这个国资局任务是什么?他说,国家保障这块要做好;另一方面还得为国家多挣点钱。我说,这个钱怎么挣呢?他说,要选一点好项目。

  我刚才讲的新加坡淡马锡也是要为国家挣钱的。现在我们国家的开支,绝大部分是靠税收,税收其实有时候是不够的,所以,发展国有经济是我们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使然,同时又关系到全民的共同利益。

  其实很多学者、专家希望我们是一个市场竞争的社会,鼓励效率。另一方面,国有经济如果是以一种股权的形式出现在竞争领域,没有过去传统国有企业的标签,我觉得这就达到公平了。那么,国有资本在里边可进可退,有时候可能剩下5%,有时可能多了点。比如说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国家适当地多一点来支持这些行业,当经济很繁荣的时候,也可以让利给这些民营企业,可以少一点、减持一点。把这个变成一个流动的,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与民共同盈利。

  大家又争论,觉得国有好像很落后。其实对于这个社会,国企、民企都不可缺少,或者说他们是孪生兄弟。这两个兄弟,有的时候他可能多干了点儿,有的时候他可能多干了一些,有时候他们俩要共同干。我觉得,我们不应人为地去撕裂它们,而是主张它们的融合。如果自己的兄弟在这儿打起来、争论不休,还怎么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我一直主张国民共进、国民融合,这是国家的需要,是国企和民企生存状态的一种描述。

  改革应该彻底地“先谋后动”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讲到什么叫中国模式,我觉得非常精彩。他说中国社会过去是皇权,现在我们共产党成功地用党权代替了皇权,全国人民认同;第二点,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强大的国有经济,我们希望国家在关键时刻有控制力、有影响力。

  现在讲改革,我们不应该浮浮躁躁,应该静下心来搞改革,先谋而后动,认真地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理性地、清晰地把我们的目标和路线图想清楚,然后一步一步地把它做好。

  这次三中全会大家都注意到了,今后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要以管资本为主,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这是认识上的飞跃。

  国企改革不应再是运动式的作法,有些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渐进式的改革看起来好像走得慢,但是每一步都是很扎实,不会跑一下又退回来。

  我们今天的改革,其实目标都搞清楚了,思路也有了,关键是细则,如何把这些细则定得更细,做得更好,可能是大家要想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应是改革的“指战员”

  从我们国家来说,马云肯定是企业家,王健林肯定是企业家,大家没有怀疑,柳传志也是企业家,大家也不怀疑。宋志平大家要怀疑,因为你做的是国家的,那凭什么是企业家。

  其实,企业家有一个狭义的理解,比如说一个创业者由小到大,他是企业家,这是过去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从事企业工作,在企业有建树、有创新,在企业困难的时刻能担当,让企业走向辉煌,我觉得他就是企业家。

  上一场国企改革其实来源于企业和企业家,企业活不下去了,最难受的是企业家。他们是企业改革的动力,要推动这场国有企业的改革。今天的这场改革,企业家更具有首创精神,他们更知道前方战场的情况,他们应是国企改革的“指战员”。他们的诉求和声音,应该被做改革顶层设计的人听到。

  三中全会对职业经理人定义在混合所有制里头,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这些前提是指的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的企业,按照国家完全管理型的这种企业去做,所以,那些企业家就没有空间,因为让他做的实际上是一种公务员性质的事情,他怎么有创造力?职业经理人如果有创新和见树,不是简单地按部就班的做事,就可以是企业家。

  拿我自己来说,如果说我的贡献是什么,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带领企业走了一条走向市场化的道路,实际上我做了几件事情:第一,带领中国建材和国药这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第二,就是行业的重组,很经典的就是我在浙江组织南方水泥重组,在我们水泥行业有个大家熟知的“汪庄会谈”,四个民营老板当时占浙江水泥的半边天,我和他们谈了整整一天,用共赢的思想把大家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今天有1.5亿的水泥产能,跨了六省一市的南方水泥。

  这个案例说明,一个是我们行业有内部整合的诉求,有这个内在的动力,第二个是这些民营企业家有意愿加入集团,不再一家一户的进行恶性竞争,这件事情进入了哈佛案例。但关键是,这件事本身的模式、经验,又指导了国药以及国内很多企业,这些经验是可复制的。

  郭台铭到我的公司来,第一句话就问我,说你是一个怪人,我说为什么是一个怪人,他说一个人怎么能做两个企业的董事长,要么你是一个精神分裂,要么你是一个奇人。其实,这种问题我每天都要回答。透过这两个公司的两个董事长,我深刻地理解了一些事情。在建材行业,我是按照建材这套逻辑,但是国药里面又有一个国药的逻辑,我的大脑常要换频道。我觉得人生有时候要接受重大转折,你要主动去适应这种重大变化。

  也有人问,说宋总对这两家企业今后的领导人有什么可交代的。我说就是要不断地寻求优势,以前两家企业通过上巿和重组做大了规模,取得了规模优势,下一步是要把技术优势、创新优势、管理优势、机制优势构成新的企业优势,在企业做大基础上进而做强做优。

  回想国企、央企这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觉得我们受益于三点:第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二,行业的结构调整,第三,一定范围内的改革。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从高速到中速了,一些行业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接近尾声,再一个,我们的改革需要新动力。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在国际上和一些大牌的跨国公司去竞争,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

  企业家最终的任务是创造思想

  有两件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第一是持续地读书。这些年我一直大量地读书,一闲下来就愿意读,今天我书包里还有一本书,读书影响了我。

  第二是认真的学习管理知识。学习先进管理,尤其是日本的管理。日本这个社会值得我们研究,尤其是日本企业界的经验值得研究,当然现在它开始衰退,但是它那些企业管理的经验还是十分可贵的。实践出真知,但管理也不是无师自通,应该加大学习的力度。

  一讲到思想,我觉得做企业家,如果你统帅像中国建材18万人这样的一个企业,很多干部员工一年不见得能见宋总一次,你就得用思想、用文化、用政策来进行管理,让所有的人知道你的企业思想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因为人是精神动物,他们要在思想的指导下工作。

  所以我觉得企业家最终的任务是创造思想,他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企业不在于大,有思想才更受人尊重。世界级大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创造思想的企业家,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稻盛和夫等都是这样的。中国也是,柳传志、马云,不光是做了一番事业,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凝结了一些闪光的思想。中国有句话叫立德、立功、立言,企业家的最后归宿是立言。

  对我来讲,我觉得今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来整理我这些年来的管理经验,在管理思想上升华。我很高兴有一些学校请我去讲课,我希望今后更多的时间用于来传递我的企业思想,为中国企业的提升做些贡献。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一个没有什么个人的物质财富,但是有巨大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理想、有思想的企业家。

  我最近在读的《文明的代价》这本书,讲的是混合经济。其实我也一直在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要发挥作用,搞混合所有制,又要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实《文明的代价》这本书,它讲的思路就是要把巿场作用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混合起来,把看似对立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经济优势。

  这也借助于我们来想混合所有制,我们和民企怎样融合,我提出来"规范运作,互利共盈、互相尊重、长期合作",这是四句话十六个字的方针。这些想法的形成,也受益于这本书里的一些启示。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年春华秋实,谁也无法想象,中国联合水泥的产能从年产130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2亿吨,与世界水泥巨头产能过亿用了160年相比,不能不说是书写了中国水泥事业的一个传奇。

2019-06-28 11:09:16

中联水泥的成立与发展,每个阶段都注定与使命相伴,与责任同行。从她一开始,就承载了集团发展水泥业务的使命,承载了我们国家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使命,而且在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关键节点,中联水泥都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2019-06-28 10:56:26

中国联合水泥是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摇篮,也是中国建材整体经营业绩的压舱石。中国建材的5.3亿吨水泥产能正是从中国联合水泥最初的130万吨水泥发展起来的。

2019-06-28 10:52:13

12月22日,由首都企业家俱乐部举办主题为“首都经济圈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17首都企业家论坛”在京举行,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发表演讲。他表示,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中国建材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7-12-24 07:40:30

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科技与哈萨克斯坦奥尔达玻璃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日熔化600吨浮法玻璃项目合同签字仪式。

2017-05-27 11:42:05

对于雄安新区建设,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建材央企和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有哪些部署?怎样主动担当,汇聚资源,提供服务?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2017-04-10 12:58:09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企业整合最重要的整合之后,要有清晰的战略。不是为了简单大而大,把大家混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胖子,一头虚胖的大象。而是希望形成一条巨龙,能够腾飞。

2016-09-08 10:29:33

8月26日,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一家全球建材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横空出世。新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材重组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将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2016-08-31 11:55:54

经过十来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水泥工业已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特别是近年来,整个水泥市场几乎完全无序竞争,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发展已到岌岌可危的边沿。中央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也对水泥行业提出了相应要求。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星太就水泥行业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2016-06-01 11:11:32

2006年至2016年,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10年发展关键词,字字铿锵,能量激荡;10年企业成长的路程和轨迹,将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生动折射开来。

2016-03-24 09:31:39

宋志平表示,“十三五”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段难得的市场平台过渡期,也是一段黄金转型期。“十三五”期间,有效需求不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有效供给,如何在供给端做好均衡、有序、高质量的供给,同时大力抓好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5-12-07 13:10: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新常态下,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营压力剧增。

2015-08-13 09:55:42

中国建材行业领袖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的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行业中的一面大胆改革创新的旗帜,这些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在创新方面的经验。

2015-06-25 09:34:16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发表内部讲话表示,中国建材集团18万人,如果平均每人每天读一小时书,那我们这个公司真的会很厉害。他列举了三个原因,其中一点是读书可以培养人的精神,把心静下来,认认真真地思考,做企业也同样需要这种专注。

2015-05-21 09:06:41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要缓解过剩矛盾和潜在压力,既需要政府严把审批关,杜绝盲目上项目,同时行业与企业也要增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智慧和魄力,全面辩证地、对立统一地思考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

2015-03-23 14:25:03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好习惯如跑步、游泳等我没有,坏习惯如吸烟、喝酒等我也没有,我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这么多年来,我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思考上,数十年如一日。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平生无过人之处,只好读书。

2015-02-26 10:08:40

宋志平把“忙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他笑称,喜爱这句话,倒不是因为有什么可悲哀的,而是相比结果和目的,他更看重奋斗的过程,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理解忙碌的意义。

2015-02-15 10:48:57

企业领导人不能只想着“鸡生蛋、蛋生鸡”式的发展,还应想清楚怎样防范风险,以及发生风险后该怎样处置。

2015-02-06 09:05:09

什么叫企业家?从某个角度说,企业家,就是要以企业为家,要做好企业的家长。做企业需要包容,做企业的家长首先要有包容之心,勤于修身,修炼好包容的精神,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事情。

2015-02-05 09:10:22

企业不比机关,归根结底要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结合起来,把资本要素和劳动者要素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干部、员工多劳多得,还要让他们享有企业的资产性收益,这才是真正的“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2015-02-04 09:18:39

做企业这些年,我琢磨最多的事情就是谋篇布局,思考企业战略。因为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战略正确了,自然瓜熟蒂落;战略错误了,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咽。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5-02-03 13:57:44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其新著《我的企业观》由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2015-01-22 11:00:19

这位中国最特殊的国企领导人——在今年4月卸任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一职之前,宋的肩膀上挑着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董事长的职务——一度需要管理将近26万名职工。

2015-01-06 10:15:45

宋志平表示,从做实业的角度,看怎么和互联网结合,这是现在的一个命题。我们其实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也搞一个互联网公司,而是把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到我们企业里边来。

2014-12-11 10:40:55

姚燕,建材行业里的精英人物,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她的头衔很多:中国建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等,是建材行业科技领域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2014-11-01 07:38:51

曾带领国药和中国建材进入世界500强的宋志平,刚刚完成履职、圆满卸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之职。他说,今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将自己从业多年所形成的思想进行梳理,并继续在思想上升华,成为一个“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

2014-05-02 01:09:1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